广水市教育扶贫资助擦亮品牌
  • 发布日期:2019-09-17
  • 信息来源:
  • 【字体:
打印

近几年来,广水市将教育扶贫摆在重要位置,继成功拍摄《我想有个梦》公益电影后,大力构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一体化、全覆盖资助体系,采取“四个精准”举措,不断擦亮教育扶贫资助品牌。2019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7967人,其中学前1276人、小学3590人、初中1877人、高中851人、中职373人,共落实国家、省、地方助学资金1829万余元。其中义务教育共资助学生6574人(小学4288人、初中2286人),共发放资助金357.28万元,其中国家资金294.13万元,地方资金63.15万元。

一是精准识别。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教育、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紧密配合,实施数据对接共享,提高识别精准率,确保六类贫困生“一个都不少”。运用省扶贫监察系统进行事前比对,提高资助精准度。全面应用学生资助信息系统,提高学生资助数据质量,实施系统应用情况通报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强系统应用培训,强化学生资助信息安全管理。建立本区域内贫困学生信息库,做到贫困生信息一键查询。

二是精准宣传。印制《广水市学生精准扶贫资助政策及申请流程》宣传海报500张,下发到全市400多个行政村张贴;印发宣传册15000余册,为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面对面递送宣传单近万份。创新宣传方式,通过传统媒体(报纸、电视)、新媒体(网站、微信群、微博、QQ群、微信公众号)等弘扬资助正能量,传播资助好声音,同时充分调动自媒体的力量,让大众成为资助代言人。创新宣传内容,打破资助政策宣传局限,宣传资助典型事例、优秀励志学子,树立了学生资助的良好形象。

三是精准资助。推进社会力量捐资助学,鼓励各地各校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及社会扶贫助学活动,充分发挥教育工会、团工委、妇委会职能,做好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和管理工作,连续三年举行武大优秀企业家慈善基金会助学,连续十三年举行“圆梦行动”等社会捐资助学活动,每年募集社会助学资金300余万元,扩大了学生资助范围,擦亮了广水扶贫助学品牌。加大协调力度,将广水籍异地就读贫困生纳入当地资助范围。全市异地就读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中有58人已纳入大悟县资助范围,剩余学生已分别发函要求就读地政府纳入资助。

四是精准管理。开展学生资助管理示范校创建工作,从机构队伍规范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建设、资助流程规范建设、信息管理规范安全、资助宣传规范有效、监管责任规范建设等方面入手,制定创建考核标准,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学校做试点,以点带面,显著提升资助实效。健全学生资助工作巡查制度、资助项目审计制度,每年对全市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巡查全覆盖,通过巡查加强规范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实时整改纠偏,确保国家各项资助资金运行安全有效。

 

(市扶贫办 高教荣  市教育局 饶政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