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水市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 发布时间:2025-08-11
  • 信息来源:广水市发改局
  • 【字体:

——2025年7月21日在广水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周喜容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认真组织实施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争分夺秒谋发展,千方百计稳增长,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09亿元、增长6.6%,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3亿元、增长20.7%,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8.08亿元、增长1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74亿元、增长9.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6.59亿元、增长6%,预计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20元、11138元,分别增长4.4%、6.3%。

(一)“三驾马车”持续发力,市场活力不断显现。

投资拉动成效初显围绕国家投资政策导向,启动“十五五”重大项目库谋划工作,共谋划项目1008个、总投资8461.97亿元。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在库项目155个、总投资273.4亿元,其中新增入库项目94个、总投资58.3亿元,亿元以上项目12个、总投资36.4亿元。承办随州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通过周调度、月通报、季拉练、年考核等项目推进机制,推动9个省级、29个随州市级、44个重点社会投资项目和91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开工率分别达55.6%、69%、52.3%、44%。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项目134个,协议引资342.5亿元、增长125.9%,开工率6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7个协议引资286.3亿元、增长176.2%。争取各级各类资金14.5亿元,其中从发改渠道争取资金2.9亿元。

消费活力得到释放。实施消费提振专项行动,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0家。开展促消费活动90场,其中市场主体自行举办促消费活动共85场。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参与企业达到146家、215个门店。组织“飞客三菇”“广水厨嫂”胭脂红桃品牌推介会等3场电商助农活动。推行“房源超市”,商品房投资、销售、房价均保持正增长。旅游消费旺盛,成功举办“荆楚四季村晚”等活动,推动月光海整体融入随州旅游“一号公路”建设,获评全国气候康养旅居地。接待游客总量达652.3万人次、增长2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8亿元、增长21.5%。新增市场主体9150户、增长43.2%。

外贸出口不断壮大。发挥外贸综合服务中心职能,积极对接协调随州金控集团为出口创汇龙头企业强海制鞋融资500万元,促进公司日产量和成品率平稳增长助力迅迪科技、中耐新材料、红仓丰农业等新开口企业实现出口额约60万美元大力服务腾云食品、旭坤农业等新备案企业尽快开展外贸出口业务服务多生财、华燊等外贸企业稳定出口基本盘,积极拓展新渠道。帮助鑫盈、飞凌体育根据市场行情,主动调整策略,积极拓展市场新空间。全力推进投资40亿元的港能新能源、投资18亿元的三利沣光学膜、投资10亿元的含氟新材料等外向型项目落地建设。完成外贸出口额6287万美元、增长142.78%。

(二)产业升级持续推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粮油生产保持稳定,实现夏粮总产2.86万吨、油菜籽总产2.46万吨,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7.19亿元、增长12%。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实现农产品加工值56.24亿元。制定《广水胭脂红鲜桃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方案》,积极推进“广水胭脂红鲜桃”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持续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全力实施陈巷镇兴河村、东风村,骆店镇双塘村、李店镇张扬村、十里朱店村等5个随州市级示范村建设,重点建设316国道长岭镇、马坪镇沿线各村。

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出台《广水市支持工业和商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落实17条奖励措施,兑现年度企业实体经济奖励资金2000万元。30名市级领导围绕“重点企业、进规企业、危困企业、优质企业”132家4类企业,构建包保服务机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22.15亿元、增长6.52%,完成工业投资32.63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2.48亿元、增长12.9%占工业投资比重的38.2%。重点推进新煌循环再生铜铝精深加工等5个重大项目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新增广睿达金属、金悦农产品、浩源塑胶、大自然农业等6家企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天桥机械、轻工机械等2家企业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增大洋塑胶、广仁药业等2家企业为先进级智能工厂

第三产业质增效设立服务业专项引导奖励资金500万元,制定《广水市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激励办法》,出台《关于促进2025年规上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下达行业主管部门和各镇办对23家企业的培育指导性计划,建立“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的培育责任包保机制新增规上服务业2进一步明确镇办主体责任,加强批零企业培育力度,新增商贸企业10家,规上批发业销售额48.72亿元增长5.7%零售业销售额107.98亿元增长5.6%住宿业营业额1.55亿元增长1.2%餐饮业营业额18.98亿元增长0.9%推进金融领域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各项贷款余额超392.48亿元、增长16.61%较年初增长12.99%

(三)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发展动能明显增强。

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合同成交额2亿元。选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119名,深入服务8家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以三峰透平、双剑风机、毅兴智能等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整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学科优势与市产业深度融合,筹建省风机产业研究院。依托湖北省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累计232家企业注册使用科创供应链平台,发布科创需求信息49条,促成合作项目8项。

深化改革成效显著。深化国有“三资”清理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盘活资产净值5.37亿元,实现收益2.92亿元。推进数据资产管理改革与预算绩效管理,完成财政总收入22.01亿元、增长11%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杨寨镇先后4批承接人社、城管、民政等领域300余项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处罚权,厘清责权管理边界。推进第2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村级试点,延包面积2489.78亩。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0条措施,全面开展11项国家级省级优化营商环境先行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活动,解决问题57个。建立惠企政策“动态管理+标准转化”工作机制,建立“收、审、更、撤”全周期管理制度,形成97个标准化政策兑现事项清单,全面汇集7164家企业信息,实现政策要素“一单清”、企业查询“一键通”。在政务服务大厅和微信公众号全面接入Deep  Seek,实现了2027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全个性化复。

(四)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市品质显著彰显。

交通路网加快建设。交通完成投资13.3亿元,随信高速预计10月份建成通车。316国道平林至曾都淅河段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346国道城郊至长岭段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211省道李店至太平段改扩建工程二标段建成通车。完成重要县乡道工程99.35公里,占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76%。广水城区风之谷产业园连接线工程力争年内建成通车。

城乡建设推进有力。完成应山城区防洪泄洪通道改造项目,推进军民路北段、新城大道建设、芦兴大道改造升级等6条城市道路。一河两岸5号路延伸、前进南路一期建设、清水桥道路改造等5条道路工程基本完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1.3万亩、改造提升0.3万亩,完成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建设0.8万亩,投资1.41亿元的农村供水“三线联通”引调水工程启动建设。

环境保护全面加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四大专项行动”,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0.1%同比提升3.4%PM2.5平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两项指标均优于随州市城区平均水平。推进“四防六治一支撑”水质攻坚,5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0%,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土壤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尚清洁水平。

(五)社会保障持续加强,民生福祉全面提高。

就业服务不断优化。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5场次,成功推荐就业800多人。助力广水风机制造工、广水不锈钢制作工纳入全省重点劳务品牌名录积极打造“广水厨嫂”劳务品牌杨寨返乡创业园、郝店镇关店村返乡创业特色街区、微笑电子商务大楼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大学生来随就业、返乡创业、脱贫人口就业分别为3793人、4700人、1561人、315人、866人、26447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0%、68%、55%、37%、115%、100%。

社会保障兜牢兜准。印发《广水市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方案》,选取骆店镇、李店镇作为开展两项政策衔接试点,申报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获批省级试点资金30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4017万元,特困对象供养金3477万元,发放孤儿各类保障资金423.79万余元,为12.55万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1254.86万元。临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50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54.724万元。提升改造农村互助照料中心5个,启动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60户,新建2处老年幸福食堂。

公共服务扩容提质。推进数字食堂建设,完成93所学校食堂的软硬件安装接入工作,“1+4”数字食堂运行体系基本建成。选派200名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100名农村教师到城区跟岗学习,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教联体特色品牌。完成郝店、长岭、余店等3家镇办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启用市妇幼保健院及6家中心卫生院急救站点。落实门诊慢特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进互联网医院试点建设。医共体牵头医院选派106名专家赴基层卫生院帮扶,选派17名业务骨干到基层卫生院挂职副院长,实现医共体成员单位全覆盖。    

上半年,全市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规上工业入库不足,工业企业体量不大、质效不高、智能化转型艰难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农产品加工业降幅持续扩大;重大项目支撑不足,投资增长后期乏力,部分重大项目推进缓慢;消费市场提振有待加强新入库企业拉动不足,特别是住餐行业降幅较大;民生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待补;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盼还有差距;财政“三保”运转压力较大。

二、下半年工作主要措施

一)坚持规划引领。聘请高质量专家团队,织编制广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年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标准谋划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集中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实现全领域系统推进和关键领域关键环节重点突破,扎实研究论证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改革举措全力做好与国家及省的规划衔接和争取,力争纳入国家及省级层面的相关规划。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项目,为规划实施提供支撑。同步启动编制26个市级专项规划确保各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有机对接。

)扩大有效投资。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力争全年投资增长10%以上,亿元项目入库30个以上。完善重大项目分级分类协调机制,做实“部门认领+限期销号”工作闭环,加快推进中粮家佳康广水肉食品全产业链、翔天食用菌三产融合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打造以农产品供应链平台为载体的百亿农产品加工业,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值达120亿元推动G346国道城郊至长岭段改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开展“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三年攻坚行动,精准对接国家投资政策,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省预算内资金10亿元。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70个、实现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破零”。  

(三)激发消费活力。落实新一轮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创新“展会+”“演艺+”等多元化消费场景,举办詹王美食文化、电商直播带货、夜市经济促消费等活动,提高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推进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加快建设一批“随遇而安·自在小院”品牌示范民宿。支持三潭争创5A级旅游景区,支持桃源生态旅游区、观音生态旅游区、浆溪店红色革命旧址群景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推进月光海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EOD、佛手岛生态修复、月光海度假酒店等项目,拓展“詹王故里·广水厨嫂”区域公共品牌培育成果,持续叫响“中华山盟·月光海誓”文旅IP品牌推进“一号公路”广水段建设。

)强化工业提能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深入实施“技改赋能、制造焕新”行动,鼓励企业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推动包装印刷、服装纺织等传统行业向高端化迈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围绕打造百亿低碳冶金循环产业,支持华鑫冶金技改转型、发展优特钢产品,加快湖南利钢金属材料深加工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共享特钢精深加工产业园;围绕打造百亿风机智能制造产业,加快建设广鑫达新能源电池极柱项目,稳步推进高端风机与环保装备产业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深化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引进安通林等项目,加快建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配产业基地;加快探索未来产业,积极融入省市低空经济布局,对接广水低空经济与智能驾驶应用场景项目,努力推动高轨卫星设备生产基地等项目落户。

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30条措施,扎实开展整体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深化市级领导“四个一”包保企业和“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以大财政体系建设整合发展资源,推进“三资”清理盘活和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提升投资效益,做好“三库”流转、“两算”提标、“三评”管理。加快建设随信高速,积极谋划对接随信高铁和汉孝城际轨道延伸至广水,织密内畅外联交通网。用好“澳洲—舟山港—鄂州北站—杨家寨站”“海江铁联运”新通道,稳步推进杨寨铁路货场改造升级项目,力争年吞吐量达到300万吨。

推进城乡融合。扎实做好“主副互促”文章,“精明紧凑”理念提高应山城区首位度,全力打造随州区域副中心城市。推进城市“南拓、北展、西控、中优”全新布局,全面启动北部新城建设,推动经济开发区与应山城区实现协同发展。统筹推进新城建设和老城纾解,推动应山街道曹塘角、胜利街等19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投资30亿元的商业综合体、新城大道等12个城建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停车设施包括充电桩建设等工作,推进基础设施和住房保障向城乡接合部延伸。围绕建立人、房、地、钱“四位一体”联动长效机制,优化完善支持房地产综合民生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全面保障民生。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确保完成大学生就业创业850人。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安置保障工作,开发公益性岗位600个。深化教联体建设,巩固“双减”成效,全力化解“大班额”,启动北部新城初级中学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实验二小教学楼建设。建设紧密型医共体,深入推进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323”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市二医院住院大楼和印台、骆店卫生院整体搬迁和镇办急救站建设。实施“颐老工程”,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和农村互助养老,提升养老机构医养康养服务水平。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责任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盯目标、迎难而上,全面完成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广水篇章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为建功支点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