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 发布时间:2022-08-29
  • 信息来源:广水市发改局
  • 【字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科学谋划、加压奋进、担责履责、狠抓落实,以实干实为求实绩实效,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下面,受市政府委托,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通报如下。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9%,高于随州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在随州各县市区位列第1名(曾都区4.6%,随县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78亿元,增速4.7%,与随州市平均水平持平;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4.4亿元,增速6.2%,低于随州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3.81亿元,增速3.8%,高于随州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为12.4:49.2:38.4。

(二)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8亿元,增速10.7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82亿元,增速8.8%,高于随州市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在随州各县市区并列第1名(曾都区8.6%,随县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连续4个月(2月—5月)领先曾都区、随县。风机制造、智能装备、新型建材、冶炼等9大支柱行业产值有8个增速为正,其中冶金行业增速41.51%,增速最高;14个镇办工业总产值增速为正,其中杨寨镇、郝店镇分别增长31.67%、26.89%,增速最高。

(三)财政收入增速较快。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0.04亿元,占全年预期目标的59.1%,超日历进度9.1个百分点;留抵退税上级调库后,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1亿元,占全年预期目标的55.6%,超日历进度5.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5%,增速在全省二类县(市、区)中排第6名、随州市排第1名,是随州市唯一实现“硬过半”、同比正增长的县(市、区)。税收占比84.5%,在全省排第23名、二类县(市、区)中排第1名。

(四)项目建设加力推进。上半年,共举行集中签约活动2场,累计引进投资超过3000万元以上项目86个,合同金额共208.38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37个,过亿元项目合同金额183.65亿元,占随州市(亿元以上签约项目)目标任务的113.36%,引进到位资金76.16亿元,占本市目标任务的58.58%。举行集中开工活动4场、观摩拉练活动3次,累计新入库投资项目192个,新增总投资204.5亿元。

(五)各类融资成效明显。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第11次会议精神,重点围绕基础设领域谋划项目117个,总投资792亿元。目前已获批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22个,获批资金1.88亿元。上半年,成功申报发行债券资金10.69亿元,其中政府专项债券6.73亿元,一般债券3.96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资金是上年度的20倍,在随州各县市区位列第1名,截至目前已拨付资金4.1亿元,使用进度61%。持续深化平台公司改革,向各金融机构成功融资17亿元。开展金融服务质效提升年活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60.78亿元,较年初增加65亿元,贷款余额244.78亿元,较年初增加31.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21亿元。

(六)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上半年,全市完成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亿元,增速14.4%,高于随州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6亿元,增速3.7%,高于随州市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在随州各县市区位列第1名(曾都区3.5%,随县3.6%)。16个镇办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为正,其中陈巷镇、长岭镇分别增长35.6%、33.4%,增速最高。上半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75451户,新增7820户,顺利完成“双过半”任务,预计10月底前完成新增13000户的全年目标任务。预计上半年完成外贸出口4500万美元,增速35.71%,在随州各县市区位列第1名(曾都区24.3%,随县9.3%)。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13元,增速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8元,增速8.7%。两项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随州各县市区位列第1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投资进度滞后。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9亿元,占今年预期目标的35.8%,低日历进度14.2个百分点,增速5.4%,在随州市排名末位。其中,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1.2%,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环比呈逐月下降趋势;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4.9%,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环比呈逐月下降趋势。截至目前,78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完工8个、开工39个,完成投资26.1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3.36%,占日历进度25个百分点;85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已开工25个,完成投资8.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9.4%,占日历进度38.9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开工数量较少,已开工项目大部分仍处于清表、土地平整等基础施工阶段,投资、建设进度严重滞后。

(二)“四上企业”新增缓慢。上半年,全市新增入库“四上企业”1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新增1家(随州市共新增11家)。规模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新增数量仅占全年目标任务的3.8%、30.8%。

(三)财政收支难以平衡。一是组织收入十分困难。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新增减税降费、教育收费(保育费)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等政策影响,预计今年减收将达3.5亿元;二是可用财力大幅下降。2022年上半年,我市需兑现企业奖补资金2.265亿元,可用财力为6.83亿元,同比下降7.2%,若考虑循环经济产业待兑付奖补资金因素,上半年可用财力同比下降20.1%;三是保支出压力巨大。国家机关事业人员绩效奖金落实、工资调整、事业管理人员职级晋升等刚性支出大幅增加,资金缺口达9.4亿元。

三、下半年经济工作主要举措

一是在运行调度上精准发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稳经济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出台的一揽子重要措施,有效畅通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为企业和市场主体纾困解难。锁定全年目标,突出进位主体,加强经济指标的预警预测分析,不断锻长板、补短板,勇于比拼赶超,促进县域经济再进位。

二是在工业转型上精准发力。围绕“2542”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工业倍增三年行动,依托1+6七大产业园区,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风机、新能源等产业链配套企业,努力打造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东怡服饰、通源新型材料等20余家企业,促其尽早进规、成长壮大。坚持以技术改造促转型升级,推动华鑫冶金、毅兴智能、三峰透平、雅都纸业等一批重点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力争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40%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

三是在扩大投资上精准发力。深化五大专班下沉镇办工作机制,对准全年目标,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千方百计扭转投资工作滞后的被动局面。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在用地、用林、用水、用气、用能、融资等要素保障上加大力度。强化项目谋划、申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等。抓好招引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尽早落地见效,形成更多的投资实物量。

四是在融群进圈上精准发力。依托郝店军事训练场建设,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促进合作共赢。加快推进随信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积极争取随信高铁广水设站和汉孝城际铁路延伸至广水,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综合交通网。立足“鄂北门户”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府澴河全流域一体治理、协同治理。

五是在文旅融合上精准发力。以全域旅游作为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抓手,加快建设三潭中华山旅游公路,打造主线串联、支线循环的全域旅游一张网。围绕建设“好山好水看广水”文旅胜地,对标建设中华山·三潭5A级景区,抓紧推进中华山三潭连片发展旅游建设项目。扩大旅游消费,建设十条风情旅游小街、推进百村景区化、发展千家民宿经济,打造“旅游+吃住行购娱”一条龙模式。

六是在广辟税源上精准发力。在落实国家退税减税降费的基础上,加强税收征管,大力挖潜征收,完善全市重点税源数据库,实行动态监控。深入推进税收共治,加大涉税信息分析利用和税收协助力度,组织力量依法挖潜堵漏。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努力实现土地预期收益。采取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外地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最大限度地争取税收利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