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林业局2022年度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工作报告
  • 发布时间:2023-02-28
  • 信息来源:广水市林业局
  • 【字体: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积极开展国土绿化。我市2022年重点林业项目有:2021年度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项目16400亩,其中人工造林5400亩,封山育林11000亩,目前已完成16400亩,占任务的100%;2021年度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2000亩,其中,人工造林800亩,村庄绿化1200亩,目前已完成2000亩,占任务的100%。2022年度森林经营项目是油茶低效林改造项目4600亩,其中省局下达2021年度计划1000亩、2022年度计划3600亩。已完成2021年低改1000亩,补植补造1000亩,施肥800亩、密林疏伐260亩。完成2022年低改3600亩,其中补植1400亩,完成林地清理360亩、完成修枝整形2000亩、

2022年2月21日,广水市人民政府专函湖北省关注森林活动执行委员会,3月7日湖北省关注森林活动执行委员会复函广水市人民政府同意备案(鄂森执函〔2022〕5号),4月12日,广水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有关工作,一是落实编制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单位,市政府投资49.5万元与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签订了编制《广水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合同,预计8完成初稿;二是落实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需要的资金保障,广水市今年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财政预算190万元;三是落实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了广水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在规划启动前,广水市林业局确定今年每个镇办重点安排1-2个村开展村庄绿化,林业局负责提种苗,林业局根据绿化成效确定下年度供苗计划,以此带动政府和社会投入。今年我市纳入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有关庙镇、杨寨镇,创建省级森林乡村的有应办八一村、黑虎冲村,十里办事处双塘村、快活岭村,长岭镇吕冲村,李店镇飞跃村,关庙镇铁城村、三合村,马坪镇柏林村,骆店镇塔塘村。

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一是加强监测预警,上报系统病虫情监测数据20次,发布生产性预报5期,完成枯死松树日常监测和春秋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工作。发现枯死松树7.04万株,涉及面积9.88万亩。二是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效显著,组织实施2021-2022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完成8个镇9.88万亩疫情除治任务清理枯死松树9.86万株实现枯死松树除治率100 %和疫木除害处理率100%目标完成印台山生态公园1020株健康木打孔注药任务;三是加强检疫检查。完成绿化苗木产地检疫,检疫各类绿化苗木600余万株,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完成全市23家木材加工厂、362户农户以及6处建设工地的2轮排查工作,责令除治公司1.1万吨松木就近粉碎处理,监督1.8万吨松木枝桠就地焚烧处理。四是加大资金投入。争取有害生物防治资金900万元,其中争取省防治项目资金250万元、林业局自筹资金350万元、市政府纳入预算资金300万元。

3、加强林业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林业草原产业总产值46211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04%;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299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683万元,地方投资1313万元。一是搞好产业基地建设。2022年全市完成油茶建设5600亩,其中新造油茶1000亩,重点是吴店镇东河村、中心村,马坪镇龟山村、长岭镇云台街村、联民村、合心村;完成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4600亩,重点是城郊办事处三星村、长岭镇同心村。二是积极申报省级龙头企业。我市今年申报了3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是湖北寿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广水市快活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水市映山红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省级重新认定。3家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2060名农户就业,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带动了当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有力促进了我市林业产业发展。全市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家。三是开展龙头企业贷款贴息项目建设。2021年完成湖北寿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20年中央财政林业贷款贴息补贴资金30万元。申报了2022年林业贷款贴息项目,分别是湖北寿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广水市快活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投入资金462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总额达2220万元,用于油茶、猕猴桃、苗木等产业发展申请上级给予以上2家企业中央财政林业贷款贴息项目资金支持。目前湖北寿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获批中央财政贷款贴息20万元。四是申报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今年积极申报了大贵寺林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30万元,目前项目资金已获批复。

4、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一是解决驻村道路、村庄绿化所需种苗。帮助猫山村、大布村,村庄绿化种苗5200株、油茶容器苗2000株、湿地松容器苗1000株。二是聘请2名技术人员对驻村农户开展果树、油茶栽培技术培训30多人次。三是帮助驻村发展桃树、油茶等特色产业基地500亩。四是安排了4名驻村干部帮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五是协调解决驻村公路建设问题。帮助猫山村解决3、4组道路2公里,投资20万元,资金由市交通运输局、市乡村振兴局共同解决;解决猫山村1组水毁道路和河堤修复问题,投资10万元,由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各解决三分之一资金。六是帮助李店镇友谊村开展胭脂红桃种源保护,投资2万元解决200亩种植基地灌溉系统,聘请林业技术人员常年开展桃树栽培管理技术指导,确定明年培育3-4万株胭脂红桃苗。

5、全力推进森林保险工作。广水市林业局根据省财政厅、省林业局等四部门《关于推进2019年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完成广水市森林综合保险公司公开招标遴选方案,完成了森林保险经办公司招投标程序,并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政策性森林综合保险的通知》,正式开展森林综合保险业务。当前,全市共有17个镇办开展了森林保险投保,3个国有林场完成了森林保险参保工作,全市生态公益林已完成投保面积80.46万亩,生态公益林参保面积占全市100%

6、全面加强资源管护。2021年,全市国土总面积396.83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77.9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4.84%;林业用地面积中,森林面积166.47万亩。202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1.95%,比上年度的41.73%增长了0.22%;森林蓄积量达到667.01万立方米,比上年度的646.36万立方米增长了20.65万立方米,增速达3.19%。

一是创新管理机制。以广水市林政稽查大队、广水市杨家河木材检查站、广水市蔡河木材检查站三个单位为基础,组建了3个市级森林资源管护站,分片包保负责。同时,分别与镇办、村委会、护林员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管护责任,指定管护人员,建立了“市级森林资源管护站+镇办林业管理站+村级护林员”的管护体系,开展森林资源管理日常巡护、监督和森林防火宣传、巡查,切实有效保护了我市森林资源。二是强化林地监管。市林业局采取专班定期抽查,管护站每月巡查的方式加强对审批使用的林地监管,逐步落实“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验收”等各项措施,确保用地单位严格按审批范围规范使用林地。同时,组织开展了“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林地”专项检查行动和年度森林资源督查专项行动,联合法院、检察院督促用地单位对临时使用林地、林业案件中毁坏林地及时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三是规范林木采伐。我市多年来实行封山育林政策,全面禁商业性采伐,安排3个森林资源管护站、各林业站对各镇办已经设立的木材经营加工市场进行定期的巡查监管。对审批合法的采伐一律采取“采前勘查,采中监管,采后验收”的管理制度,建立林木采伐管理台账,详细登记各环节的相关信息。四是严厉打击各类毁林违法犯罪行为。我市安排3个森林资源管护站对各镇办已经设立的木材经营加工市场进行定期的巡查监管;持续开展了“森林督查”、“绿盾行动”、“昆仑行动”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偷砍盗伐林木,乱挖乱占、毁林开垦林地,乱捕乱猎、非法交易野生动物,乱采乱挖、非法移植野生植物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有力保护了森林资源,取得良好效果。2022年11月,全市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50起,其中滥伐、盗伐林木案件14起,毁坏林木活立木蓄积共57.9845立方米、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防火区野外用火案件12起、违法使用林地案件19起,共毁坏林地面积44038立方米、非法收购案件4起、非法运输木材案件1起是强化森林防火工作。加强领导和责任落实。坚持把宣传教育贯穿于森林防火工作全过程,通过市移动、联通公司服务终端,以短消息的方式,把森林防火的宣传信息发送到全市手机用户,共发短消息93万条,重新印制《广水市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戒严通告》5000份,印发《致全市人民的一封公开信》1万余份;做好应急准备。严格坚持24小时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严防死守,履职尽责;加强防火物资储备。全市共配备新式灭火机778台,灭火喷雾器5800余台;四是加强防灭火队伍管理。组建半专业森林扑火队4支,共有扑火队员80人,其中,林业局直属半专业扑火队20人,中华山林场半专业扑火队35人,花山林场半专业扑火队7人,三潭风景区半专业扑火队18人。是加强天然林、公益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全市对46万亩天然林,35万亩公益林实行全封全育的封禁管理政策,全面完成了管护员的选聘工作,全市共聘用420人为天然林公益林管护员并全部签订了管护协议,全市983株古树名木全部实施挂牌保护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专项行动2022“清风行动”。开展全市野生动物疫病疫源检测及救助,委托中华山鸟类自然保护区检测及救助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开展野生动物危害防控;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完善中华山自然保护地莲花村办公室建设、整体维修方家堰管护用房,完成土地岭滑坡治理工程,推进十里管护站建设,完成勘界立标基础设施,中华山完成布设界桩55个,树立标识50块,对1795个边界点进行勘界,完成工作底图更新和边界线标绘、边界附图和走向说明编制、定标点成果论证、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三潭风景管理处保护野生动植物原生境青檀林保护点、繁育基地建设;加大三潭风景管理处生态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林、生态公益林资源保护,加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禁止非法捕杀、交易、使用野生动物和偷卖、倒运兰草行为。迎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检查徐家河湿地公园验收工作。广水市徐家河湿地公园4162.93公顷,开展湿地恢复工程,湿地保护率达100%。

加大社会资金投资力度,实现社会投资零的突破,开展野生鸟类疫病疫源布线检测活动。提升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增强保护区生态功能,维护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严厉打击乱捕滥猎、滥采滥伐行为。积极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迅速开展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治理工作。2022年2月23日广水市林业局印发《广水市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局有关股室、二级单位、各镇办林业管理站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扎实有序开展我市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以下简称“林草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林草生物安全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22﹞21号),《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湖北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林护〔2022〕3 号)《关于印发湖北省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 年)的通知》(鄂农发〔2021〕40 号)《随州市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方案》《随州市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方案》以及《生物安全法》宣教培训,3月10日至3月18日组织52人进行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培训。4月8日组织部分技术骨干到城郊办事处开展野外调查实地培训。已经采购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所需的工具箱及标本制作仪器设备等。5月10日全面开展外业调查工作,采集了部分植物标本。购买野外踏勘防虫、防蚊、防蛇、防中暑、防冻药品共计7900元。

截至11月份完成踏查覆盖面积6.53万公顷,已完成调查路线299条,调查路线总数328条,参与调查人数1414人次,踏查点数658个,样地3个,样方45个;样线12条,覆盖面积184公顷,调查出外来入侵物种数量7种,收集制作了43份植物标本。广水市发现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空心莲子草、土荆芥、豚草、凤眼莲、刺苋、鳄龟、巴西龟、湿地松粉芥、扶桑绵粉蚧、悬铃木方翅网蝽。全部审核未治理。后台统计数据技术力量薄弱,昆虫、动物样品标本制作缺失。11月份踏查路线数量27条,调查距离170249米,覆盖面积34049800平方米,调查人数112人,拍摄图片视频总数154个,普查数据整理按要求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林地要素保障力度需要加强。一是配置用地指标不能满足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二是与国土“三调”数据对接后,一些限制地类不能纳入项目,影响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去冬今春我市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3000多亩,能纳入项目上图入库的只有7400亩,还有近一半面积不能纳入重点林业建设项目。

2、综合防治能力建设有待加强。护林防火体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救助体系存在明显短板。

3、支持农村特色林业发展壮大力度需要加强。一是龙头企业不大不壮,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单一。二是企业、合作社之间没有形成强强联合、抱团取暖的共生关系,而是各自为政。三是种植企业不加工,加工企业不种植,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不紧。四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没有充分挖掘,品种多而杂未形成拳头产品和规模效应,龙头企业缺乏引导和带动作用。五是林业产业链条不完整。全市林业产业绝大多数是以种植基地为主,生产初级产品为主,产品单一,生产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精深加工企业和产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搞好油茶提质扩面增效行动建设。全市2023年完成油茶提质扩面增效行动建设14000亩,其中,人工造林11000亩,低效林改造3000亩。一是落实造林主体,林权属于企业、大户承包的,谁承包谁造林;林权属于村集体的,由所在村人民公司造林或招标落实造林主体;二是2023年1月底前完成造林整地,将行动方案规划落地落实

2、搞好美国山核桃示范基地建设。我市美国山核桃已成为湖北省林科院美国山核桃建设示范基地,安徽省林科院、江苏省农科院美国山核桃品种选优协作基地。是全国少有的美国山核桃优良品种基地之一。下一步,全市推广种植示范基地面积达到500亩,嫁接育苗成活率由10%左右提高到70%以上。一是积极推进基地建设项目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种质基因库、示范园建设项目,发现新型品种,培育优良品种;二是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推动机制,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壮大美国山核桃产业化发展方向;三是积极推广山边空闲地、农村“四旁”地、家庭庭院、公路行道两旁栽植模式。

3、搞好胭脂红桃种质资源原种纯化培育。胭脂红桃是广水市独有的优良品种,因与引种的其他桃树品种混交导致品种退化。下一步,将组织种苗站与省林科院等单位协作,建设100亩以上的种质资源原种纯化培育基地。

4、持续推进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7-8月完成申报创森宣传片制作,10月份完成编制《广水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工作,年底将组织专家开展总体规划的评审。2023至2024年完成创建森林城市提档升级和查漏补缺工作,2025年迎接省级检查验收工作。

5、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和驻村帮扶工作。一是积极申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扶持每个村发展100亩油茶基地;二是落实好经济林基地经营管理问题,实行能人、大户承包,协助搞好经济林栽培管理技术培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