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省气象局气象信息专报,受强冷空气影响,2月1日至6日全省将出现今冬最强大范围寒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范围广、时间长、相态复杂,恰逢“两会”和春运期间。当前,我市在田小麦、油菜正处于越冬期,温度的急剧变化会对晚播弱苗、缺肥瘦苗及旺长苗产生冻害影响。为减轻灾害天气不利影响,保障蔬菜安全有效供给,市农业农村局特分类提出技术指导意见如下:
一、小麦田间管理意见
受播种质量和不利天气影响,今年小麦三类苗比重增加,草害较重,各地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发动,加强分类指导,及早动手,推进早春田管工作,促进小麦早发稳长和苗情转化升级。
1、清沟排渍。雨雪过后,及早抢晴清理田间“三沟”,尤其要加深地头沟,开通田外沟渠,确保“三沟”通畅,达到雨止田爽,消除渍害隐患,预防渍害、病害发生。
2、适时追肥。小麦处于越冬期,生长缓慢,田间不宜农事操作,但对缺肥泛黄和群体偏少、个体偏小的弱苗瘦苗可以采取趁雪追肥措施,将春后返青肥前移。对冬前已追肥的麦田不宜再追施。待雨雪天气过后气温回升,对长势较弱基本苗不足的田块,及早追肥。提倡早中耕除草,提温保墒,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促苗早发。2月上中旬趁雨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作拔节肥。
3、适时防治病虫草害。目前,气温过低,不宜化学除草,待开春后最低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选择无风晴朗的天气及时开展化学除草,严格按照推荐药量使用。
4、强化防灾意识,确保小麦生产安全。预防春季低温冷、冻害。早春气温不稳,变幅较大,小麦仍有遭受冻害和“倒春寒”的可能。冻害发生后,要及时检查苗情,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或喷施叶面肥,促进小麦恢复生长,减轻灾害损失。
二、油菜春季田管意见
1、摘除早苔、冻死叶和冻害。今年我市油菜长势极不均衡,受冻害面积较大,各地要及时清理冻死叶和断柄叶,同时喷施生物调节剂,减轻冻害,每亩用爱多收、磷酸二氢钾100克、多菌灵150克,兑水50千克均匀喷雾,增强抗冻能力。凡冬前出现的薹花必须及时摘除,防止早春出现低温冻害。摘薹需在晴天进行,摘薹后要适当追肥。
2、早施蕾苔肥。结合阴雨天或灌溉早施、重施薹肥,一般于2月上中旬,当现蕾至薹高3-5厘米左右时,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促进分枝发育,增加有效分枝数和角果数。
3、中耕培土,清理“三沟”。立春后,应抢抓有利时机,中耕培土,清除杂草,清理沟系,确保“三沟”畅通,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促进根系生长,减轻病害,防止早衰。
4、化学除草。田间杂草较重的田块,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开展化学除草。
三、蔬菜田管意见
(一)露地蔬菜
1、保温防寒。寒潮或雨雪前增加表层覆盖,在田叶菜类蔬菜可进行覆盖稻草或在畦面上覆盖薄膜、无纺布等,确保不受冻。寒潮过后,要接续覆盖,延缓冻融过程,防止蔬菜发生冻害。
2、除湿降渍。要及时清沟理墒,宜腰沟、厢沟、围沟三沟相通,防渍降湿。
3、抢收保供。在冻害发生前,对达到上市要求的蔬菜应及时组织抢收,做到应采尽采,增加市场供应。对遭受严重冻害的蔬菜,应及时清园,择机改种耐寒速生菜,及时复产、减损,保障市场供应。
(二)设施蔬菜
1、加固设施。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棚内增设(加密)立柱,加固棚架,防止棚室坍塌,保障人身安全。及时修补棚膜漏洞,拉好大棚压膜线,确保棚膜覆盖严实,以防透风、灌雪。
2、保温防冻。根据天气情况提前准备好薄膜、棉被、草包、干稻草、秸秆等保温覆盖物料。在铺设地膜的基础上,采取大棚内再架设小拱棚,使棚内温度提高2-3℃。
3、强化田管。低温期严禁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加重冷害、冻害,要增施有机肥,如猪、牛粪及堆肥等热性肥料;适度增加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不宜施速效氮肥,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提高植株抗逆性。清除积雪。在确保人身安全前提下,视雪情尽早组织人力扫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