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按照其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公共事件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是指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三、突发公共事件预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识。
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个处置过程分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调查评估五个阶段。
四、应急要点
(一)遇险后的求救办法
(1)声音求救。遇到危难时,尽量减少采用喊叫求救的方法,以免耗费体力。可以选择吹响哨子、击打脸盆或其他金属器皿,甚至打碎玻璃等物品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2)光线求救。遇到危难时,可以用手电筒、镜子反射阳光等办法求救。每分钟闪照6次,停顿1分钟后,再重复进行。
(3)抛物求救。在高楼遇到危难时,可抛掷软物品,如枕头、书本、空塑料瓶等,引起下面注意,最好在抛的物品中注明遇难情况、指示方位。
(4)烟火求救。在野外遇到危险时,白天可点燃新鲜树枝、青草等植物发出烟雾;晚上可点燃干柴,发出明亮耀眼的火光向周围求救。
(5)摆字求救。用树枝、石块、帐篷、衣物等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在空地上堆摆出“sos”或其他求救字样。每字至少长6米,便于空中搜救人员识别。
(6)莫尔斯电码求救。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重复。可以利用管线,如开关手电筒、应急灯、汽车大灯、室内照明灯甚至遮挡煤油灯等方法发送,也可以利用声音,如哨音、汽笛、汽车鸣号甚至敲击等方法发送。
(二)家中应常备的应急器材
在家中方便位置放置应急包,包括手电筒、电池、收音机、瓶装水、哨子、毛巾、逃生绳等应急物品,电池、瓶装水要定期更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