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广水市委广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强县工程为抓手认真做好 2024 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2024年度广水市乡村建设任务清单》文件精神,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制定《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方案》,市局党委将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局领导多次到联系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及时跟踪监督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进展情况。配备6名干部驻村,不断压实帮扶责任和改进帮扶方式,持续推动各项帮扶措施落实落细。今年,共给予6个驻点村产业扶持资金8万元。
(二)立足监管职能赋能乡村振兴
1.服务便农,培育壮大乡村市场主体。一是延伸服务触角。以经营主体登记“县乡同权”为目标,推进资源、服务、事权“三下沉”,将内资有限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等7个事项延伸至17镇办一窗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就近办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9396户,其中,内资企业1972户,个体工商户734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1户;新增家庭农场226户,完成199户村级快递服务站登记工作。二是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新春创业服务月”、大学生创业“育苗”、市场主体“壮苗”等活动,全面实施“网上办”“就近办”“异地办”,促进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开展延时服务,帮办服务,上门服务等便利化举措,持续加大对村集体食品生产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湖北辣老板食品有限公司申证获证、商标注册、包装设计等涉企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一站式”全程帮办服务,助力食品生产企业快速进入食品生产市场。三是完善服务体系。深化知识产权“两站”建设,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融站入所”新模式,授权17个基层所设立知识产权工作站(保护工作站)、在12家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在两个镇办工业园区设立知识产权联合保护站,实现基层知识产权工作站“融站入所”全覆盖。截至目前,开展知识产权培训7次,组织参加省级知识产权培训3次,发放知识产权宣传手册5000余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护航手册300余份。
2.品牌助农,培育打造地理标志品牌。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各基层所为前沿阵地,下沉镇、村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多举措深入挖掘特色农产品。广水市胭脂红鲜桃地理标志申报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新增吴店云雾米、武胜关茶系列品种、余店“三白”、郝店花菇系列品种等10个传统特色产品地标培育项目;为金悦农产品申报广水级专利奖励10万、随州级专利奖励20万,办理专利质押融资680万元;为“吉阳大蒜”地标使用企业兑现奖励8万元;“楚丹”品牌荣获2023年“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网络人气奖和提名奖;组织3家企业申报湖北省优势商标名录,组织民安生态、松淳蛋业、大自然、郝店花菇四家涉农企业参加甲辰年炎帝文化庙会知名品牌展。
(三)加强农村药品质量监管。深入开展“清流”系列专项检查。共检查网络销售企业34家,药品经营企业460家次,医疗机构150家次。及时消除乡村卫生室存在过期失效药品、疫苗储运冷链温控记录不全、从非正常渠道购进药品等安全隐患共26起,立案查处17起。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地理标志总量不高。广水市有效地理标志拥有量为2件。地标培育至少要有连续三年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文献记载,地理标志培育周期从立项申报到成功需要五年以上,短时间提升有难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市场监管职能,在脱贫攻坚、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工作中,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两站”建设,优化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便利化水平,把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落细,在我市新农村建设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