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刘主席,秦主任,何委员:
3月份,市政府分解政协提案和人大议案后,我局立即对相关提案、议案进行责任分解。今年我局共一件主办议案,一件会办议案。到目前为止,均已答复完毕,主办议案与第一提案人何华杰委员见了面,征求了意见建议,进行了提案答复。
一、提案办理情况
何委员提出的加强对镇办卫生院的基金预算支持的意见,今年进行预算时,我们充分考虑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并尽可能将基金预算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2022年,乡镇卫生院预算总额为7274万元,较2021年增长730万元,增幅11%,远超基金增幅,其中吴店卫生院预算为196万元,李店卫生院预算为449万元,分别将上年度增长9万元、33万元,增长率分别为5%、8%。截至目前,医疗机构垫付的医保基金拨付基本赶上日历进度,提案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
基金预算是以基金征收总量来决定,其中有几个原则必须把握,一个是以收定支,一个是收支节余,并综合考虑各医院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占本级医院总和比,镇办卫生院门诊、住院人次比等因素,按照一定的分配系数,确定各医院本年度住院基金基本预算,为发挥家庭医生首诊和转诊职责,按镇办实际参保缴费人数每人每年5元给予额外预算,这是广水首创,目的之一就是加强对镇办卫生院的基金倾斜。
二、医保工作情况
(一)机构编制情况
2019年3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水市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成立,为政府工作部门,内设办公室、规划财务股、待遇保障股、医药服务管理股、基金监管股四股一室,并下设基金核查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3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17个镇办和广水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便民中心设立医保窗口,配有1名“以钱养事”人员。局机关现有党组成员4人,批准行政编制10个,所属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51个。整个医保系统现有人员89人,其中行政编制7人,参照公务员管理5人,全额事业编制44人,自筹事业编制7人,镇办“以钱养事” 15人,临聘1人,退休10人,现有随州政协和广水政协委员各1名。
市医疗保障局主要承担政府主导的“三重保障”和“两个抓手”职责。三重保障是指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包含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补充医疗保险包含居民大病保险和职工大额医疗保险。两个抓手是指医药服务价格和基金监督管理两项职责。围绕“三重保障”“两个抓手”,具体承担八项任务:
一是负责《社会保险法》《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行业领域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二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贯彻落实医疗保障筹资和待遇政策;三是执行医保目录和支付标准;四是建立医保支付医药服务价格合理确定和动态监测机制;五是搞好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六是依法查处医保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七是制定全市医药机构服务协议并组织实施;八是负责全市医保经办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扩展基金入口做大基金“蛋糕”。责任上心、宣传尽心、配合齐心、服务贴心的“四心”工作法在全省推广。今年全市医保基金征收将达到8.3亿元,公务员补充保险每年扩征390万元,参保人数和基金规模始终处于随州市各县市区首位,占常住人口的98%以上。
二是完善待遇政策发挥保障“效能”。药品目录更宽泛。今年新进入的74种新药进入有67种为谈判药,7种为罕见病用药,全市“双通道”药品已达到199种,较好满足了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就医需求。政策标准更统一。全面实施医保待遇清单制度,减少区域间待遇差距,使全市参保市民享受更加公平的医疗保障。价格调整更频繁。通过“灵魂”砍价,一大批价格高昂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大幅降价,据统计,全市人民在药品及耗材降价中直接受益达到了3000万元以上,仅核酸检测一项每月节约开支200余万元。
三是巩固脱贫成果兜住民生“底线”。做到“三个全面落实”: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全市68021名已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医保,监测三类人员3873人、脱贫不稳定户914人、边缘易致贫户224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718人“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医保待遇全面落实。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障由“四位一体”调整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实现全国住院报销“一站式、一单制”结算,据统计,低收入人群的实际报销比达到91%以上。缴费资助全面落实。对6.91万名符合资助参保条件的人群资助1596万元,其中2.44万名低收入对象全额资助882万元,4.47万名单一身份的脱贫人口按50%资助714万元。2021年,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获省医疗保障局专函表扬。
四是加强基金监管扎牢安全“笼子”。宣传动员亮新招,扩大影响力。全媒体推进《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学习宣传。专项整治动真招,加大打击力。对全市30家医疗机构、154家定点药店、400多家村卫生室进行全覆盖检查。打击“三假”出实招,形成震慑力。重点聚焦“假病人、假病情、假凭证”问题、骨科高值耗材和医保基金使用量大及过快等方面情况的专项整治,对违规违约违法性质严重的医药机构严惩重处。
五是加快信息步伐驶入建设“高地”。采取“三大步骤”跨入全省第一方阵。完成前期准备。完成全市154家药店、30家医疗机构和医保经办机构高质量完成了贯标任务。组织中期对接。5家慢性病药店、6家双通道药店及30家住院医疗机构及149家普通零售药店的网络和信息先后对接成功。做好后期运维。组建信息中心,积极对接工程师,畅通与省、随州市信息沟通交流渠道。2021年,我市医保信息化建设获随州市医疗保障局专函表扬。
六是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服务“标杆”。采取“三减三提”优化营商环境。减材料,提效率。28项公共服务事项,14个事项即办即结,71项证明材料减少26项材料,办理时限平均降幅75%;减负担,提质量。稳住缴费基数,采取缓征3个月等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在医保待遇保障水平不降低情况下,让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减时限、提速度。慢性病资格申报由每年申报一次调整为随时申报、一周办结,医药机构医保定点申报由90天压缩到20天,门诊重症即来即办,大大缩短了医保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在政务服务考核中,医保窗口始终处于前三位置。
(三)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情况
一是在部署上立足于“早”。全市5月30的实践活动动员会议召开以后,我局6月2日就召开了全系统动员会议,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安排,第一时间研究,争取工作早行动、活动早部署、下沉早推动。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保证实践活动不变样、不缺项,既完成规定内容,又结合实际个性化实施。
二是在行动上立足于“快”。截至目前,局党组和党员干部应下尽下,已下医疗机构30家,下企业6家,下村下社区各1家,实现了医疗机构、包保企业和下沉社区、驻点村下沉全覆盖,已解决实际问题5个,其中联系支付宝企业为医药机构免费配备医保电子凭证读码灯580台套,节省开支10余万元,协调资金10余万元资金解决了粮油加工厂小区的环境问题,协调近20万元资金解决小区改造、停车场建设和社区适老养老条件改善等民生实事。
三是在效果上立足于“实”。局党组4名同志已分别认领了1-2件民生实事,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推进,在下基层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边察民情,边开问题清单,边绘任务清单,边总效果清单,做到“三张清单”一体安排,一体推进,做到真下沉,真察情,真解难,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不挂空挡。
四是在宣传上立足于“深”。6月14日,《新房梦,圆了》在随州日报头版位置刊登,6月9日荆楚网登载《广水医保局开展下企业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5月27日荆楚网登载的《广水:察民情让广水一小区居民的心“暖”起来了》以及在省医保局网站登载了一批实践活动稿件,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激发了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实践活动的更大热情,升腾了开展实践活动的强大气场,造浓了开展实践活动的浓厚氛围。据市委宣传部统计的上半年全市宣传情况,医保局是全市4个市直宣传较为突出的单位之一,上半年宣传稿件超200篇,半年完成了全年的宣传工作任务。
(四)工作打算
一是画好委员履职“同心圆”。市政协近年来的扎实有效工作,已经成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和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我们全力支持局2名政协委员履职,发挥他们参政议政的作用,认真办好每一件政协提案,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获得感。
二是稳住参保筹资“基本盘”。强化指标考核,强化出生登记,强化征收管理,2022年年底前,我市参保人数力争超过702000人,确保我市常住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超省预期目标3个百分点。
三是跨入信息建设“快车道”。着重在实际应用上加大探索,锚定程序调试在广水先试,功能研发在广水萌芽,创新提升在广水起步的理念和思路,继续在信息化建设上弯道超车,创出广水新高度,实现由“并跑”到“领跑”。
四是打造医保服务“示范点”。牢牢抓住机遇,2次赴省对接,多次到随州汇报,下一步,继续加大跟进力度,争取把随州市唯一的医保服务示范点创建任务落户广水,实现申报成功,创成达效,打造广水品牌。
五是挤进县域考核“头等舱”。对上沟通协调,对内加强督办,一月一分析,不定期调度,力争年底挤入全省县域经济指标第一方阵,助力全市再进位、冲百强。
六是推动电子凭证“全覆盖”。开展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进机关、进乡镇、进企业、进学校、进村(社区)活动,培训一批推广达人,通报一批工作后进,配备一批扫码设备,不断推进全市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应用工作,力争全年激活率达到75%,结算率达到50%的目标,在随州争第一,在全省争一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