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突出“三结合”,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变“邻避效应”为“迎臂效应”
  • 发布时间:2021-10-14
  • 信息来源:广水市环保局
  • 【字体:

广水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21.9万吨,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能否做到达标排放,群众一直心存疑虑,周边居民一度“谈虎色变”、忧心忡忡。广水市生态环境分局采取“三结合”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变“邻避效应”为“迎臂效应”,实现企业与社会和谐相融。

一、点面结合,推进治污能力不断提升。强化对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坚持一月一执法检查、不定期突击检查和“双随机检查”相结合,重点对烟气净化系统、飞灰处理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进行全面“体检”,对发现的违法排污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督促企业迅速整改到位,促进企业练好内功,提升治理能力,从“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转变。加大自动监测设备“装、树、联”管控力度,督促企业加强对自动监测设备的运维制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有效,并同步公开电子显示板数据,接受社会监督。

二、帮扶结合,推进企业管理更加规范。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精准掌握企业在日常生产和污染治理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帮扶,为企业破困点疏堵点解难点,。开展了自动监控数据标记工作培训,使运行人员熟悉掌握了操作方法和标记规则;指导企业规范危废信息标识,建立完善管理台账记录样表16项。在飞灰暂存间增设导流沟、收集井,新增150㎡飞灰固化物暂存间,增加飞灰固化物储存能力,降低飞灰固化物爆仓风险;帮助企业网上申报排污许可证,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先后帮扶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7个。

三、群企结合,推进绿色效益全面释放。聘请当地群众为环境保护义务监督员,积极开展民主监督活动,让环境污染“无处可藏”。充分利用随州市、广水市中小学生环保教育基地的优势,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到基地参观,现场体验垃圾变废为宝的神奇过程,培养孩子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并了解垃圾分类必要性。持续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让群众亲眼目睹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全过程,近距离地感受环保新能源的魅力。截至目前,该企业已接待省市各地群众、环保组织及中小学生79批1129人,参观群众纷纷表示“绿色效益,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