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9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11-08
  • 信息来源:随州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市分局
  • 【字体:

刘显峰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淮河流域源头生态治理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2年以来,我市将流域源头治理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源头预防、保护治理为主,统筹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系统改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查问题、测水质、严监管、督整改,大力实施流域治理行动,全面推进流域水环境改善和治理攻坚战,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有飞沙河、界河、小河。飞沙河属浉河西南支,发源于桐柏山南麓吴店镇,自西北向东北流经广水北部,全长25.9km,流域面积174.51km²,年均径流量0.1亿m³,流域面积为5km²以上的支流4条,流经花山水库、张岗村、西冲村、花山村,在楼坊村接界河,在南界村与小河汇合入信阳浉河,流入淮河;界河属浉河南支,发源于桐柏山南麓蔡河镇,自西南向西北流经广水北部,全长10km,流域面积15.49km²,年均径 流量0.05亿m³,流域面积为5km²以上的支流4条,流经蔡河镇,注入浉河,汇入淮河;小河属浉河东南支,发源于桐柏山南麓蔡河镇,自东北向西北流经广水北部,全长19.3km,流域面积41km²,年均径流量0.08亿m³,流域面积为5km² 以上的支流7条,流经蔡河镇,注入浉河,汇入淮河。

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为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已申报广水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457.9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629万元,剩余的由地方配套资金等方式筹措。项目建设期为2年,截至目前,项目即将进行招投标,预计2023年12月底前开工。会同蔡河镇、郝店镇对飞沙河、花山水库进行不定期巡查,发现生活垃圾乱丢乱堆问题,均督促进行了清理;引导中南环境技术研究院对两个水源地进行堪探设计,对接环保设施建设;对库区实施禁牧,聘请3名村民作为库区巡逻管理员,负责日常水库周边环境卫生清理及放牧行为的监督管理。

2、开展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治理。1、会同农业农村局开展了畜禽养殖专项整治行动,对淮河流域沿岸500米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进行专项整治,共检查畜禽养殖场(户)150余家,责令整改15家;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禁止畜禽养殖活动;2、农药、肥料、水产污染治理:打造建立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核心示范区,示范面积3000亩。全市化肥用量逐年下降。从源头管控,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投肥(粪)水产养殖;3、加强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和秸秆的回收利用处理。制定了《广水市农膜回收利用实施方案》,开展定期宣传、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措施,很好遏制了农膜农业面源污染,推进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工作,建立回收台账,由农资经营单位统一回收后送至垃圾焚烧厂进行处理。

3、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的治理。积极谋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拟对27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进行连片治理,项目总投资3915.27万元,加快流域范围内的行政村整治,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储备库,待资金分配后实施我分局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方面工作力度非常大,每年定期组织对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并对处理能力20吨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开展监督性监测,对出水水质不达标的设施一律列为不正常运行设施,逐设施制定“一村一策”分类改造提升方案。前期,我分局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进一步排查了由我分局主导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的问题,编制完成《广水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改造提升“一村一策”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对排查出的符合条件的黑臭水体纳入省级监管平台,督促乡镇及时开展治理,前期纳入省级监管的3条农村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治理。

4、保障流域内道路交通畅通。为切实改善进出花山水库道路,市交通局已在“十三五”期间将县道胡华线牛程线至天生村5公里路段,按公路二级标准改造升级,剩余9公里路段,已列入“十四五”交通规划,并会同郝店镇联合将此项目向发改部门申报国防战备公路,待批复后启动建设。

5、加强流域内河道治理规划。为加强河道管理保护,委托第三方编制了浉河流域治理规划,已纳入河道治理范围;且前期已先对浉河广水下游段进行了治理,浉河广水上游段后期资金到位后再行组织实施。在枯水期适时向流域进行生态补水,维持河道基本流量。

6、推进流域内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2022年,在郝店、蔡河、余店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57950亩。广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30年)中,2023-2030年,将在郝店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1000亩;在蔡河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3950亩;在余店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250亩。确保做好该区域内农田改造等项目规划和实施。

7、保障流域内优先办理用地手续。为加强淮河流域源头生态治理,维护生态体系发展,精准对接淮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做好项目用地要素保障,积极推进流域内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优先办理相关用地手续。

二、取得的成效

2023年1-8月,飞沙河、黑洞湾、花山三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1个市控、省控、国控水质监测点位优良率均达到100%。该流域内暂无新增黑臭水体。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约为18%,郝店镇、蔡河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了29.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得到了有效管控。永固建材、杏仁山石材场,广水市中华山风电场,黄土关农文旅小镇开展了生态修复,均圆满达标。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细化举措、压实责任,精准发力、靶向施治,深入推进淮河流域生态治理,重点谋划、推进流域相关生态治理保护工程,力争取得实效。

1.推进封山育林、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实施水污染治理,清理河道固体垃圾、入河口泥污,打捞河道内废弃物;禁止滥砍乱伐、滥采乱挖、滥捕乱猎,净化生态环境,确保花山水库、飞沙河水库、许家冲水库及河南信阳浉河流域水环境安全。加快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浉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水源地保护、水土流失治理、源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

2.推进浉河流域治理单元底线管控。水安全底线: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5座。水环境安全底线:1个市控、省控、国控水质监测点位优良率不低于100%。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耕地保护红线:严守57.8平方公里耕地保护红线与44.4平方公里 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严守34.8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红线。

3.重点推进黑洞湾、花山、飞沙河、许家冲水库“四库联网”建设,保护水库水源,完善“黑花飞”大型灌渠工程建设,有效调节水资源,覆盖广水市70%生活生产用水。通过疏浚河道、修复河岸、维修库坝、连通水系、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保障水资源安全。

4.广水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对花山水库、飞沙河水库、许家冲水库、霞家河水库等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规范化建设,项目总投资545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中央生态环境项目储备库待分配资金。

5.推动飞沙河、界河、小河3条主河流河道及花山水库、飞沙河水库、许家冲水库治理,15条支流生态修复、水 土保持、山洪沟治理;推动河道重要断面洪水预报预警 及河道管理监控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各镇和集中居民 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落实“河长”责任制,保障流域防洪排涝安全。

6.广水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积极对接省生态环境厅、财政厅,争取广水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待资金到位后迅速启动招投标程序,确定中标单位后尽快完成现场踏勘、方案编制等工作,推动项目早日落地见效。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及处理设施、监测运管能力进行建设。

7.加强河流生态走廊建设。建设高贵三潭景区、许家冲水库、飞沙河水库、花山水库生态旅游走廊;打造“水系连通、景观纷呈、生态稳定”的流域生态圈;构建“水陆共治、河库联动、干支协调、流域安全”的河库示范区,创建省级、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8.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植物植物原生地。重点保护生物遗传源、遗传的多样性,建立国家鄂北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保护野生小种群;建设野生植物园、野生动物园,构建野生动物生态位、食物链,恢复野生植物种群、群落、生物链;修复水生生物栖息地,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建设流域互通、河库相连、水陆一体的绿廊、绿带、绿圈开敞空间,为野生动物提供稳定栖息地,为野生植物提供优异的繁育地,构建北部山区、中部岗地、南部平原及中心城区生物多样性大保护格局;形成水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

9、与相关部门做好协同协作,打好组合拳。加强对流域沿河沿线的环境监管力度,严厉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2023年9月28日

主管领导姓名 胡主人   联系电话 13872850323

经 办 人 姓 名 戴主任      联系电话 15802705189

邮 政 编 码 432700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