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清、减、降”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我局开展“减审批,推进流程再造”专项行动。针对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慢、环节多、材料多等问题,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减时限、减环节、减证照、减材料、减基层负担,大力实施流程再造,提高政务服务质效,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
一、全面推进减审批时限。根据事项通用目录清单,梳理出《广水市市镇村三级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实施清单》,35个市直单位结合实际共认领发布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1610项,将市级事项办理时限与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先进省市进行比对,压缩办理时限,实现实际办理时间较法定时限减少77.9%,即办率达45%;镇村两级认领发布23763项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实际办理时间较法定时限减少75%,即办率达47%。
二、大力推进减审批流程。一是深化线下“一窗通办”。将政务服务大厅前台服务统一外包,初步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模式;在大厅设置企业开办“210”、 工程建设审批、投资联审、不动产登记等联办事项专区,实现流程再造,减少审批环节,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二是推进“一事联办”。积极完成省定10个“一事联办”主题事项全市推广落地。在省定100个事项推荐清单中选取“我要开代账机构 ”、“个人买卖二手房”、“我要开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我要开婴幼儿用品店”“我要开服装店”、“我要开早餐店”等6个高频主题事项,开展业务梳理、流程优化再造、统筹定标、系统对接测试、上线实施推广等工作;已上线的 “开办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等11个“一事联办”事项,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上均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共减跑动57次,减申请材料122份,减时限208个工作日,减办理环节25个;对已上线的“一事联办”主题事项,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宣传力度,积极推行线上应用,积极引导办事人通过网页、APP等方式办理联办业务;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一事联办”专窗,梳理出50件线下“一事联办”场景化主题事项,配置办事流程和办事指南,制订服务指南宣传册,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三、深入推进减审批材料。一是汇集电子证照等重点数据。23个涉及电子证照的市直单位,电子证照入库目录数170个,已入库电子证照数据共58596本,电子证照实时生成率达到100%。全量推送电子证照等数据信息,为电子证照的全面推广运用打牢基础,为减材料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实现高频电子证照免提交。35个市直单位,通过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对事项申请材料中涉及的身份证、户口簿、营业执照等51本高频电子证照的证明材料,统一承诺并在系统中标记为“免提交”的申请材料,即可在线共享调用,不用在线下提交。截至目前市直部门审批共需6016份申请材料,通过标记“免提交”减材料达1298份,减材料比例达21%。三是创新精简材料清单。各部门全面梳理现有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中的材料清单,对非必要、不科学、不实际的办事材料,通过事项管理系统标注为“硬减”,直接减掉相应申请材料。通过“硬减”方式减材料达346份,减材料比例达5.7%。
四、持续推进减跑动次数。一是提升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的可网办率和最多跑一次占比。市直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9.3%,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镇村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100%,最多跑一次占比100%,通过网上办减少群众的跑腿次数。二是增加和丰富在线办理渠道。宣传湖北政务服务网、“鄂汇办”APP等平台的运用方法,引导、帮助办事群众下载“鄂汇办”APP。截止7月20日,已有903项重点民生领域高频事项已上线“鄂汇办”APP,实现“掌上办”。三是推进“跨省通办”。梳理我市64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与广东东莞市进行点对点“跨省通办”,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跨省通办”专窗,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实现事项跨省可办。四是“襄十随神”加快融合。与襄阳、十堰、神农架等27个县市区建立授权信任机制,开展省内通办合作,明确通办服务标准、办理流程,制定统一受理标准,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襄十随神”通办窗口,城市群内企业和市民在家门口可异地办理涉及民政、医保、市场监管、人社、公安等部门 71 项县级政务服务事项。截至目前,我市“襄十随神”通办专窗已办理2件业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