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3 月 20 日实行全域火葬以来,各村(社区)全体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必胜的信心决心,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扎实守牢第一道关口,全力以赴做好殡葬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现将李店镇迎春村、骆店镇草店村、城郊街道三星村经验做法编发,供各地参考借鉴。
一、李店镇迎春村:坚持“五个到位”稳妥推进殡葬改革实施全域火葬工作。一是殡改政策宣传到位。及时传达上级殡葬改革相关文件及政策精神,逢会“必讲必学”。村干部在政策执行前半年开始进组入户发放《推行殡葬改革,共建美好家园——致广大农民一封信》600余份,在湾组显要位置张贴宣传标语30余条,拉横幅固定标语20余条。通过微信群和村村通小喇叭对广大村民进行了反复宣传引导,党员干部在2024年1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签订《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殡葬改革承诺书》,力求做到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从业人员培训到位。在镇政府组织殡葬从业人员培训后,村干部分别对从业人员进行逐一座谈,引导从业人员规范从业,并发挥正面宣传作用。该村第一例死亡信息是殡葬从业人员卢全舟第一时间向村书记电话汇报。
三是干部责任落实到位。明确工作责任到人,每个干部包3—4个小组,在自己包保小组寻求有威望的长者协助工作,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组内如有人员逝世情况,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同时,借下队入户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做生存认证等机会,对村常住在家的老年人进行了整体摸排,重点关注,并做好登记台账,掌握工作主动权。四是组织研判到位。在接到村内死亡的信息后,村工作专班第一时间上门慰问,同时对逝者家属及社会关系开展研判,借助外力疏通思想症结,消除风险隐患,确保丧属情绪稳定。五是后勤保障到位。镇、村专班第一时间介入,冰棺第一时间送达,并协助丧属办理丧葬事宜,村组包保责任人全程陪同家属进行遗体火化及公墓安葬,确保“两个一律”工作目标实现。
二、骆店镇草店村:一是做实台账管理。针对村内高龄老人、危重病人等高危人群进行摸排,建立人员台账,便于及时掌握情况,提前做好预判。针对家属社会关系进行分析研判,便于及时找到工作突破口。同时,了解家属需求并在能力范围内给予帮助。二是落实殡葬管理要求。村内人员去世后,村干部第一时间联系殡仪服务中心,将冰棺送入逝者家中,并协助将逝者放入冰棺。逝者家中如提前准备了棺材,则按家属意愿协助处理,用于抵扣冰棺使用或骨灰盒购置等丧葬费用,积极推行惠民殡葬政策。三是强化跟踪服务。村干部在治丧过程全程参与,跟踪服务,直至丧属确定墓穴安葬。
三、城郊街道三星村: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工作闭环运行。一是广泛宣传,统一思想。先后5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宣传政策、统一思想,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签订殡改承诺书,村两委干部先后10余次下湾入户,召开湾组群众座谈会,答疑解惑,让殡葬改革政策深入人心。二是健全队伍,压实责任。成立10余人殡葬改革应急队伍,安排15人作为信息员,落实村干部包组,组干部、信息员包户的层层包保制度,并且制定奖惩措施,将殡葬改革工作与村干部的绩效工资挂钩,与推荐评先表模挂钩。三是摸清底数,夯实基础。对村民自备棺木逐一登记造册;对全村高龄老人、重病人员登记造册,动态更新,逐一分析研判,分类管理,对长期监测的对象,包组干部每天走访一次,对近期重点关注的对象,摸清社会关系,提前做好外围工作,包组干部每2小时关注一次,做到死亡信息早发现,干部介入及时,处置迅速。登记重点人员46人,分析研判重点关注对象8人,已死亡3人均是前期重点关注对象。四是全程跟踪,确保闭环。村民死亡信息均在10分钟内反馈到村委会,村殡改工作专班1小时内到丧户家中,协助丧属办理丧事,从入冰棺、火化、入公墓安葬,村干部全程参与,为丧户搞好服务,给予丧户人文关怀,确保跟踪到位。截至4月12日0时,李店迎春村死亡4人,已火化3人;骆店草店村死亡3人,城郊三星村死亡3人,已全部火化并安葬至公墓。以上各村的工作经验为殡葬改革实施全域火葬工作带来如下工作启示:
一是政策宣传要进一步深化。各村(社区)要针对辖区内居民不间断宣传殡葬改革相关政策,确保做到全覆盖。尤其是针对土葬观念深厚的群众,要创新工作方法,借助各种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疏导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开群众心结。
二是责任落实要进一步强化。要层层落实包保责任,明确每名参与的村干部职责,对村(社区)内重点人群进行动态管理,逐一分析研判,及时掌握人员死亡信息,迅速介入处置。
三是跟踪服务要进一步细化。要确保在丧户治丧过程全程跟踪服务,协助丧属办理确定骨灰安葬墓地墓位、确定遗体火化时间,提前联系墓碑雕刻工人把墓碑雕刻成功,同时协助办理惠民殡葬费用减免手续,给予人文关怀,解除丧户后顾之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