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街道办事处国土面积118平方公里,辖15个村3个社区,常住人口8万余人,是城区南大门重要交通枢纽、四贤文化发源地,农副产品集散地。换届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的宏伟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谋划,致力项目大建设、产业大发展,乡村大振兴,全办乡村面貌,民生福祉都有了明显提升和增强。
(一)抓住党建引领牛鼻子,高效化助推乡村振兴
党工委把党的领导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领会上级精神,积极融入上位规划,主动对接上层建筑。始终坚持高站位谋划。党工委紧紧抓住“五区并进”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明确了“融城、强工、壮农、共治”的总体发展思路,制定了建好四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应余线、十长线、大邦线和双桥大道),打造了四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油榨桥乡村旅游、韩家堰土团之家、八里岔军民融合、马蹄桥历史文化),壮大 14个村级人民公司的目标规划。始终坚持高强度整合。坚持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抓乡村振兴,做到一盘棋、一个调、一步走。主动对接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策划包装了龙泉河治理、高产农产整治、“双桥”大道升级、大邦路刷黑等 23 个项目。整合了移民经发、一事一议、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扶贫产业发展、春季绿化等多个部门的项目资金。今年来,我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的资金超过了 3000 万元。始终坚持高效率推进。成立 3 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专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先动手再伸手。先后完成了双桥大道路基建设,解决了油榨桥至板子桥多年未解决的断头路问题;整修了13 公里的大邦路,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群众出行难;清理整治了油榨桥龙泉河、马蹄桥闻家河 4.5 公里河道;修建了富康社区文化广场,解决群众休闲场所短缺问题;完成 4 个村高标准农田改造 7000 余亩。始终坚持高投入整治。实施绿色生态美化工程。投入 260 万元,100 万株苗木用于村庄美化、荒山绿化、基地果树种植。实施“厕所革命”改造工程。基本消除旱厕、厕改率达 80%以上。实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工程。每年投入 400万元用于农村垃圾处理,创新垃圾处理清运机制,150 人常年从事保洁工作,“五清一改”86 个村湾。建成了油榨桥、八里岔、马蹄桥 3 个示范村,正在打造水寨全国单亲母亲创新创业园区、板子桥可大智慧园、长辛品源周黑鸭辣椒产业园、韩家堰土团之家艺术小镇。
(二)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高质化助推乡村振兴
党工委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命线,通过政策、用地、资金等多途径扶持,集中优势资源谋求实现农业产业化。做大传统产业。引导种田大户、专业合作社和人民公司利用荒田的土地种植芝麻、玉米、豆类、红薯等经济作物。目前全办已经种植水稻 24370 亩,棉花 983 亩,玉米 5651 亩,花生 3229亩,大豆 1357 亩,尽量减少抛荒撂荒。壮大新生产业。先后建设板子桥西门塔尔肉牛养殖、石桥黄牛养殖、杨河旱鸭养殖等养殖基地 12 个。引进外资建设了八里岔瓜蒌、杨河富硒西瓜、油榨桥阳光玫瑰富硒葡萄等种植基地 23 个。招引高新产业。积极对接原壳牌集团中华区总裁张新胜先生,在马蹄桥建设高新农业示范园,目前正在筹划市场营销平台和股权基金。对接江苏德利尔农业集团在水寨、吴家榨投资 10.3 亿元建设智慧农业产业园,该集团业务代表已到现场做了勘测设计。做优合作公司。党工委把人民公司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的高地、生态宜居的胜地、乡风文明的阵地、治理有效的园地、生活富裕的宝地,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管理经营路子。一是始终坚持三清打底,明确产权,做到风险可控。二是始终坚持多模式运营,推行全资控股、保底收益、股份合作三种模式。三是始终坚持规范管理,厘清人民公司隶属关系,规范财务管理及审批。四是始终坚持稳步推进,要有明白带头人,要有过硬的两委队伍,要有适合的载体(资源)。目前,全办已有 14 个村注册成立乡村合作公司,分别为:油榨桥“爱莲”公司、马蹄桥村启农公司、石桥村农源兴公司、韩家堰村晶升公司、杨河村随广飞原公司、跑马场村旭融公司、板子桥村寨山纬业公司、水寨村梦里小寨公司、吴家榨村合鑫公司、星河村展迅邦河公司、八里岔村润韵公司、富康社区康虹公司、长辛村带农公司、银河村银旭公司。截至今年5月,14个乡村合作公司发展产业37个,经营性收入1359.6万元,实现利润 253.6 万元,解决就业 536 人次,盘活闲置土地 5117 亩,带动群众增收 308 万元,招引乡贤返乡 27 人,吸纳社会资本 470 万元。
(三)抓住人才回归牛鼻子,多元化助推乡村振兴
党工委筑巢引凤,以情暖人,激发各类人才力量,让建设乡村的人才有信心、有动力、更有奔头。发挥典型示范力量,激活队伍比赶超。开展 “最美乡村干部”“最美中心、办、所”“三无村(社区)”的评比活动,大力营造“比学习、比能力、比服务、比业绩”的良好氛围。油榨桥村党支部书记尚贞猛由于成绩出色,多次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采访,成为城郊乡村振兴的一个金招牌。长幸村干部吴等放弃襄阳高薪待遇,积极引进周黑鸭、省文旅投、随州裕国菇业等企业到城郊投资。发挥三乡英才力量,激活资源市场化。深圳宸宇公司总经理尚祥投资 1.2 亿元在油榨桥打造锦荷谷旅游度假区,6 月下旬正式开园。中懋老总王茂青投资 5000 万元,打造马蹄桥生态农业观光园。永阳防水董事长刘诗银在八里岔投资 1000 多万元,建成万平火龙果基地,准备打造青泓湾生态园。返乡大学生尚建波夫妻打造土团之家艺术小镇,多次在人民网、湖北日报、中国城市画报等媒体报道,成为网红打卡地。目前全办返乡创业知名人士 10 余人。发挥四支队伍力量,激活基层微治理。一是高标准建设“一村一辅警”队伍,因地制宜在 18 个村(社区)建立 3 个警务室,每个村设立警民联系站。通过推进“一村一辅警”队伍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合联动工作网,打通警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二是高标准打造乡村医生队伍。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强化培养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三是高标准打造网格员队伍。四是高标准打造无职党员与群众代表队伍。将无职党员在基层群众中的影响力大、熟悉乡情的优势有效运用在矛盾调处和化解纠纷工作当中,将群众急难愁事解决在村湾,将基层矛盾化解在村湾,在城郊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