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抗疫精神 抢抓发展机遇 奋力开创陈巷“十四五”高品质融合发展新局面
  • 发布时间:2021-09-22
  • 信息来源:广水市陈巷镇
  • 【字体: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现在我代表陈巷镇就“十四五”期间项目谋划发言,请各位领导评议,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十”时期目标定位

十四五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加快追赶超越的机遇期。做好“十”的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我们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进一步增强跨越发展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克服困难,发挥优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1、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提振工业经济,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实施乡村振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构筑广水南部生态屏障,奋力推进“四个陈巷”高品质融合发展!

2、主要目标是:力争财政收入在“十三五”末基础上增长10%,工业总产值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限上商贸企业销售额增长10%,招商引资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高质量完成上级下达的精准脱贫任务。

3、重点举措是:

(一)坚持项目驱动添活力全力抓好争资立项,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等领域,充实和完善一批重大项目纳入随州市、广水市计划;深挖陈巷特色农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资源,发动资源,精准招商,力争“十四五”期间引进项目10个以上,引进到位资金10亿元;对于在建的项目加强督办,抓紧施工,赶超进度,确保完成投资任务。

(二)推动农业升级挖潜力。发展特色产业,走“市场主体+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加强对水稻、中药材、龙虾养殖等农业项目的策划,精准对接市场,扩大种植面积,探索高产技术,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创新经营方式,支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土地流转高质量发展

(三)统筹镇村建设增魅力。以城镇为中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支撑,加快全镇道路骨架、政务新区、工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镇区扩容提质,美丽乡村全面发展,不断提高镇村管理水平,缩小镇村差距,加快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协调发展,构建镇域发展新格局。以寿山太白文化旅游项目为重点加强兴河村建设,以绿色幸福村为重点加强方略村建设,以点带面带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提速。力争到“十四五”末,全镇建成区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超过45%

(四)加快民生改善聚合力。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文化惠民等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推进平安陈巷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困难群体的救助,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做好特殊对象和人群的人文关怀,确保改革红利惠及广大群众。

二、“十”时期重点工作

一、突出调结构、促转型,加快提升经济实力

推动大转型,着力做强工业。始终把投资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力,不惜余力上项目,千方百计争资金,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硬支撑。实施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加速振兴实体经济,鼓励吉达塑胶技改扩能,促进产业链向更高端延伸;支持汉辉金属提质增效,着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引导奶狗面业、吉阳米业、富正米业等粮食加工企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对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定向培育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家,限上商贸企业2。稳步推进园区“僵尸企业”优胜劣汰,腾笼换鸟,提高园区闲置厂房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推动大增效,着力做大新能源产业。按照统一规划、多点建设、有序发展的模式,继续加强与国字头能源巨鳄的合作,深度开发陈巷风光资源,积极抢占新能源发展的制高点。做好国电吉阳山风电、国电投经强地面光伏发电项等项目的运营维护,统筹抓好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做好轭头扶贫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争创全市新能源发展示范镇。

推动大提质,着力做优旅游业。支持寿山田园综合体按照特色农业、 文体产业、康养产业、度假产业、传统商业等五大产业协同推进的目标,重点加快景区建设,力争把寿山打造成全市重点旅游景点之一。统筹推进虎弼冲连氏文化旅游、吉阳山红色文化旅游等景点建设。支持发展星级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新兴旅游项目,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二、突出抓投资、促改革,加快培育发展动能

狠抓招商引资,拓展发展空间。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狠抓产业转型历史机遇,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招商、选派精兵强将挂职招商,经常深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积极参与广交会、深交会等活动,着力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税收贡献大的项目落户园区,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陈巷聚集。力争“十四五”期间引进项目10个以上,到位资金10亿元。

狠抓立项争资,夯实发展底盘。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定海神针”,紧盯国家政策导向、投资方向,重点围绕转型升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领域,做好项目策划、对接包装、储备申报,促进一批项目进入省、随州市、广水市项目库,力争全年立项争资5000万元以上。

狠抓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活力。高度对标机构改革方案,全面实施党政机构改革,切实优化职能、提升效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进一步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全面激发农村活力。

三、突出强产业、促融合,加快实施乡村振兴

发展特色产业,让农业强起来。充分发挥我镇特色农业产业优势,依托仁健食品提升吉阳大蒜和剑杆白菜的种植规模及加工档次,发展以刘店为主吉阳大蒜3000亩,以幸福、陈巷片区为主箭杆白菜1000亩;依托陈巷5家粮食加工收储企业,以梧桐大畈、水寨大畈、高峰大畈为中心,发展两万亩有机稻种植;依托吉旸山耕及个体经营者,以轭头、高峰、水寨为中心,发展稻虾连作5000亩;重点培植仓屋咀、观音万亩油茶基地;打造以兴河为中心的5000亩的桃花、油菜花、荷花观光农业基地。

建设美丽乡村,让农村美起来。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确保污水处理厂项目全线竣工并投入使用,提前完成厕所革命三年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精准灭荒两年2400亩的绿化任务。巩固扩大方略、虎弼冲等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打造平洑路、杨平路、幸福大道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推进融合发展,让农民富起来。以兴河村为模板,大力实施“三乡工程”,拓宽农村投融资渠道,鼓励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与工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走“经济主体+基地+农户”共同发展之路,鼓励农民以就近务工或入股分红等形式,放大产业带动效应。

四、突出强建管、促统筹,加快建设宜居陈巷

加强基础配套,提升集镇功能。推进基础路网建设,推进镇区破损道路的修复和升级加快南环大道绕镇公路的项目申报,解决镇区人车拥堵问题。实施集镇亮化工程,将太阳能路灯向乡村延伸,实现乡村主要路段路灯全覆盖。推进公共服务配套,加速申报建设大型公共停车场1个,新建一个3000㎡的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标准化农贸市场。

加强精细管理,刷新城乡颜值。扎实开展”五清一改”,坚持全域推进、创新推进、持续推进的目标,整治农村环境,丰富乡村内涵,打造文明风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再升级从而实现村容村貌更美、乡村产业更兴、农民生活更富、村风民风更正、组织建设更强、规范管理更好的目标。加强对集镇主要路段、重点区域的精细化管理,持续开展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专项整治,着力维护良好的集镇秩序。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严格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运作模式,压实各级卫生保洁责任;对保洁成效实行“一周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对排名落后的村进行严肃问责。

加强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突出抓好各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确保落实见效。坚持守好“一片蓝天”,抓好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重拳整治施工扬尘、工业废气;守好“一池清水”,认真落实河长制,开展常态化巡查,严厉非法采砂,加强河道垃圾整治,禁止河库投肥养殖;守好“一方净土”,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严格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市场准入,加大监管治理力度。

五、突出惠民生、促和谐,加快改善民生民本

坚持兜底保障,筑牢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高度关注弱势群体,认真落实低保、五保、优抚等救助政策,加强灾害救助、大病救助力度。加强对农村福利院的管理,提高供养水平,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加强对退役军人的服务管理,继续关爱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妇女儿童、移民对象。

坚持普惠共享,筑牢社会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完成村级卫生室改造升级任务。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力争新建农村综合文化广场5个。推进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转型,深入贯彻全面两孩政策,加大孕前检测管理力度。

坚持创新管理,筑牢社会治理体系。深化扫黑除恶专项行动,进一步巩固打击黑恶势力性质犯罪活动的成果。构筑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治安巡逻,实现镇村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大力实施阳光信访,加大对涉军、涉教等重点群体的稳控包保,依法打击“三堵五闹”、非法越级上访和进京上访,切实规范信访秩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要求,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坚决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压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

下一步,陈巷镇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谋划大局,结合陈巷的实际,凝心聚力,振奋精神,高歌猛进,为决胜全面小康而不懈奋斗,为全面开创陈巷镇“十四五”高品质融合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