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第一议题”、专题读书班、学习强国、支部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确保党员干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
二是不断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全力抓好村(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五星”党支部建设,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管理,选优配强“红色头雁”,做到人配其岗、岗配其责,全面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
三是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常态化督查检查机制,定期对重点工作开展督查,重点督查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倒逼党员干部知责明责、守责担责、履责尽责,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履职能力,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筑牢廉政思想防线。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发农村内生动力
一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南部片区现代农谷、“农业+旅游+文化”核心区的目标,加快农业招商步伐,积极引进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多方寻求投资,引导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经营主体合作,因地制宜发展果蔬种植、香稻种植、油茶种植、农机服务等特色产业,积极注册推广地域公共品牌,凝聚多方发展合力,切实发挥带农助农富农作用。
二是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坚决守牢耕地红线、粮食安全底线,稳定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坚决捍卫粮食安全。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水美乡村项目资金对四五湾河陈巷镇区段7.2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对沿河城镇河段、重要支流入河口、崩岸河段进行加固,提高干流河道行洪能力,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三是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围绕市委建设“文旅胜地”的总体目标,深度挖掘李白文化,加大旅游招商力度,推动寿山与月光海融合发展,在寿山沿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为打造寿山文旅产业奠定基础。
(三)持续加强项目建设,聚势赋能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项目谋划。依托全市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行动,结合我镇实际,科学谋划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全力跟进在建和在谈项目,按照“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要求,做好跟踪协调服务,采取“一商一法”、“一企一策”,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最大限度提高服务效能,确保项目早日落地、达产达效。
二是狠抓招商引资。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对接广水市“2542”产业体系和市产业链招商专班,瞄准知名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和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努力实现项目数量、体量、质量新突破。重点跟进预计总投资3亿元的安通林集团广州公司汽车配件生产项目、预计总投资1.2亿元的武汉瑞诚调味食品等重点工业项目,力争早日落地投产见效。
三是加强企业培育。全力做好招引企业跟踪协调服务,重点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开展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积极协调解决用工、资金、物流等环节中的困难问题,保障企业满负荷生产。重点跟踪培育绿樱家居公司,为企业发展壮大做好协调服务,力争2025年完成进规。
(四)深化共同缔造理念,推进“清洁家园”行动
一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分类指导,根据各村地域特征和产业特征,以人民受益为原则,有效对接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宜居村庄建设,做到适地适景,各有形色,避免千篇一律。持续围绕寿山、吉阳山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促进美丽乡村连点成线、串线成片、聚片成面。
二是深化清洁家园行动。持续深化“清洁家园”行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多方筹措资金,常态化开展“五清一改”,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推进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制度化;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自主做好“房前屋后七小事”。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小城镇更新行动,整修集镇雨水管网,争取资金对镇区路面进行修复和提档升级,对集镇平洑大道路段、重点区域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力整治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占道停车等行为,打造环境整洁、经营有序、和谐文明的集镇形象。推进绕镇公路和杨平路提档升级申报立项,争取尽快动工,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指标,不断织密陈巷路网密度,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利用移民后扶、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解决乡村主干道及关键路段的绿化和太阳能路灯照明问题。
(五)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加强民生保障力度。强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高度关注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加大民生投入和社会救助力度,关心关爱低保五保、残疾人、“三留守”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推动总投资1900万元的陈巷卫生院改扩建和新建医养结合项目尽快落实落地,提升医疗保障服务能力。
二是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争取资金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持续关注收入不稳定户、多子女户、残疾人等8类重点人群,日常按照《陈巷镇防返贫监测机制》对通过村级民主评议的户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农户自主申报、村委会摸排、行业部门预警,第一时间对接帮扶政策。
三是全力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政策宣传,持续开展殡葬改革政策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宣传方式,确保殡葬改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完善公墓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墓设施管理维护,提升殡葬服务水平,确保群众享受到便捷、文明、节俭的殡葬服务;加强殡葬行业监管,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六)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全力确保安全稳定
一是紧紧围绕平安建设主线,积极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找准抓手、上下联动、整合资源,坚决筑牢平安建设防线,着力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
二是强化矛盾排查化解,压实重点人员包保责任,定期召开专题党委会和信访维稳研判会,切实把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实做细,上下衔接、形成闭环。规范信访处置程序,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条例》工作要求开展信访处置工作,全面提升信访法制化工作水平。
三是狠抓安全生产,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定期开展“回头看”,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