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应山街道办事处是广水市经济文化中心,国土面积24.3平方公里,下辖14个社区、两个行政村,总人口约10.8万人。其中八一村被列入2019年度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黑虎冲村被列入2019年度创建美丽乡村整治村。应办16个社区、村都在广水市总体规划控制范围内,2017年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广水市应山城区总体规划制定了广水市多肉艺术小镇建设规划,小镇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0.8平方公里,建设周期2年,运营期9年,实施地为黑虎冲、八一村。根据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应山街道办事处将小镇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力度,组织动员多方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及小镇建设工作。根据上级要求,现就应山街道办事处2021年上半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环境卫生方面
今年上半年以来,发动干部群众下沉党员驻地党员3800余人次,先后对我办城乡道路、背街小巷、村湾、河道、塘堰、沟渠进行了20余次集中专项治理,清运各类沉积垃圾、建筑垃圾、废弃物1740余方,清理卫生死角26处,野广告牛皮癣3100余处,整治乱搭乱挂120处,拆除临时搭建的棚子125个,面积1500余平方,配合交警、城管等部门查处乱停乱放210车次,清理了应山河、护城河河道内菜地12处。拆除废弃旱厕36个。对辖区内的部分路段实施了亮化,新安装路灯26盏,投资4万元新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11处,更换和添置环卫垃圾桶620个。
二、多肉艺术小镇方面
广水市多肉艺术小镇于2017年底被纳入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单位,是随州市首个省级特色小镇。近三年来,应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全力以赴推动小镇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一、小镇建设情况
(一)丰富建设内涵
1.提高站位增动力。多肉艺术小镇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发展需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小镇建设,既是政治任务,也是责任担当。我们把该项目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倾心打造广水城市“新客厅”、“新名片”,努力把小镇建设成为效益好、品位高、人气旺的“鄂北明珠”。
2.集思广益优布局。在尊重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力量,先后赴浙江、上海及我省襄阳等地考察特色小镇建设,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邀请规划设计方浙江南方设计院及我市各方代表专题研讨,对小镇规划进行完善,使之更加贴近建设实际,更加符合发展需要。
3.夯实支撑促融合。特色小镇必须要有特色产业支撑。目前,我们已与长江传媒集团、浙江中投集团等大型企业达成初步协议,科学调整优化小镇产业定位,跳出“多肉”谋发展,按照“文旅+康养+多肉”的主攻方向,培育特色产业,既彰显多肉元素,又植入青训体育、民俗康养、园艺园林、休闲旅游等产业体系,着力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新格局。
(二)提升建设水平
1.加快基础建设。目前,我们已投入1亿多元,在小镇内外征地1700多亩,其中可用于出让土地近1000亩,多肉展馆、多肉大道共280亩土地分批次用地征用手续已办理完毕。会同中建国际项目部,克服疫情和汛期影响,抢时间、抢要素、抢进度,努力跑出基础建设“加速度”。总投资1亿多元的多肉大道建设如火如荼,投资1亿元的滨河北路、投资6000万元的一号路建设有序推进、投资3000万元的应山北桥可望在6月份建成通车,投资6000万元的景观带建设已经完成70%以上工程,占地面积21亩的安置工程建设已经启动。自去年10月以来,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将步入“快车道”,呈现出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预计今年可完成货币工程量5亿元以上,景观带年底前可初现雏形,多肉大道今年7月前可基本建成,小镇特色风貌将初步形成。
2.加强产业培育。依托长江传媒、浙江中投等大企业,细化实化“文旅+康养+多肉”产业发展路径,重点打造公共服务、文旅康养、产业功能三大板块,全力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确保产业持续“造血”。公共服务方面,建设具有住宿、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的游客接待中心。文旅康养方面,着力打造集劳动教育、研学旅行、军事拓展等于一体的国家级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产业功能方面,凸显多肉元素,发掘多肉市场,重点在多肉大道两旁以多肉艺术形式,展示广水书法、楹联及山水文化等,开发多肉综合市场;建设面积5000平米的多肉植物展馆,展示世界各地新、奇、特多肉植物,打造营销互动的多肉展示中心。
3.加大支持力度。精心谋划,精细对接,争取省农业农村厅多肉植物种植基地项目资金500万元、省级专项债券资金3000万元。投资1亿元的中西部产业要素承接平台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小流域治理项目正在申报之中。
(三)凝聚建设合力
1.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镇建设,成立了项目建设指挥部,市级主要领导挂帅,下设8个工作专班。市委市政府还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现场办公会,为小镇建设排忧解难。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为小镇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2.联动推进。各工作专班及市直各部门坚持全市“一盘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想方设法为小镇建设出谋划策,倾心尽力为小镇建设“铺路架桥”,奏响了小镇建设大合唱,凝聚了支持小镇建设的强大合力。
3.聚力推进。作为小镇建设的“主战场”,应办以实干体现担当。制订了小镇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倒排工期,细化责任,每项工作明确到人,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把小镇建设抓在手上,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带动了全办干部顽强拼搏,奋勇争先。
二、存在的问题
1.建设压力大。由于受疫情和阴雨天气影响,导致建设进度慢、建设周期长、建设压力大。
2.产业联动不强。特色小镇的核心,在于产业,但特色小镇不是产业园区建设,也不是传统的景区开发。从目前多肉小镇的实际来看,多肉产业受季节、气候、技术等因素影响较大,难以作为小镇支柱性产业。
3.机制有待完善。国家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从机制建设层面看,目前,多肉小镇的运营机制、管理等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