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杨寨镇乡村振兴工作规划实施方案
  • 发布时间:2021-09-28
  • 信息来源:广水市杨寨镇
  • 【字体: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为总抓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规划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农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聚力打造杨寨镇域经济“小老虎”、加快“玲珑小镇”建设步伐,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坚持工业强镇、产业富镇、农业稳镇的发展理念。

二、建设目标

按照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以“一轴、两点、三片、四面”为年度工作支点,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发挥城镇建设带动乡村发展的作用;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上做文章,推进农村经营模式的转变;从“示范村”集中整治入手,拓展绿色乡村生态旅游空间;从挖掘乡土文化入手,建设“圆梦解乡愁”驿站;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实施“红色领头雁”培育工程。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入手,强化“四个不摘”将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形成“契口”无缝对接。多措并举丰富乡村振兴内涵,努力实现产业兴、百业旺、家园美、小镇亮的工作目标。

三、作任

(一)积极对接广水市107国道生态长廊建设项目,打造北从茶林村,南至高山村107国道沿路11个行政村为“轴线”的10公里生态旅游长廊。按照一步一景、一村一特色的设计拓宽绿化带,建设产业园,形成路域风景“珍珠链”。   

(二)积极推进2021年“中心点、示范点”两点建设。一是以丁湾“汝堂春”农耕苑为中心点南向杨田村、杨榨村拓展,北向京桥延伸的“中心点”建设,以点带面集中整治中心湾的人居环境。按照“打造一口景观塘堰,修建一座休闲娱乐文化广场、建造一处小游园、装点一堵文化墙、培植一条绿化带,栽种一片湾子林,建成一个特色产业园”七个一的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重点打造。形成乡村气息浓厚,风格别具,特点鲜明,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景观。二是推进朱新街村“三乡工程”示范点建设。走新型“人民公社”发展之路,开创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引朱新街能人回乡创业,成立“人民公社公司”,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流转土地5000亩,农民以土地入股,村民变股民。沿太杨公路集中连片建设3000亩产业园,实施以公司为经营主体,以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生产主体,以物流车队、劳务合作社、电商平台为服务主体的“三主体联盟”新的经营方式。

三)积极打造工业园区、商贸区、新型社区“三区共建”的玲珑小镇。积极支持工业大项目开工,完善循环经济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争创“随州首强”乡镇,展现虎虎生机。实施商贸区提档升级改造工程,以商贸促物流发展,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电子商务一条街。提升新型社区管理水平,推进居民小区管理智能化建设,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实行小区网格智能化管理。

(四)积极加强镇域“四面口子村”建设。北与广办武胜关接壤的茶林村以项目推进生态整治,建千亩油茶基地和千亩茶叶基地。东与大悟县相邻的东周村发展3000亩红栀子生产加工生产基地。南与孝昌县联通的高山村发展千亩西瓜种植基地。西面与李店镇太平镇隔河相望的杨寨村代畈村陈家河村发展优质稻万亩“粮仓”和千亩蔬菜种植基地。

(五)积极建造北通武胜关南达孝昌小河镇10公里“京桥古道”绿色长廊。挖掘“京桥古道”民间故事和沿途文化,恢复建设既有古代韵味,又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古道驿站,传承历史文化,唤醒人们对家乡的记忆,让在外“贤能”眷恋故乡,向往这片热土。

(六)积极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能人带动能力。以“两委”换届为契机,把一批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的“能人”推选进班子。发挥“领头雁”作用,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将一批对农村农民有情怀的青年进行培养,继续开展“一村多名大学生”培训。储备后背干部。实行村级班子老中青三结合,开展传帮带活动,让“两委”班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中,能创新大胆试,有生机有活力。

(七)积极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建立防返贫防致贫长效机制,稳定结对帮扶队伍,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延续扶贫政策精准到户到人,加强“三落实”监督检查。让脱贫成效成色更深。

四、工作举措

(八)健全组织保障机制。镇党委政府由党委书记跨帅成立一个作战部,实行按照规划图挂牌作战。建立一套班子,由党委书记任总指挥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指挥长、责任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实行专班负责制。签订一个责任状,各村(社区)镇直责任单位负责人,向党委政府鉴定乡村振兴责任目标状,细化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专班包湾的“三级联动”机制。

(九)设立村级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前沿指挥部。把“示范村”、“整治村”项目推进,按照“n个作战单元”进行分工,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工作任务,形成“政府搭台、能人参与、群众唱戏”工作方式,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十)建立行之有效的定期会商和激励机制。镇乡村振兴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逢双月定期召开由党政主职主持的工作安排部署会,每月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会商会,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每季度开展一次督办检查,对履职不力的干部,对照责任清单追责问责到人。每年进行一次“大拉练”,全镇上下展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的力度和亮度。

十一推动乡村移风易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并切实发挥其作用,半年开展一次道德模范评选及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活动,弘扬正气,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正民风民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遏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正之风,祛除讲排场、比阔气等陈规陋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