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关于做好新乡贤摸底登记工作的通知
  • 发布时间:2025-02-19
  • 信息来源:长岭镇菜畈村村民委员会
  • 【字体:

各镇街道

根据省委统战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湖北省新乡贤统战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分层分类、系统推进新乡贤信息库建立工作。在2024年底前,乡贤联谊组织要在(市、区)、乡镇街道实现全覆盖,无遗漏。

为了高质高效完成此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明确范围对象。新乡贤主要指籍贯、工作、亲属等方面与本地有密切关系,品行好、有能力、有影响、有声望、热衷公益事业、热心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士,一般包括民营企业家、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也可纳入。拥有中共党员身份的离退休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鼓励他们关心本地经济社会事务,积极投身基层统战工作,可在政治上享受新乡贤同等待遇,但数量不得超过新乡贤总数的20%。确定新乡贤要突出政治素质高、道德修养好、专业能力强、社会影响

响大、热心公共事务等条件,明确思想政治品德、专业成就、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具体评价标准。各地可结合实际予以细化,但不得过多限制,违背统战工作团结联谊主旋律。

2.规范认定流程。各地要开展新乡贤资源调查摸底,摸清本地和在外的新乡贤资源底数,按照籍贯、行业、专长等进行分类,建立动态管理的新乡贤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晰、数据详实、实时更新。新乡贤的认定采取基层党组织推荐、群众联名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报乡镇街道委进行资格审查并公示确认。探索新乡贤综合评价制度,明确不予列入的负面清单,建立新乡贤淘汰退出机制。

3.建强乡贤组织。支持新乡贤组织在乡镇街道委、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活动,制定完善新乡贤组织章程示范文本,明确政治思想、专业成就、个人品德、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评价标准。按照《湖北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符合社会组织登记条件的,依法依规登记,达不到社会组织登记条件的,做好备案。规范新乡贤组织管理、运行,健全工作规则、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规范乡贤联谊组织名称,倡导在村级成立新乡贤理事会,在乡镇成立新乡贤联谊会,在县级成立新乡贤联合会。乡镇街道知联会、新联会、基层商会等基层统战组织,条件允许的可与乡镇新乡贤理事会合并,内部分条块开展工作,对外统一以新乡贤理事会名义开展工作。新乡贤摸底登记工作完成后,要逐步建立乡贤阵地、发挥乡贤作用、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制度,后期将根据省委统战部全面系统推进的有关要求再作具体安排。请各镇街道委迅速安排部署,指派专人,及时开展本地新乡贤信息摸排、填报工作,工作表填好后报送主要领导审阅签字、加盖公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