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3年广水市秋冬指导意见
  • 发布时间:2023-10-20
  • 信息来源:长岭镇黑虎村村民委员会
  • 【字体:


2023年秋冬播作物生产技术意见

今年我市秋收期间遭遇连续降雨天气,导致部分地区水稻收获推迟,田间积水严重,排水困难,当前秋冬播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为高质量推进秋冬播生产,提升粮油作物单产水平,夯实明年夏粮夏油生产基础,根据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技术意见。

一、小麦

1、选择适宜品种。选择我省或邻近省近年新审定的高产、优质、多抗、适宜我市种植的品种以半冬性偏春性或半冬性品种为主,在适宜播种期范围内适当提早播种。选择包衣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杜绝“白籽下种”。

2、科学施肥。肥料总量控制在每亩纯氮12公斤、磷5公斤、钾5公斤。氮肥分次施用,底肥占60-70%,拔节肥占25-30%,视苗情可在冬前追施10-15%的氮肥;磷肥、钾肥全部作底肥。扩大测土配方肥、高效缓释肥、商品有机肥的应用。

3、提升播种质量。做到“四适”播种(适期适墒适量适深。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揭板翻耕深埋秸秆,播前适时旋耕整地,达到田平土碎。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11月5日,做到墒到不等时,时到不等墒。亩播种量旱地10-12.5公斤、水田15公斤,每亩基本苗18万-20万。机械条播,根据整地质量和土壤墒情,确定播种深度,一般3厘米左右。播后长期干旱,浇水造墒,确保一播全苗,苗齐苗壮。推行机械镇压,选用带有镇压装置的播种机具,压实土壤缝隙,防冻保墒。对播种出苗过早,或因冬前气温过高导致小麦年前旺长、群体过大的田块,要及时采取镇压或化控措施,培育冬前壮苗,防冻防倒。

4、提高沟厢标准。播后及时开好“三沟”。旱地厢宽3.5-4米,水田厢宽2.5-3米。厢沟深25厘米,宽30厘米;腰沟深30厘米,宽35厘米;围沟深35厘米,宽40厘米。推广机械开沟技术,做到沟沟相通,沟直底平,能排能灌,连阴雨前后及时清沟排渍。

5、病虫草及气候灾害防控。化学除草以苗前除草为重点,提高防除效果。病虫害重点防控条锈病、赤霉病、麦蜘蛛、蚜虫,全面推行“一喷三防”。遭遇“倒春寒”,提前及时喷施调节剂。灌浆成熟期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适时抢收。

二、油菜

1.选择优质品种。选择抗冻耐旱、抗倒性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如大地199、中油杂28、中油杂30、华油杂62、T2159、中油杂39、华919等。

2.提升播种质量。种子处理播种前采用新美洲星、噻虫嗪、噻虫胺等拌种,促进油菜速发快长并有效防治苗期病虫害。适期播种9月20日至10月20日为适播期,适播期内尽量早播、匀播、抢墒播种。合理密植。机直播亩用种量300-400克,人工撒播亩用种量400-500克,干旱天气、播期延迟的相应增加用种量,墒情好、用新美洲星拌种等可适当减少播种量,确保每亩有效苗3万株左右。

3.科学施肥。采用“种肥同播、一底一补”施肥法。底肥可选用有质量保证的品牌肥料厂家的油菜专用缓释肥(N-P2O5K2O为25-7-8,有效B含量≥0.15%)或其他相近配方油菜专用肥,优选含Mg、S等中量元素油菜专用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每亩施用40-50公斤。蕾薹初期亩补施尿素2.5-5公斤促进生长和氯化钾3公斤提高抗倒性。

4.化学除草。播种后3天内,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或90%乙草胺乳油60-90毫升进行封闭除草,或出苗后根据杂草类型选用不同除草剂。

5.促壮控旺。对于土壤肥力不高或苗情长势较弱的地块,可在5-7片叶时亩追施尿素3-5公斤+新美洲星100毫升(混合后用人工或无人机撒施),促苗转壮冬至苗偏旺田块,叶面喷施烯效唑控旺,防止早苔早花,减轻冻害影响。大幅度降温前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或每亩用无人机喷施新美洲星100毫升(兑水量1升)防冻。

三、马铃薯

1.选用适宜品种。尽量选用早熟品种中薯5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等早上市、抢高价格。

2.施足底肥。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冬种马铃薯覆膜后不便追肥,则必须一次性施足底肥。在底肥中,农家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一般要求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公斤左右,专用复合肥100公斤(16:13:16或17:6:22)尿素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农家肥和尿素结合耕翻整地施用,与耕层充分混匀。

3.推广深沟高垄全覆膜技术。该技术能够增温、防寒、节水、防渍、抗病、早熟、高产、增效。机械起垄,垄距65~70厘米,垄高35厘米,要求达到壁陡沟窄、沟平、沟直。播种深度约15-20厘米,以防播种过浅出现青皮现象,确保一播全苗,达到“全、齐、匀、壮”的目标,早熟马铃薯每亩密度为5500株左右。

4.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多熟间套种植模式,如“薯+玉米+豆”“薯+玉米+红苕”“薯+药材”马铃薯-玉米-萝卜马铃薯-玉米马铃薯-花生马铃薯-蔬菜等多种新的高产高效模式,提高复种指数,有效提高种植效益,全面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广水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92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