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情村貌
灵山村位于广水市应山城区南部,麻竹高速、南环大道及应刘线穿境而过。国土面积6.7平方公里,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42个自然湾,耕地面积3879亩,户籍人口832户、2868人。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业、乡村旅游和务工经商为主,主要特产作物为稻谷、小麦、桃子、油茶及蔬菜等,畜牧产品有生猪、土鸡和鱼类。
二、党建情况
灵山村总支委员会下设2个支部委员会,共有中共正式党员62名。入党积极分子6人,发展对象1人,村“两委”干部5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支委1名、村委2名。2021年新建1520平方米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并设规范化“六有”标准党员活动室1个。党建工作连续多年被广水开发区党工委授予先进单位。
三、基础设施
自2015年以来,结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全村共修路16.9公里,平整土地1986亩,整修塘堰138口,安装V型槽4000余米,完成机耕路7600米,清理河道500米,修建泵站2个,架桥2处,实施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496盏,改水改厕新建户厕200个、公厕4处,全村全部实现安全饮水、安全住房,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个,新建文化广场2处,按照市人民政府殡葬改革的规定新建公益性公墓1处,村设综治中心1处,雪亮工程安装监控36个。
四、经济发展
2016年引导本村企业家开办集乡村旅游与餐饮文化为一体的灵山生态园;2018年以来招引外地客商科逸卫浴、百纳电器落户本村;2021年9月18日成立乡村合作公司。
1、乡村合作公司在本村十四组、十六组流转土地262亩,由广水市君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发,公司以土地资源占股20%,于2022年4月以前全部平整,并完成了种植黄桃计划。有36户、其中扶贫户11户、76人参与基地务工,每天固定收入100元,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增效,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
2、六组、十组、十二组、十三组、十四组、十五组流转土地1200亩,由个体户黄祖华、张家朋、广水市城郊乡高岗村陈永寿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发种植。该合作公司及个体户也种植优质小麦510亩,下茬种植优质水稻作物,带动270余人参与务工,促进了农民、机械户、村民增收。
3、弃土场倾倒,三组木材堆放,合作公司与承包方签订协议,收取了管理费用9万元,对周边关系、农户矛盾零星树木、森林防火,外环一号路交通安全,路上渣土清扫、都得到有效解决,并解决部分用工增收。
4、七组流转土地460亩,由广水市土生金绿色农业有限公司在协议内进行开发,已种植优质小麦120亩,为当地机械户、农户务工增加了收入。
5、乡村振兴、充分利用资源资源,把工人打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性,项目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发展建设,美化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使当地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充分满足,对促进广水市经济均衡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发展动力。按照项目建议书批复的要求及预算内400万元资金,现已竣工,为当地机械户、农民实现了增收、农村增效。
6、截至目前为止实现经营收入760余万元,1、乡村振兴400万元;2、三组陈家湾公路硬化0.9公里40万元;3、各自然湾安装照明路灯140盏42万元;4、循环路建设全长9.8公里278万元。实现利润62.18万元,实现集体增收、农民增收,为产业有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大力帮助。
五、民间文化
灵山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民间传说众多。灵山村是原骆店乡花坟村、秦湾村合并而成。相传古时候有一位洪姓都督死后葬在此地,因其坟墓修建很大,墓碑雕刻十分精致,上面花朵雕刻栩栩如生非常精美,故而得名花坟。秦湾村因其秦姓为大姓旺族,而取名为秦湾村。灵山的来源是传说很久以前,灵山上有座庙,庙里面有块大石头很神奇,无论是哪家的小孩有病有灾,只要家长到这块石头前去烧香磕头祈祷平安,孩子就会转危为安,当地人口口相传把这块石头称为“灵石”,所在的山也就叫作灵山。2004年花坟、秦湾两村合并后就将灵山作为村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