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1314160/2021-23305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广水市工业基地管理委员会
发文字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1-09-28
编辑
审核
广水孔云云
压实主体责任 努力向下延伸 规范“四个经常” 彰显治理优势
  • 发布时间:2021-09-28
  • 信息来源:广水市工业基地管理委员会
  • 【字体: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党委(党组)要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党要管党的主体责任。这些既是党章赋予各级党委(党组)的权力,又是向各级党委(党组)提出了严格职责要求,还是明确了过错追究追责问责的法纪依据。形成了党的各级党委(党组)自觉扛起全面从严治党大旗,肩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努力向下延伸,压紧压实基层党支部组织责任,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实行党内最广泛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改造,自我革新的可喜局面。

根据党章赋予的基层党支部工作职责和党的各项生活制度要求,必须制度化、规范化提出基层党支部经常性教育、经常性管理、经常性监督、经常性整改四个经常,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组织在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方面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入、最广泛、最有效的作用,才能更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优势。

一、 经常性教育处处课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思想决定正确行动。加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是基层组织一项重要职责,经常性教育是基层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广大基层组织要将经常性教育工作放在心上、提在手中、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

开展经常性教育是一项随时随地、随机随应、随人随事的精准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也是对各级组织年度安排的教育内容的再丰富、再发展和再补充。

经常性教育方法一般为:一是教员队伍优者为师。它是一项让领导当教员,以上教下;老党员当教员,以老教新;优秀党员当教员,以优教劣;新党员当教员,以新教老;形成人人是教员的教学队伍。二是教学对象有错必纠。主要是对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庸懒散软者。三是教育时间见空插针。不安排专门的具体时间,而是贯穿于每一名党员干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休闲之中。四是教育方式灵活多样。一般采取组织谈话,领导批评,党员帮助、同志间交心谈心等方式。五是教育内容拾漏补缺。主要是:党章党纪,国家法律法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每一名党员干部懂得做官、做人、做事道理,悟透人生中的对与错、善与恶、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打牢思想基础,坚守纪律底线,崇尚准则高线。

二、经常性管理就在身旁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对党员干部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可直接反映这个单位或部门的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搞得怎么样,还可以直接看出这个单位或部门的党风、政风、行风、作风如何。当前,少数单位或部门出现了组织管不住党员,领导管不住部属,上级管不住下级的被动局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一是少数单位或部门的关键少数自身存在不忠诚、不廉洁、不勤勉、不公正的问题,以至于出现了对破坏纪律的人和事不管不问、不理不睬、不履职尽责、不担当作为。二是少数党员干部不习惯、不自觉主动接受管理,出现了一管就叫、一摸就跳、一严就闹的现象发生。

开展经常性管理是基层组织对党员干部一项日常管理工作。它是一种让基层组织带着问题导向,围绕党员干部中出现的小言行、小错误、小问题,着手思想早解决、问题早纠正、错误早处理的组织处理方式。

经常性管理的特点为:(一)管理主体上是党的各级组织中重要领导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直接责任者及责任相关者。强化了人人都在组织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二)管理对象上是党组织中的每一名违规违纪党员干部。包含了人人都在纪律中、人人都在约束中。(三)管理内容上是日常每一名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工作干劲、遵纪守法、生活学习、道德品质、勤政廉洁。(四)管理方法上是各级组织主管、领导干部亲管、党员干部互管、个人律已自管。(五)管理艺术上是要求管的有情有义有爱,管得有法有据有章,管的有度有方有节。(六)管理做法上是要求管的严、管的细、管的勤、管的宽。(七)管理效果上对于单位或部门做到管得住人、管得住财、管得住事。体现在党员干部身上就是管得住手、管得住嘴、管得住腿、管得住心、管得住形。如果说经常性教育是一副良方,那么经常性管理就是一服良药,只要广大基层组织有决心、有信心守住了前线,顶住了前沿,把住了前卫;那么经常性管理工作就会真做真做好,真作真作为,真管真管用。

三、经常性监督纲举目张

基层支部职责赋予了对广大党员监督职权。党支部成员大多都生活工作学习在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之中,能直接听到看到察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少数党员干部的反映。党支部开展好经常性监督就是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党要管党的根本和纲领。

(一)运用好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形式开展经常性监督。党支部应当坚持一下生活制度。

1、会议制度。

2、党日制度。

3、党课制度。

4、报告工作制度。

5、民主生活制度。

6、党员汇报制度。

7、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二)运用党内生活准则进行经常性监督。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的若干准则》是为了更好进行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由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的,2016年11月2日发布实行。全文共三大版块:第一版块为序言,第二版块为主体部分,第三版块为结束语。主体内容为12个部分,是全党最高生活准则,基层支部党员概莫能外。

1、坚定理想信念;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3、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4、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5、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6、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7、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

8、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9、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10、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1、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12、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运用法律纪律规定进行经常性监督。

法律是全社会普遍行为规范,纪律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制定的更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不越纪律红线,坚守法律底线,崇尚准则高线。

1、运用法律监督部分

我国法律共分七个类别,共用法律252部,分别为:宪法及相关法(如选举法、组织法)、民事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妇女儿童保护法)、刑法、诉法与非评程序法。

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是对法律的补充。

我国有国务院行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674部,部委规章及规范性文件3928部,地方性法规规章22123部。

2、运用纪律监督部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为三编十一章一百三十三条,其中一编五章四十四条明确了制定条例指导意见、原则和适用范围,违纪与纪律处分,纪律处分运用规则,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其他规定。二编六章八十五条规定了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对违反组织纪律的处分,对违反廉洁纪律行为的处分,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的处分,对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分,对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三编共四条规定了条件解释权施行时间等等。

四、经常性整改把握方向

经常性整改是广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需要。党的基层组织要做好经常性整改工作必须坚持五个相结合。

(一)必须坚持与主体责任相结合。基层组织要把党章赋予对党员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工作做好,必须依靠各级党委 (党组)理解和支持,借势发威,让自身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体责任挺起来,严起来,立起来。

(二)必须坚持与监督责任相结合。纪委是维护党的纪律的专门机关,肩负着执纪、监督、问责的职能,履行着对违纪党员的信访受理、问题初查、立案调查、纪律处分工作,基层组织在日常监督中对于发现有违纪党员,应当及时如实向上级纪委报告,使违纪党员受到纪律的应有处分。

(三)必须坚持与组织生活制度相结合。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保证党员思想汇报、学习教育、日常管理、评议讲评、评先奖惩工作落实。才能把党员干部人人都置于基层组织生活之中,教育管理监督之中,组织处理之中。

(四)必须坚持与四种形态相结合。四种形态体现了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理念。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就是要求基层组织对一般党员出现的小问题、小错误,要尽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组织处理形式,对违纪党员要及时使用纪律的戒尺,决不搞放水养鱼,养虎为患。

(五)必须坚持与人民满意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努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四个全面”是党的奋斗纲领,党的各项政策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只有加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只有加强基层组织“四个经常”,才能有效实现四种形态;只有把人民满意作为标准答案,才能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情民情为之一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