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广水要闻
【数说广水新变化】观音村:增颜值 提气质 富村民
  • 发布日期:2022-10-27
  • 信息来源:
  • 【字体:
打印

观音村花海和通村公路

10月27日,瓜果飘香、霞栖苗圃、鸟唱松岗……徜徉在广水市十里街道观音村神怡生态园内,游客们享受着美好的秋日景致。

观音村曾经是个“空壳村”“穷窝子”,还是个出了名的“上访村”。如今的观音村头顶“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多个荣誉称号,2021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价值评审,“醉美观音”走进现实。

改善人居环境,“颜值”高了

十(十里办事处)蔡(蔡河镇)线穿村而过;配备篮球场、羽毛球场、体育健身器材13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每天清晨、晚上,村民载歌载舞;农村安全饮水管网进村入户,大家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整治后的上熊家口湾

“变化太大了!20年前,观音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山场面积大,交通闭塞,曾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上访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穷。”观音村党支部书记熊永俊介绍。

观音村民宅

20年间,观音村改造水利设施,整修硬化塘堰54口,修建泵站8座,高标准整治农田1200亩,硬化渠道一万多米。2019年,聘请专家对观音村进行整体规划,围绕“一湾一景”思路,先后投资4000万元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打造,按照民国古居、旅游观光、田园采摘风格,完成了周家岭子湾、八臣湾等12个自然湾的整治改造。硬化道路26公里、路面刷黑12公里,基本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家家饮用自来水,污水管网全覆盖,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根本性改善。

整治后的迁移户湾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观音村投资400余万元绿化荒山,村内道路两旁栽种银杏、海棠、桂花等近15000株。拆除废旧猪圈、牛栏等400余处,栽种绿植近30万株,全村绿化率达90%。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行走在美丽如画的观音村,步步有美景、处处皆醉人,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写在笑容里。

农旅融合发展,“财气”来了

“眼前这怡人的景色,前些年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熊永俊说,他带领村民以“一年修整一个湾,一年建设一个基地,一年消灭一个山头,一年引进一个产业”的节奏,将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园村。

黄金梨基地

黄金梨基地

2012年起,观音村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流转山场、田地4000余亩,连片种植月季、樱花、油茶等花卉苗木,发展乡村旅游业。十里桃花、观音花海渐渐形成品牌,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年创收500余万元,吸纳村民就业200余人。

村里颜值、品质提升了,产业规划不能落下。该村开展特色种养,先后发展农民种养殖合作社6个,形成苗木花卉、水产养殖、林果种植、观光农业四大基地,可实现年产值近8000万元,两年后预计产值近1.5亿元。

蓝莓基地

如今的观音村,从春季到秋季,季季有花开;从5月到10月,月月有果尝。观光游客慕名而至,络绎不绝,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各种矛盾随之烟消云散,昔日的“上访村”成为今天的“红旗村”,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

村民彭修运是村里第一个开农家乐的。他曾外出务工多年,但收获不多。“我在电视上看到老百姓开农家乐发家致富的故事,就想着观音村一天比一天美,以后肯定会有人过来游玩。”他说。2012年,他的农家乐开业。绿色有机的食材、优美怡人的环境赢得了游客们的青睐,农家乐生意日渐兴隆,年收入近10万元。

生态甲鱼基地

2021年5月,观音村成立广水市第一家村级合作公司——广水市创新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公司清理村级资产和问题合同,化清11.5万元村级债务;加快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实现1702名村民持股;锚定“农文旅”融合发展目标,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着力打造集现代化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今年9月,广水市举行乡村合作公司擂台赛,观音村乡村合作公司获评四星级乡村合作公司,成功拿下广水乡村合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400万元项目投资支持。

下一步,观音村将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加快培育绿色产业,发展花经济,推动生态旅游、休闲旅行、乡村体验,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继续谱写村美民富新乐章。

(湖北日报客户端 广水频道通讯员张婷、杨甜甜、钱显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