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作物布局、品种结构、病虫基数和天气因素,并结合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2021年我市水稻、棉花、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如下:
一、水稻主要病虫
发生趋势:
1、稻瘟病:中等发生(3级)。
2、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4级)。
3、稻曲病:中等发生(3级)。
4、穗期综合症:中等发生(3级)。
5、二化螟:一代二化螟大发生(5级),二代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4级)。
6、三化螟:一、二代轻发生(2级),三代中等发生(3级)。
7、“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中稻主害代中等发生(3级)。
主要依据:
1、作物布局。水稻品种多、来源杂,携带病菌的可能性大;各品种交叉种植、相互感染,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流行。
2、菌源广泛。上述几种主要病害是我市常发病害,常年中等到中等偏重发生,去年稻瘟病菌源面积5.8万亩、纹枯病菌源面积9万亩、稻曲病菌源面积2万亩,菌源广泛。
3、品种抗性。我市种植水稻品种抗病性差,且我市多为丘陵地区,雾大露重,利于各种水稻病害的发生流行。
4、残虫基数高。据我站调查二化螟冬后残虫基数0-4800头/亩,加权平均1771.81头/亩, 比去年1988.01头低216头;比前年1422头高350头;三化螟冬后残虫基数885.91头/亩,比去年351.2头高534.71头。
4、气候因素:根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预测,鄂东北2021年主汛期(5~9月)降水偏少1-2成,气温略偏高0.5-0.7℃。对水稻螟虫、纹枯病、稻瘟病影响不大,对“两迁”害虫的迁入有一定影响。
二、棉花主要病虫
发生趋势:
1、棉花苗期病害:中等发生(3级)。
2、棉铃虫:主害代中等发生(3级)。
3、斜纹夜蛾:中等偏轻发生(2级)。
4、棉蚜:苗蚜中等偏轻发生,(2级),梅蚜、伏蚜中等发生(3级)。
5、棉盲蝽:中等发生(3级)。
6、棉叶螨:中等发生(3级)。
7、棉枯黄萎病:中等发生(3级)。
主要依据:
1、抗虫棉的推广使棉花施药次数减少,有利于棉盲蝽的发生。
2、棉花与其它经济作物混栽,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
3、棉花苗期病害常年发生,菌源广、菌量大,利于苗期病害发生。
4、棉花常年种植区枯黄萎病病菌广泛,且品种抗性差,利于其发生。
5、气候因素:根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预测,鄂东北2021年主汛期(5~9月)降水偏少1-2成,气温略偏高0.5-0.7℃,对棉花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影响不大。
三、玉米主要病虫
发生趋势:
1、玉米螟:中等发生(3级)。
2、草地贪夜蛾:春玉米偏轻发生(2级),夏玉米中等发生(3级)。
3、条螟:中等偏重发生(4级)。
4、玉米锈病:中等发生(3级)。
主要依据:
1、春、夏播玉米混种,世代重叠,有利于虫害发生。
2、玉米螟、条螟是我市玉米常发重发虫害。
3、品种抗性:我地部分品种抗病性较弱,特别是近年引进的北方品种,在我市病害发生较重。
5、根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预测,鄂东北2021年主汛期(5~9月)降水偏少1-2成,气温略偏高0.5-0.7℃,对害虫发生无不利影响,对病害发生影响不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