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业生态系统与经济林木种植中,蛀干害虫始终是威胁树木健康生长的“心腹大患”。这类害虫主要包括小蠹虫类、吉丁类、天牛类、木蠹象类等,它们凭借独特的钻蛀习性,在树木内部悄然破坏,引发难以估量的损失。
近日,广水市印发《广水市松树钻蛀类害虫系统调查方案》,旨在摸清全市105万亩松林“健康家底”,为科学防控害虫、保护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经济发展筑牢基础。
广水市松林资源丰富,现有松林小班2万多个,以马尾松、湿地松为主要树种,是当地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资源。近年来,松树钻蛀类害虫对松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严重影响生态平衡与林业产业发展。此次调查严格参照湖北省相关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覆盖全域松林,重点涵盖自然保护地、衰弱林分、过熟林、旅游景点等区域。
调查周期自2025年8月至2026年9月,分外业调查与内业整理两阶段。外业调查期间,工作人员将通过地面巡查、诱捕监测、遥感监测等方式,依托“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手机端,按小班采集数据,每年在害虫活动期与危害高峰期后开展2次全面调查;内业整理阶段,将完成技术报告、标本制作,建立害虫数据库与影像库,形成综合分析报告。
此次调查将全面掌握广水市钻蛀类害虫种类、分布、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为后续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对守护广水市松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市林业局 森防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