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社区居民应急救护能力,在突发事件中有效开展自救互救,9月26日,广水市红十字会走进前河社区,开展了一场实用、生动的应急救护培训,将专业急救知识送到居民身边,把安全的“种子”播进基层。
本次培训内容紧贴生活实际,涵盖多种常见突发状况的应对方法。应急救护老师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CPR)的完整操作流程、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正确使用方法、气道异物梗阻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常见外伤的止血、包扎与固定技巧。通过真实案例,讲师重点阐释了“黄金救援4分钟”等关键急救概念,帮助居民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
实操环节中,居民们在老师一对一指导下,借助模拟人认真练习胸外按压的深度与节奏,模拟使用AED设备,并相互配合演练海姆立克急救法和绷带包扎技巧。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大家踊跃参与,积极提问,在动手实践中深化理解、掌握技能。
“如果当时我懂这些急救方法,我弟弟也许还有生还的机会……可惜那时除了干着急,什么也做不了。”参与培训的社区居民汪女士含泪分享,“现在学了这些,我心里有底了,再遇到紧急情况,我一定站出来帮忙,不再做个无助的旁观者。”她的感慨引起不少居民的共鸣。
广水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是红十字会履行人道使命、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实践。此类活动不仅增强了居民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也促进了邻里互助意识的提升,积极推动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文明新风尚。
下一步,市红十字会将继续扩大培训覆盖面,有序推进急救知识进机关、进部队、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持续筑牢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