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水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不断提升民政工作法治化水平,为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保障,全面夯实法治工作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负责我局法治工作的组织、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排专人推进法治工作,形成主要领导全面抓、各股室配合协调抓、专门负责人员具体抓的普法机制。二是加大投入保障。每年将普法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全面保障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序推进。由各股室组建专业普法队伍,以每年各类宣传活动为契机,对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并发放法律法规20余万份,实现日常监督执法和精准普法的有机结合。
(二)加强法治学习,提高民政干部依法履职水平。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学法。严格落实干部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民法典等纳入党组会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今年以来,依托理论学习学法累计10余次。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对法治的带头作用。二是抓好干部职工普法。组织新入职干部职工进行宪法宣誓,每周五利用青年干部学习会开展全体干部集中学习。积极组织参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全局公务员参考率、优秀率实现“双百”。三是建立日常学法机制。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班子定期学习法律知识,党员干部每周学习例会及每月工作例会学习法律。党员干部每年自学法律时间不得少于40个学时,由局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年底对全体干部职工学法情况进行检查,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四是加强民政法治队伍建设。市民政局现有行政执法人员12人,监督人员1人,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对执法人员信息及时进行清理。五是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联合市招商服务中心、市数据局、市统计局、产业发展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检测中心等七个单位,邀请党校老师开展专题党课。
(三)加强普法教育,把法治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一是广泛宣传《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多形式、多角度、多频次宣传宪法和民法典有关规定。充分利用电子屏、线上媒体等方式加强民政政策宣传,与志愿服务活动、工作指导培训相结合,定期赴下沉的武元社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殡葬改革条例》等宣传,引导群众知晓民政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及惠民政策。二是开展殡葬法规宣传。开展殡葬改革政策法规进党校主题班宣讲9期,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印制《殡葬改革政策问答》,张贴至每个村(社区);印制《实施全域火葬通告》1万余份、张贴至网格、楼栋、自然湾。发放《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20余万份,出动宣传车5000余次,利用公交车、出租车显示屏、电视游动字幕滚动播放殡葬改革政策要求。在政府门户网站、云上广水、官方抖音号等平台广泛发布《实施全域火葬通告》,在广水电视台开辟专栏,刊登殡葬改革系列政策和知识问答,利用村(居)民微信群转发实施全域火葬政策要求和随州政策问答小视频20条,从不同角度开展政策宣传解答,全力消除群众疑虑。三是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普法宣传。采取开展政策宣讲会、入户走访、派发《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等方式,宣讲非法社会组织的性质、行为,号召群众自觉抵制非法社会组织、不参与非法社会组织举办的活动。四是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普法宣传。依托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宣传月,开展“六一”儿童节困境儿童入户宣讲活动,通过入户走访的形式,为辖区困境儿童家庭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措施。五是深入开展慈善法宣传。结合“中华慈善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宣传活动,采取在社区张贴海报、派发资料等方式,增进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了解,营造“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的良好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共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慈善月宣传海报等资料2000份。六是实施社会救助政策普法宣传。及时宣传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开展政策讲解活动,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到社会救助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提高了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让广大人民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每年举办流浪乞讨救助“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救助政策,面对乞讨人员正确施救。七是开展老年人权益保护普法宣传。重点开展老年人防诈骗宣传工作,与街道、社区等单位联合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题讲座,结合具体案例教授老年人防骗识骗技巧。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短信等开展防骗识骗技巧宣传。截至目前,共派发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折页200份、海报50张。八是开展民政业务政策宣传。梳理汇总民政政策和各项业务办事流程,统筹编制了《广水市民政局政务服务便民手册》共计39项民政服务事项。涵盖了婚姻登记、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管理等多个民政业务领域,详细介绍了各项业务的申请条件、所需材料、办理程序及咨询电话等信息。印发2000多份发放给乡镇、村(社区)干部,放在便民服务大厅,供群众查看了解,切实增强群众办事便利度,规范业务经办流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四)加强规范履职,把法治思维融入民政全领域。一是严格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对道路命名、规范性文件出台等事项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范、科学、民主、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执行到位。二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联合教育局开展民办非企业学校和幼儿园非营利专项检查,随机对9所学校、13所幼儿园进行检查,规范了民办非企业学校和幼儿园的行为,促进了社会服务机构的健康有序和高质量发展。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广水市辖区内的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开展常规性检查,确保养老机构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健全事中事后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依规及时公开政策及项目信息,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要事项法律层面把关,围绕社会组织、养老机构、殡葬管理等重点领域,制定年度执法计划,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开展清理“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行动。采取“自查自纠+日常监管”双管理渠道,组织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治理行动,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商会降低涉企收费规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治队伍建设需加强。民政业务涉及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管理、婚姻家庭、殡葬管理等多领域,政策性较强,适用的法律法规较多,对执法队伍要求也相应较高。但是目前局内执法力量相对薄弱。
二是执法能力水平需提升。随着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民生领域情况不断产生新情况、新变化,作为执法单位,民政法治队伍既要提高专业素养,还要研究专业法律法规在实际中的运用,掌握方法,把握规律,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
三是法治宣传力度需提高。在法治宣传形式上较为单一,宣传针对性不足,提高群众政策法规知晓度,深入宣传民政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力度还不够大,导致产生个别群众对政策了解不透的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部门系统学法用法。建立健全和完善我局党组、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集体学法制度。加大对开展法律专题讲座及各项执法培训的投入力度,树立“每周一次小培训,每月一次大培训”的目标,通过集体学习或者自学的方式,切实加强全体干部职工对于宪法法律、党章和党规的学习。
(二)进一步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形式。紧紧围绕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的总目标,完善普法工作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研究创新普法活动形式、探索切实可行的创新宣传方式,切切实实地提高普法实效。
(三)进一步完善民政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加强与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部门间协同配合的法治工作机制,共同推进民政领域法治建设。加强对民政法治建设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措施,推动民政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