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小知识
  • 发布时间:2021-05-10
  • 信息来源:广水市市场监管局
  • 【字体:

药是一把双刃剑,用对了可以救人,用错了可以害人,甚至致人于死亡,所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噢!

一、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书上的标识

绝大多数的药品说明书上都印有“慎用”“忌用”“禁用”的事项,不懂医药的人对这三个词一般都不太好理解。这三个词总的是嘱咐吃药的人要注意,不能乱吃。这三个词语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嘱咐的轻重程度却大不相同。

“慎用”提醒服药的人服用本药时要小心谨慎。就是在服用之后,要细心地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有就必须立即停止服用;如没有就可继续使用。所以,“慎用”是告诉你要留神,不是说不能使用。比如利他林对大脑有兴奋作用,高血压、癫痫病人应慎用。

“忌用”,比“慎用”进了一步,已达到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的程度。标明“忌用”的药,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人有个体差异而不能一概而论,故用“忌用”一词以示警告。比如患有白细胞减少症的人要忌用苯唑青霉素钠,因为该药可减少白细胞。

“禁用”,这是对用药的最严厉警告。禁用就是禁止使用。比如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人,就要禁止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二、怎么样识别假药?

(一)包装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够仿制正牌药品的包装,并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假药总会有种种痕迹表现,如包装上较为粗糙、色调较差、套色不佳、字迹模糊、文字说明中常出现错别字等,仔细辨别可见破绽。

(二)气味

一些药品具有特殊的气味,如气味发生改变,有怪味或气味消失等,均应警惕是否假药。 

(三)外表

正品药品颗粒均匀,不易捻碎。假劣药品则颗粒大小不一,易褪色,易捻碎且捻碎后有淀粉样感觉。正品药品中的分散片口服能迅速溶解,假药分散片则溶解速度缓慢。另外,假劣药品在距其所标出的出厂日期不久或在其所标的有效期内,往往发生变色、粘连、松片、裂片、沉淀、发霉、腐败等变化。正规的针剂药品封口光滑,印字清晰,无沉淀混浊物。而假药往往封口粗糙,有毛刺,印字模糊。片剂可以从有无裂痕、黏边、变形、色泽是否光亮、大小是否规则等方面判断。冲剂则以是否结块、发黏来鉴别真假。

(四)期限

经批准合法生产的正规产品应有明确的生产日期、使用年限以及使用限期内某些药品如出现沉淀、变色等情况时的处理。假药往往有生产日期而无使用年限,或有使用期限又无生产日期,甚至有时会两者均无注明。

(五)说明

经批准合法生产的药品,其说明书内容准确,治疗范围限定严格,使用的方法、禁忌、毒副作用等,均有详细说明。宣称包治百病的往往是假药或违法宣传。

(六)文号

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为:国药准(试)字+字母+ 8位数字,字母分别为H、Z、S、 B、T、F、J。H代表化学药,Z代表中成药,F代表药用辅料,S代表生物制品,B代表保健药,T代表体外诊断药品,J代表进口分包装药品,8位数字前第1、2位代表行政区划代码,第3、4位代表换发批准文号之年公元年号的后两位数字,但来源于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仍使用原文号年号的后两位数字,第5、6、7、8位为批准文号的顺序号。

三、非处方药是安全保险药品吗?

非处方药具有下列特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会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为有这些特点,加上某些药品的不适当宣传,给患者的感觉往往是:非处方药可以放心使用,绝对安全,其实,这是安全用药的一大隐患。非处方药虽说安全性较高,但只是相对于处方药而言,非处方药也是药品,同样具有药品的各种属性,因此非处方药并非绝对“保险”,同时,由于非处方药在使用时大多靠患者自己的判断,没有特定的医嘱,所以,在应用时更要多加小心。

四、哪三类药不能用热水服

助消化类。如多酶片、酵母片等,此类药中的酶是活性蛋白质,遇热后即凝固变性而失去应有的催化剂作用。

维生素C。它是水溶性制剂,不稳定,遇热后易还原而失去药效。

止咳糖浆类。止咳药溶解在糖浆里,覆盖在发炎的咽部粘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能减轻粘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而缓解咳嗽。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粘膜稠度,不能生成保护性薄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