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林委员:
你好!“关于加快城区停车场建设,提升城市档次的提案”我们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在应山主城区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各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们获得感、幸福感不断上升。居民生活条件提高,购车人员每年新增6000余台,目前现有的停车位、停车场不能满足需要,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十一和学校上放学等重点时段,人流量、车流量陡增,易造成交通拥堵。
一、前期工作
停车场从宏观上讲,包含客运站、货运站、公交首末站、私家车停车场等等。我市的私家车停车场有公共停车场、小区停车场、机关单位停车场、路边临时停车场4类。近年来,我市在停车场建设上花了心思、想了办法,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通过规划“增”车位。2005年以前,城市规划对停车场、停车位建设不够重视。因此,很多小区,如滨河花园、万景广场等没有配建停车位。2005年以后才将停车位建设纳入规划指标,先是按1:0.7的比例进行配建,现在是1:1,也就是说,现在的商住小区,会为每户预留一个停车位。
二是通过建设“配”车位。应山城区现已建成公共停车场10个,主要分布在“一河两岸”和印台山文化生态园周边。其中,“一河两岸”建成停车场4个、停车位200多个,分别在中医院对门、城投公司旁边、苏堤春晓门前、玉明酒店门前;生态园的北、西、南三个大门共建成停车位446个。另外,在印台广场、黄商各建成停车场1个,可停车80余辆。广水城区建成中心客运站。武胜关城区完成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该处可停车200余辆。另外,在南门交通局小游园、北门阳光小区空闲地上见缝插针建成一些停车场和停车设施,以满足乡镇客车停放和市民停车需要。
三是通过改造“调”车位。永阳大道改造建成停车位300多个。芦兴大道、中山大道通过改造新增一部分停车位。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通过拆迁、整平等方式增建一定数量的停车位。我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9个,为机关单位增加停车位600多个,切实满足了工作人员的停车需求。
四是通过管理“挪”车位。在东大街、东正街、西正街等主街道人行道及广安路、三环路、新建的前进南路前进北路、广办的中山街、武元路等城市道边上划定停车位。这些道路位于城区繁华地段,都是通行性道路,本不宜停车,但由于市民对停车需求极为迫切,而在当地新建停车场很难。为满足市民工作生活需要,“划线停车”是不得已而为之。
二、存在问题
一是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应广中心城区,尽管划出一些停车位,但与市民需求相比,可说是“杯水车薪”。
二是停车场分布极不均衡。新建的停车场主要分布在“一河两岸”、生态公园周边,老城区由于用地紧张、停车设施匮乏,往往“一位难求”。
三是停车位管理有待规范。城区繁华路段虽然划出一些停车位,但被一些临街商户长期占用,流动性差,利用率不高。同时,群众的停车意识有待引导。有些群众宁愿沿路违规停车,也不愿花钱进停车场。
四是城区停车规划尚未编制。城区停车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需要有一个专项规划来统筹建设和管理,统筹新城和旧城,统筹近期和长远,统筹客运站、货运站、公交首末站、私家车停车位建设,便于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但目前,停车场的建设规划尚未启动编制。
三、发展趋势
尽管当前的城市建设已由规模扩张向精细更新转变,但从广水实际看,未来还会呈现以“增长”为主的发展变化。
一是城区人口还将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我市城区常住人口28万余人,只占全市总人口的1/4强,未来的城区人口还会平稳增长,人口增长必然带来车流量的增大。
二是城区车辆还将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有车一族”将会越来越多。据统计,近年来,全市车辆以5000辆/年速度增长,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区。
三是市民对停车场建设的需求还将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从近年来的“两案”办理情况看,关于停车场、停车位建设的议案、提案有增多趋势,倒逼我们下大力气解决停车难题。
四、下步打算
解决“停车难”问题要从规划、建设、管理三方面共同发力,以敬畏之心履职尽责,以为民之心办好惠民之事。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停车场建设。从城市建设历程看,对停车场建设,有一个从无到有、日渐重视过程。当前,停车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要把停车场建设纳入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主动预留土地,加大资金投入,尽量多建停车场、停车位,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的需要。
二是规划上通盘考虑停车场建设。今年我们计划在老城区建设花园路停车楼,建成投入使用后能有效地缓解该片区“停车难”“通行难”交通拥堵等问题。编制城区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采取规划、建设、调剂、盘活等方式,为市民停车提供更多场地和更多选择,让老城区停车不再难,让新城区停车更方便。
三是行动上加快推进停车场建设。在生态新城“四馆三中心”新建地上地下停车场6个,累计可停放车辆700余辆。在老城区通过深挖潜力,可建停车位640个。其中,永阳大道“中行”院内可建90个,老东机厂院内可建290个,老一中院内可建160个。另外,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利用老城区空闲的建设智能停车场,尽最大努力解决“停车难”问题。
目前正在建设的有花园路停车楼,可提供370个停车位,正在进行用地手续办理。
四是管理上积极调剂停车场建设。采取“停车收费”方式解决东大街东正街长期占用车位问题,提高车位的流动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将机关、学校、小区的停车位资源进行整合,通过“错峰”使用,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对生态公园、黄商等地加强管理,让车辆进入停车场,不沿路停靠、乱停乱靠,还路于车、让路于民,让“停车难”与“行车难”问题都得到较好解决。目前我市正着手推动应山城区智慧停车项目建设,根据道路条件科学规范施划停车泊位,并由城管部门实行停车咪表计价收费。
2023年8月15日
主管领导姓名 梅志斌 联系电话 6232342
经办人姓名 张忠武 联系电话 6232342
邮 政 编 码 432700
抄送:市政协工作委员会(2份)、市政府督查室(2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