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市人大议案建议办理总体情况
  • 发布时间:2024-12-31
  • 信息来源:广水市政府督查室
  • 【字体: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交由市政府办理的九届人大次会议议案1件、建议52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作为,抓实抓细工作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议案建议办理总体情况

市政府承办的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均完成与领衔代表的见面、沟通及答复。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47件占88.68%,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6件占11.32%

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办理情况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工业规划引领发展。出台《广水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20242026年)行动方案》确定2542”产业体系奋斗目标,制定了市场主体培育行动、科技创新突破行动、工业投资攻坚行动等“七大行动”以冶金循环、风机制造、智能智造等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市“四大家”领导分别担任六大产业链链长,高位推动,全面构建结构优化、链群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基础得到夯实。高度重视园区建设,近两年已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建设工业园区。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放在首位,统筹推进其他产业,加大对华鑫冶金、三峰透平、双剑风机、毅兴智能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拉动力。支持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深耕行业细分市场。成功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三峰透平申报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已获省经信厅推荐。工业动能不断增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支持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2家,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达4%,完成成果转化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1亿元,全市80家规上工业企业建立创新平台137家。招商引资持续升腾。用好平台招商,搞好胎招商,做实链招商。做好招大引强围绕6大产业链招引龙头、培育龙头,提升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拉动力。深化与国企、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头部企业合作,提高招商水平。服务保障提质升级。加强对上争取力度,申报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040万元,兑现实体经济发展奖励资金1968.44万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四个一”包保、“政好办”、“驻帮办”等工作机制,全环节提升服务质效。

三、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一)持续推动工业经济建设。在园区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结合戈彦龙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杨寨冶金工业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速推进园区建设,杨寨工业园新增园区用地555.98亩,成功申报专项债券资金2.1亿元,园区要素保障加强。杨寨工业园区配套工程建设项目中黄杨线、京猫线建设已完成,其他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华鑫、昱通等公司加大投资力度,产能进一步提升。结合景尧代表提出的《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出台了《广水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奖惩暂行办法》,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推进“一窗通办”“2+3”模式,让企业和群众一件事一次办、一窗办。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全市行政执法免除罚款70余万元,减轻处罚金额620万元。推行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累计为企业精准匹配政策2000余条,兑付资金3915.54万元,惠及企业2667家。建立驻·帮办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400余件。建立健全分层调度模式,深入落实“四个一”企业包保制度,通过工作调度会、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二)持续推动农业高质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结合段功伟代表提出的《关于壮大乡村合作公司的建议》,深入推进乡村合作公司高质量发展,高规格举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暨乡村合作公司高质量发展专家行活动各镇办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主动谋求发展,形成“千亩茶园”、“一块姜”、“一朵菇”等富有特色的新型产业搭建农产品供应链平台,与武汉餐饮业协会、武汉市京膳坊公司签订2亿元的订单合同,将扩大种养面积30000亩,解决2000多人就业。以乡村合作公司为纽带,持续增加农民股金、租金、薪金、酬金和共同缔造“奖金”。

(三)持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养老机构建设为抓手,以镇村两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依托,以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为补充,建设具有广水特色的养联体。结合邓培凤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建议》、熊玲代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水平的建议》,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及时量化调整社会救助标准,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供养标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及时发放护理补贴,提高高龄津贴标准。完善市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中心设施,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已收住失能老年人133人。打造具有多元化服务的日间照料中心,目前已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1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167个,覆盖率分别达72%、48%。落实老年人市内旅游优惠政策,推动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组织参与湖北省中老年人才艺大赛开展“银龄行动”,积极组织老年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东关社区、双桥社区为示范,积极培育前河社区为老年友好型社区。

(四)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完善“生态宜居”为目标,完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结合周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城区停车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冯小萍代表提出的《关于对城区电线网线实施线改的建议》等,2024年推进重点市政项目15个,清水桥一街二街改造工程、前进小游园建设工程已完成,军民路南段建设工程和义阳三路至风之谷区间段道路一期建设已动工对广办城区内损坏路灯及主干道路灯进行全面整修更换和改造升级,完成77个弱电点位的整改。城区新增车位1250个,改造城区道路停车泊位老旧车位2584个,完成了中心城区3834个停车位的划线编码工作。结合梅丽代表提出的《关于以就地城镇化为依托推动我市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全面推进我市就地城镇化政策落实落地,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积极落实《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广水市进一步推进就地城镇化、提升城镇居民生活品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政策实施以来,房源超市接待咨询1万余人,发放房票2597份,完成兑付2189份,销售商品房1245,使用激励凭证购房户占71.9%,补贴资金1.22亿元。

(五)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围绕打造“中华山盟·月光海誓”重要文旅IP品牌,加快农文旅融合创新,致力建设“秀美应山·诗画广水”。结合杜建林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弘扬詹王文化的建议》、段功伟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吴店镇红色文化建设的建议》,持续推进景区建设提档升级,吴店浆溪店红色革命旧址群景区被评定为国3A级旅游景区,桃源生态旅游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价值评审黄土关农文旅小镇积极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打造詹王文旅品牌,“拐子饭烹饪技艺成功申报为湖北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应山箭杆白菜”和“谢家门酿酒”2个项目被评定为随州市级非遗项目助推“美食+”产业融合

(六)持续推进安全责任落实筑牢思想防线,严抓安全监管执法,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结合戈彦龙代表提出的《关于消除城市安全隐患的建议》,及时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扎实做好工贸企业、自建房、燃气、消防、食品药品、地质灾害等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燃气、供排水管道等老化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推进应山城区防洪排涝通道建设项目建设。安装燃气“三件套”2.41万户,整治问题燃气管网17.88千米。镇办全覆盖安装天气盒子和“随州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实时水雨情监测预警,防汛物资物料补充储备到位。结合赵淑英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的建议》,严厉打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非法改装等交通运输违法行为,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启用3个卡口抓拍设备,升级改造24处红绿灯路口,对北门加油站十字路口进行精细化治理。以更大强度整治秩序,严查城区“一盔一带”、乱停乱靠、违法占道、无牌无证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厢式三轮车、电动车专项整治,增加早晚高峰岗、护学岗警力,提升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四项交通指数均同比下降。

四、主要做法

一是压实主责,高效部署推进。着力强化职责,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市长领办、部门主办、专题督办的办理工作机制。逐一明确交办议案建议责任领导、主办单位、会办单位、时间节点、责任股室及办理要求。各主办单位对交办件迅速专题研究,进一步明确责任,及时安排落实。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确保每一个议案建议“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办”。

二是规范程序,加强沟通协商。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机制,严把登记、交办、督办、反馈等工作程序,定期开展办理工作业务培训,及时通报办理工作进展。实行“办前了解意图、办中沟通协商、办后及时回访”的沟通协商机制,主办单位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主会办单位强化联络沟通,共商办理举措,推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更加真实高效,答复意见更加准确全面。

三是狠抓落实,提高办理质效。坚持跟踪问效,力求做到办好一件议案建议、解决一类突出问题、改进一个领域工作、完善一方面制度机制,通过推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促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督查指导,把好时间节点、沟通见面、办理答复、意见反馈“四道关口”,确保能办的加速办,一时难以解决的列出计划,逐步解决,印发2期督查通报。认真落实议案建议办理“回头看”工作,对办理不认真、代表不满意的,及时督促承办单位“二次办理”,最大程度提高办理质量和满意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