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规划
  • 发布时间:2024-12-30
  • 信息来源:广水市司法局
  • 【字体:

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点构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广水存在如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与公共法律服务普惠率要求之间、服务资源有限性与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率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等矛盾。对此采用实地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开展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专项调研,深入全市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4类法律服务机构,司法所和相关单位开展专项调研走访,打牢建设精准公共法律服务的工作基础。结合广水情况,建立清单服务内容机制,发布《广水市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清单》。统筹全市司法行政服务力量,汇聚专业法律服务资源,构建“两中心”(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工业基地优化营商环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联通的主体平台,十七个镇办公共法律服务站为辅助平台的实体平台组织体系,方便群众就近享受法律服务。在市人民法院设立市人民调解中心,充分发挥司法所、人民调解中心和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一线作用,完善一站式纠纷调解机制。全市402个村、社区共聘用人民调解员1257名。村、社区社会矛盾调解中心按照“一区多功能”标准设置,村民共治的模式,实行“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为群众解疑释惑,指点迷津,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依法办事,提高群众法律素养。推行以镇(办)为单位成立法律顾问团,法律顾问服务延伸至村、社区,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为基层组织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提供法律意见、建议,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实现法律风险源头管控,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动员社会力量,组建了由政法系统干警、法律服务人员、离退休干部法律志愿者队伍,在各村(社区)遴选法律明白人1186人,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宣讲法律法规、调解矛盾纠纷。

因势利导,根据行业特点促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在湖北磊落律师事务所联合党支部持续开展“方向、责任、使命”专题实践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律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不负时代使命,创律师行业品牌。引导律师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广水市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法律服务团,采用热线服务、微信交流、在线问答、视频指导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点对点”“一对一”服务,确保有服务需求必有应答。并与工商联合作,对有法律需求的企业开展精准法治体检,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引导律师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认真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打造“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实现线上与线下“双向结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开发线上法律服务项目。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力度,不动产登记业务延伸至公证机构,采用线上“一窗受理”平台,探索形成了“一次申请、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不动产登记与公证协同办理模式。

因类施教,根据法律宣传服务受众特点,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选聘法律专业人才、办案能手组成市普法讲师团,接受各类不同群体的普法“订单”,上门举办“预防青少年犯罪”“道路安全法规与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外出务工维权法律知识”“依法治国背景下的依法行政”等专题讲座30余场次。积极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共同缔造 法治同行”“百名人员进百村‘微普法’”活动,免费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维权帮助。组织各类文艺团体,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文艺演出,通过一系列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使群众“遇事找法”的习惯逐渐养成,缠访闹访越级上访事件逐年下降,受到各级组织一致好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