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应山城区)污水处理工程于2008年批准立项,厂址位于广水市城郊办事处双岗村涂家湾九里河桥桥头(应山河西岸,十长路和沿河路交会处),总征地面积为69593m2。
广水市(应山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位于广水市(应山城区)污水处理厂内,处理规模为5.0万t/d,2019年3月,广水正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拟投资4177.49万元,在现有厂区内建设广水市(应山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增加1座提升泵房、1座生物磁高效沉淀池、1座加氯间、1座接触消毒触池、1座加药间等构筑物及进、出口在线监测室等辅助设施,对现已建成的5.0万t/d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提标升级改造,使出水水质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中的一级A标准。
项目建设期间,时值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爆发,彼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为保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期间的污水处理安全,广水市(应山城区)污水处理厂及时高效、科学有序地落实相关防控工作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保障安全生产,保障污水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厂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封闭管理,疫情期间严禁非生产相关外来人员及车辆入内。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全体人员佩戴口罩上岗,生产一线当班人员工作时还须穿防护服(资源匮乏时用一次性雨衣替代)、佩戴护目镜及防护手套。同时,污水处理厂加强了对设备设施的巡查频率,发现故障及时维修,确保设备设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并有针对性地加强消毒灭菌工作,污水处理后在紫外线消毒基础上增加次氯酸钠消毒,强化灭菌消毒效果,确保出水中粪大肠菌群数指标达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大肠杆菌的防控要求。
疫情期间,厂内人员出勤,员工上下班通行困难,为了保障水厂的正常运行,避免交叉感染风险,厂领导及全体员工经协商决定:采取四名员工驻厂保障生产,一名员工负责对外协调,采购物资;厂内人员驻厂数月。对外由于没有通行车辆,外勤人员更是不畏风险、不辞辛劳每天步行28里路,来回五个小时负责驻厂员工生活物资采购,为厂里正常生产用药剂的供应商车辆办理车辆通行证;由于防疫物资匮乏,厂里迅速采取措施,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一系列物资一是公司自行采购邮寄,另一部分则由集团公司多方采购邮寄下发给公司,保障了员工安全;生产运行上,在保证出水达标的同时,生产用药剂需要与多方供应商联系,然而办理车辆本地通行证审批困难,厂里外勤人员只能多次步行与各方协调;工程方面因疫情影响,外地设备厂家人员不能进入湖北,厂领导多次与厂家协调最终从省内派驻人员进行设备安装,从而保障了工程进度。面对重重困难,水厂全体员工上下一心,保证污水处理的规范运行,及时检查污泥活性,做好水质监测,强化灭菌消毒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了污水处理和灭菌消毒设施的正常运行,从而保障了出水水质的安全、达标排放。
2020年8月5日,广水正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组建了项目验收领导小组,根据《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国家《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暂行办法》等有关规范、标准,以及项目环评报告等文件依据,前往项目现场对本工程进行了环保验收。验收组成员现场实地检查了项目实施情况和环保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该项目环保执行情况的报告,以及施工单位关于项目建设历程和验收检测单位关于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的汇报,审阅并核实了有关资料。
验收组专家认为,项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工程内容和环保设施按环评批复要求进行了建设,项目环保设施满足“三同时”要求,落实了环评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根据验收监测单位提供的检测结果,项目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均达标排放,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要求。最终,项目验收领导小组一致同意广水市(应山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环保验收合格。
参加本次现场验收的单位包括:广水正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湖北景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报告编制单位)、江苏盐城金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此外,还有随州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分局监察大队等单位的专家、领导也参加了项目验收工作。
广水市(应山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投运,将对应山河水质提升和广水市水环境污染治理作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