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各地、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城”建设目标,以改革破瓶颈,以创新增动能,以实干聚合力,在新常态下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了建市30周年。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4.24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44亿元,比上年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54.77亿元,比上年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07.03亿元,比上年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7∶49.2∶34.1,其中第一产业占比比上年降低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0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农业产值46.7亿元,比上年增长5.77%;牧业产值24.6亿元,比上年降低0.66%;林业产值7.1亿元,比上年增长4.13%;渔业产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3.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乡村人口80.47万人,其中男性42.08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47.09万人,乡村从业人数45.28万人。外出从业人员23.18万人,全年外出返乡人数3.03万人。
全市耕地总资源79.03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50.74千公顷。全年粮食作物面积57.09千公顷,其中夏收粮食面积12.33千公顷,秋收作物面积44.76千公顷。粮食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总产量达40.11万吨。其中,夏粮产量3.74万吨;秋粮产量36.37万吨。
生猪出栏67.21万头,生猪存栏39.4万头;牛出栏2.22万头,牛存栏6.36万头;羊出栏16.72万只,羊存栏11.20万只;家禽出笼1117.19万只,家禽存笼1059.12万只;全年水产品产量3.25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5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 43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4%。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07.08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农产品加工产值156.86亿元,比上年下降0.37%。风机、食品等九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35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3%。
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28.84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占GDP的比重达9.2%,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全市入库的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3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2.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2.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1.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工程施工项目达285个,其中5000万以上投资项目142个。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累计完成14.5亿元,同比下降28.1%;第二产业完成87.5亿元,增长33.6%,工业投资占比39.3%;第三产业完成101.1亿元,超过第二产业投资额,增长4.4%。
五、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限额以上完成零售额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0.4%,限额以上占比达到47.6%。
全年完成外贸出口额791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5.9%;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2%;引进资金85.26亿元,比上年增长28.21%。
六、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5.45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烟厂完成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分部门看,税务局完成2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财政局完成3.15亿元,比上年下降17.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7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支出5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财政八项支出34.59亿元,比上年增长7.7%。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6.14亿元,比年初增加35.8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5.23亿元,比年初增加24.69亿元。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5.39亿元,比年初增加18.50亿元。
七、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市学校107所,其中小学69所,普通中学36所,职业高中2所。专任教师总数5540人,其中小学2589人,普通中学2763人。在校学生86402人,其中小学生49265人,普通中学3529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1%。
全年申请专利590项,获省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3项。从事科技活动人数6550人,全年专利授权数112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14%。
全市拥有体育场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剧团1个,剧场1 个,博物馆1个,电影院5个,文化馆2个,文化站16个。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80千册,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22个,其中医院11个,卫生院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21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03人,注册护士1189人。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数3567张。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76.88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岁。
八、生态建设、环境和交通
全市森林面积10638.5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0.21%,中华山自然保护区面积7426公顷,三潭自然保护区面积525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375.44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37.2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02%。垃圾处理站28个,比上年增加21个,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79.85%,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8.5%。污水处理厂2个,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
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8%,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达到9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51%。
全市公路里程4110.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014.3公里。全市年末拥有7条公交线路,拥有公共汽车114辆,拥有出租汽车216辆。
九、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户籍总人口92.06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25‰,出生人口1049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2‰。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20.0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90元,比上年增加2271元,增长8.5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688元,比上年增加1408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5平方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84元,比上年增加1257元,增长8.3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141元,比上年增加921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4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6.28平方米。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7.8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数9490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8440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0.8万人,失业率为4.3%;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98万人,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8.6%。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68人,比上年减少22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143人,比上年增加548人。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33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2700个。
十、能源消耗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0.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22%。其中,工业用电量5.5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2%。2018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161.18万吨标准煤,增长39.67%;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5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上升29.52%。
注:1.本公报中2018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正式数据以《广水市统计年鉴——2018》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等行业统计标准:
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及以上或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法人或视同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