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树牢“项目为王、大项目为王中王”的发展理念,坚持优环境、强基础、招大商,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升温,招商引资成效不断增强。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元至5月招商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5月份,全市新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合同金额245.3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含50亿元以上项目1个、30亿元-50亿元项目2个),合同金额193.9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3.89%(提前达成双过半)。100个项目中制造业类占比达92.31%,亿元项目均为制造业类,占比创多年新高。亿元项目开工11个、开工率57.98%,入库5个、入库率达45.45%,两项指标达到日历进度。
(一)“四大家”领导招商情况。元至5月份,市“四大家”领导率先垂范,带队前往深圳、上海、贵阳、温州等地开展招商考察20余批次;领衔包保的25个重点招商项目中,华仲生物科技、中国港能、新煌再生资源加工、利钢共享特钢、广业高端环保装备、三氟新材料、城市综合体、三利沣光学膜压敏胶等重大产业项目已成功签约、加快推进;盈凯伟业精密刀具、创谱便携式光谱检测仪、EMS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配等项目正在加快跟进、力争尽快签约。其他重点包保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二)镇办开发区招商情况。各镇办开发区扛责上肩,主动上门对接,先后开展“走出去”招商50余批次,着力推动金邦德塑料包装、度佳新型建材、丰硕精密切削工具、逸帆钢模板加工等项目陆续签约,其中应办、武胜关、杨寨、关庙、骆店、蔡河等镇办协议引资完成较高,太平、吴店等镇办协议引资金额落后日历进度。
(三)六大专班及市直部门招商情况。六大招商专班前5个月先后外出考察43批次,邀请意向企业来我市洽谈44批次、重点跟踪对接项目32个。但整体效果不佳,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专班尚未有项目正式签约;其他专班总签约亿元项目不足10个,协议引资不足30亿元,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三分之一,且多是和镇办联合完成。除链上18个链上单位外,其他市直部门参与招商热情不够高,提供相关招商信息较少。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项目开工情况。新签约100个项目中,开工项目62个,项目开工率62.6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开工11个,开工率57.98%。重点开工项目有:投资40亿元的中国港能全产业链,投资5亿元的同一新能源环保燃料项目,投资3亿元的金汇矿热炉节能技改,投资1.67亿元的广彩数字印刷转型升级等项目。分镇办看:签约亿元项目的镇办12个,广办签约4个开工2个,十里签约3个开工2个,武胜关签约3个开工2个,关庙签约2个开工2个,杨寨签约2个开工1个,城郊签约1个开工1个,其余6个镇办的签约项目暂未开工。马坪、长岭、骆店、陈巷、李店、太平等暂没有亿元项目签约。
(二)制造业占比情况。100个项目中,制造业类项目占比达92.31%,占比创多年新高。分镇办看,广办、十里、蔡河等镇办招引项目制造业类占比最高,其他镇制造业类项目招引力度有待加强。
(三)项目入库情况。新签约100个项目中,已办理投资备案52个,实现入库14个;入库过亿元项目5个,入库金额8.58亿元,亿元项目入库率达45.45%。主要项目有:年产3万吨铝型材制品二期建设项目(入库金额1.04亿元),广彩数字印刷转型升级建设项目(入库金额1.67亿元),华鑫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入库金额2.79亿元。项目个数比例虽达到日历进度,但入库金额落后于随县,曾都区。分镇办看,有招商项目入库镇办8个<标点符号(缺少成对>含往年项目),其中入库过亿元项目镇办4个,分别是广办、开发区、杨寨、关庙。
(四)项目“三库”建设情况。为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我们完善了招商项目“三库”管理机制,每月对全市在谈、拟签约、拟开工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度。截至6月初,共梳理全市重点在谈项目30个,意向投资328.3亿元;拟签约重点项目11个,协议引资165.2亿元;拟开工重点项目14个,协议引资237.4亿元。在谈重点项目将及时推送市“四大家”领导跟踪推进,拟签约和拟开工项目已提请市“四大家”领导分别牵头领衔包保,属地镇办和责任单位直接负责,切实提升项目转化率。
(五)省委巡视反馈招商项目质效不高整改情况。自6月5日,接到省委巡视反馈的我市39个签约未开工的项目问题以来,我们认真梳理过去三年招商项目,按照已签约未开工、已开工未投产、已投产未入库、已入库未达效四个方面建立工作台账,对存量项目进行精准调度,已确认27个项目由于市场环境、资金不足等客观原因而流产;其他12个可继续推进项目正实行挂牌督办,确保今年全部开工。
三、2022年—2024年招引工业类项目情况
2022年至2024年全市共新引进工业类项目144个(不含技改和扩建项目),协议引资347.3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7个,协议引资299.76亿元。144个项目中已投产104个,在建11个,整体项目开工率79.86%;已入库100个,整体入库率69.44%;已进规39家,另有23家正在加快培育中。
(一)七个工业主镇办情况。工业项目协议引资最多有:杨寨(58.05亿元)、城郊(51.08亿元)、武胜关(35.79亿元);亿元项目个数较多的有:广办(7个)、杨寨(7个)、开发区(7个);开工率较高的有:应办(100%)、武胜关镇(100%)、杨寨镇(90%),入库率较好的有:应办(100%)、十里(75%)、武胜关镇(75%)、杨寨镇(70%),实现“进规”较多有杨寨(6个)、应办(5个),最少的有:十里(1个)、广办(0个)、开发区(0个)。整体上看,应办、杨寨、武胜关在招引项目投产转化率较好,广办、开发区虽招引项目个数较多,但暂无企业实现“进规”。
(二)其他乡镇项目情况。总体上看,马坪、蔡河、关庙、郝店、李店招引项目规模较大,马坪、李店、太平工业企业培育情况较好,郝店、蔡河镇引项目开工投产转化仍待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招商氛围不够浓。在贯彻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过程中,部分镇办和牵头单位执行不够有力,外出招商考察不够积极,成效不足,特别是广办、李店、太平等落后日历进度较大;六大产业链专班虽外出拜访了一些关联企业,但多数项目都处在前期洽谈阶段,实质性签约不足10个,“大招商”氛围较之去年有所减弱。
二是项目质效不够高。全市招引大项目数量不够,10亿元以上项目数量尚未达到“双过半”要求,“招大引强”理念还未得到有效落实。产业链上项目招引较少,对六大产业延链补链的贡献不够;科创型、新质生产力的项目也过少。且亿元项目多存在“包装项目”“报大建小”等情况,即便开工时算作亿元,后续入库也无法过亿元,整体质效仍需不断提升。
三是要素保障不够优。目前,全市可用工业地块分散,园区土地不能及时做到“标准地”出让,特别是应山城区工业用地保障不足,城南工业园相关地块涉及土地调规等问题需加快推进,目前还有2-3家企业等地开工。由于经济下行,很多企业在项目落地阶段需更多资金支持,我市金融支持尚有不足。受大环境影响,项目投资需要平台提供可租赁厂房,园区的工业用地及配套设施也需不断加强。
四是“项目三率”转化不快。按照随州招商工作目标,我市半年“项目三率”(项目制造业占比、亿元项目开工率、亿元项目入库率)需达到65%、55%、45%以上,但至5月底,全市仅5个项目实现亿元入库,入库资金也落户曾都、随县,不少项目因多种原因难以快速入库,形成不了实物工作量。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紧紧围绕“双过半”工作要求,迎难而上、突围创新,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结硕果。力争上半年完成亿元项目签约不低于35个,协议引资不低于270亿元(全年目标400亿元);实现项目开工不低于18个(开工率达69%),亿元项目入库不低于8个(入库率达72%),确保“项目三率”高于随州平均水平,为全年招商引资工作“满堂红”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要锚定全年目标,持续招大引强。要坚持全员上阵、全员出击,汇聚招大引强的工作合力,力争引进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高质量的项目。要全面落实“一号工程”,坚持“多大领导招多大商”的理念,发挥市级领导领衔带头作用,对包保的25个项目重点调度、及时会商,解决项目落地中的相关问题,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坚决落实“一把手工程”,镇办党主职坚持每月外出一次,市直部门每季度外出一次,按照年初“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要求,以“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求,抓好“走出去”和“请进来”招商工作。各产业链专班要痛定思痛、加压奋进,按照年初目标,务必独立签约一个10亿元以上项目目标,要提升专业化水平,更多频次开展外出招商,不断拓展广水在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要狠抓项目三率,力促开工落地。强化源头把关,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预审机制,由发改、环保、应急、招商等部门组成联合小组第一时间介入来广考察项目,提高项目决策的权威性、科学性,从源头上避免“低质量、空壳型”项目落地。强化项目调度,严格按照“6421”管理时限要求,实行“提醒、预警、标红”机制,确保项目有序签约、开工、投产。强化项目考核,坚持结果导向,落实“周动态、月研判、季晾晒”的常态化考核督办机制,将招商重点列入每季度“四大家”联席会议的重要议程,将“项目三率”作为考核第一指标,以招商实绩衡量干部担当作为,树立“真招商、招大商”发展导向。
三要顺应形势变化,突出招商重点。抓好乡情招商,大力开展“楚商回乡”活动,对各大商会、在外企业家进行摸排整理,完善编制广水籍企业家名录,拓展招商信息来源,持续擦亮“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金字招牌。抓好以商招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作用,持续开展链式招商,重点推动共享特钢、三利沣光学膜等项目加速建设,提升广水产业能级。抓好基金招商,着力推广“招商市场化、政府投行化”的发展理念,正在积极申报5亿元的产投基金。探索以平台公司、中介机构为载体,着力形成“基金+产业+项目”的发展新路径,吸引更多“低空经济、元宇宙、碳中和、智能算力”等“新业态”来广投资。
四要优化营商环境,共育投资洼地。持续擦亮“悦·广水”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精简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服务,把“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全面落实政策激励机制,贯彻落实随州市财金联动支持高质量发展“25条”、广水市工业和商贸业高质量发展“18条”等政策,对重点企业在项目“6421”管理流程并进一步缩短时效的,在每个流程给予“快速达效贡献奖”。推动已开工的翔天科技产业园一期、双剑风机重组及智能化改造、三峰透平智慧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快投产、快达效,为广水“笃进百强”贡献更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