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广水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5号建议的答复
欧阳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广水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耕校地校企合作,为广水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高企培育工程。一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指导企业开展研发经费归集和研发人员队伍建设工作,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二是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三是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全力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工作。四是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日常统计工作,提高对高新技术企业基础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3家。高新技术产值142.4亿元,同比增长10.7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规上企业研究与开发(R&D)经费8.18亿元,同比增长26.8%,研发人员1450人,同比增长42.99%。
(二)深耕校地校企合作。一是开展校地合作。武汉轻工大学党委书记王立兵带队来广水市开展调研暨校地合作签约活动,并与广水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华中师范大学与广水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同缔造与共同富裕研究基地”项目合作。二是开展校地校企“双走进”活动。湖北理工学院科研处处长马学军带领博士服务团一行7人首站赴广水市开展为期3天的技术合作对接活动。博士服务团先后深入到德乐电力、大洋塑胶、港源电气、高韬智电和凯立恒机电等企业生产车间实地调研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与企业研发人员技术交流,重点收集企业技术需求及生产中技术瓶颈。活动中服务团发挥学院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现场确定企业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确定解决方案,确定解决时间,积极为我市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升企业创新创造力。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教授伍新木、王磊一行到我市调研乡村合作公司创建运营情况,为我市乡村合作公司规范化运营发展建言献策。武汉轻工大学赵煦教授到内地与澳门纳米公司开展专家企业行。并进一步加强了与武汉轻工大学在深化柔性引才、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等方面的合作。三是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征集工作。为深入推进校地校企合作,落实广水市与湖北理工学院战略合作协议,收集5家企业需求湖北理工学院本科实习实训人数70名。
(三)实施科技人才建设。一是按照随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人才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组织三峰透平、大洋塑胶、广仁药业、金悦公司和松淳蛋业5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人才工作座谈会。二是做好第十二轮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工作。三是为了深入实施新时代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加强我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合作,帮助省内科技创新主体对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组织我市轻工机械、三峰透平和德乐电力公司3家企业线上参加第21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四是开展院士专家随州行对接活动。积极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组织毅兴智能、轻工机械参加随州市院士专家随州行对接活动。五是积极开展2023年广水市“人才服务月”活动。围绕“才聚广水、共襄未来”主题,开展了人才政策宣传活动、企业人才招聘活动、企业帮扶和人才慰问活动及“院士专家随州行”后续对接工作等一系列人才服务月活动。
(四)突出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开展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工作。组织自然公司、金悦公司、大洋塑胶和双剑风机4家企业完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工作,2家企业评价为良好等次,2家企业评价为合格等次;二是开展科技创新平台路演活动。进一步落实强县工程部署要求,不断探索星创天地建设模式,提升农村科技骨干创新创业实战能力,推动湖北农业农村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三是开展科技创新平台认定和备案工作。引导和推动广水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和创新水平。全面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情况进行走访调研,做好省级、随州市级和广水市级创新平台有序认定和备案。截至目前,申报获批省级工业技术中心2家,随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备案随州市星创天地1家,备案广水市级创新平台16家,全市共有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创新平台137家,其中省级创新平台42家,随州市级创新平台27家,广水市级科技创新平台68家。
(五)致力成果转化工程。一是征集技术需求。为深化与湖北理工学院校地合作,共征集德乐电力、大洋塑胶、港源电气和高韬智电4家企业技术需求8项,积极与湖北理工学院进行对接,借力高校学科资源解决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二是按照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通知》要求,广泛宣传组织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积极申报,经过认真遴选审查,组织湖北大自然农业实业有限公司申报2023年度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三是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施强县工程的决策部署,推荐佰特克公司、金悦公司和内地与澳门纳米3家企业参加技术大赛,金悦公司获大赛三等奖,是随州市参赛企业唯一获奖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共完成成果转化1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2.6亿元。
(六)实施科技特派员建设。一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选派。为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科技特派员运行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增强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共选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118名。二是加强科技特派员管理。出台了《广水市本级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每年按照省、随州市和广水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完成对“三级”科技特派员考核工作。三是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四是助力强县工程集中服务月活动。以“科技活动周”为载体,结合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组织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开展点对点的技术指导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成果推广、农资捐赠等服务,集中为镇办、村组解决一批实际技术问题,着力帮农业实体和农户解决当前发展的急需技术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出台政策文件。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22〕12号)、《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通知》(财库〔2022〕19号)和《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关于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通知》(鄂财采发〔2022〕5号)有关要求,2022年6月对全市各预算单位、市政府采购中心、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通知》,会同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出台了《关于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实施方案》(广财发〔2022〕25号)。
(二)强化培训宣传。一是组织预算单位、市政府采购中心、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学习培训20余次,分别在微信群和湖北省政府采购网上发布文件(https://www.ccgp-hubei.gov.cn/news/202211/news_)。二是在广水市印台广场设点宣传政府采购惠企政策。三是开展政企联席会议。
(三)加大检查力度。随机抽取4家代理机构和12家采购单位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检查,并把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作为检查的重要内容。
(四)实施政府采购专员制度。积极参与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率先推行政府采购专员制度,采购单位选优配强采购专员,明责赋能当好政府采购政策落实的“宣传员”“服务员”“监督员”以政府采购专员的“小切口”,推动营商环境的“大变化”。
(五)继续做好高新产业培育。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定向辅导、政策培训和跟踪服务,全力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工作。力争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复审7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值21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达27%;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达210家。
(六)继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开展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双走进”活动,加大企业与高校互动交流,让高校科研院所智力资源向广水聚集。力争全年我市与1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双走进”活动达15次。
(七)全力做好科技人才建设。做好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创业团队、人才计划、拔尖人才等项目工程建设。加大柔性引进力度,实施好“科技副总”,帮助企业引进急需紧缺高端人才,为广水产业发展聚才引智。力争全年引进高端团队数不少于1个,引进高端人才3名。
(八)全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结合我市创新平台现状,加强对全市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指导和管理,充分调动创新平台服务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创新平台发展水平,多出成果,做出好成果。力争全年备案省级创新平台1家,随州市级创新平台2家,广水市级创新平台10家。
(九)继续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利用好“科创易”服务平台,积极为企业与院校搭建成果转化交流,提供成果转化信息。力争全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2项。加大技术市场交易力度,做好技术交易合同额的认定登记,力争全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5亿元。
(十)加大科技特派员建设。一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结合农业特色产业,选派科技特派员,为广大农户提供全方位保姆式的技术服务,使新品种、新技术顺利进村入户,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力争2024年度选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100名以上。二是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推进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落实省、随州市和广水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方案》,力争2024年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8个,吸纳科技特派员80名。
广水市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2024年9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