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民政局:
按照省民政厅《2020年度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评分细则》通知精神和随州市民政局要求,广水市民政局对标对表细则清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民自治组织能力建设方面
(一)村民自治组织能力建设
1.健全村级组织,按期完成换届选举。在市、镇(街道)、村三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市352个行政村按核定的村级组织人员职数配备村“两委”干部,依法依程序按期完成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无村委会主任缺额三个月以上和委员缺额2名以上情况发生。
2.严肃换届纪律,有力化解矛盾。市“两委”换届领导小组制定了换届方案,成立了信访维稳小组,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社会稳定,没有出现一起赴省信访事件;
3.推行村党组织和村委会主职“一肩挑”,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2018年村“两委”换届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8%。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95%以上。
4.深入开展“访、议、解”活动。村“两委”成员通过“访民情、议民事、解民难”活动,建立了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帮扶联系制度,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党群关系。
5.加强村“两委”成员培训。2018年换届以后市委组织部和民政部门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对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保证城乡社区“两委成员”主职每年参加一次培训,其他成员任期内至少参加一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村“两委”成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6.完成了村自治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换届完成后由镇办统一报送当选主任及村委会成员信息,对村自治组织颁发了纺一社会信用代码证。
7.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在新一届村委会主持下,全市352个行政村全部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共有委员2000余人,村务监督委会主任由不在村委会任职的支部委员担任,监督委员由热心村务、公道正派的村民担任。
8.深入开展扫黑去恶专项斗争。对村“两委”成员候选人实行联审,防止涉黑涉恶人员进入村级组织。逐组逐户对村民进行摸排,普查深挖,建立台帐,无黑恶和宗族势力干扰村级事务。
(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落实
1.建立村务民主管理制度。明确民主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程序,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
2.修订完善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村务监督管理制度。
3.按《湖北省村务公开目录》的规定和要求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事务公开、服务公开。把财务公开做为村务公开的重点,坚持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做到逐笔逐项公开。
4.村中重大事项、重要建设项目,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主动接受村民的参与和监督。
5.规范村务公开的形式。对村委会办公场所设置固定村务公开栏,按村务公开的样式和内容进行村务公开;同时通过广播、“明白纸”、民主听证会等其他形式公开。
6.统一村务公开时间。一般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每月10日前公布上月财务收支情况。
7.遵守村务公开的基本程序。村民委员会提出公开的具体方案,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后,提交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确定,由村民委员会通过村务公开栏、广播、“明白纸”等形式及时公布,并妥善保存村务公开资料。
(三)规范制定(修订)村规民约。
1.加强组织领导。市民政局和镇、街道都成立了修订村规民约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责任。村党组织书记是制定(修订)村规民约的第一责任人。镇、街道成立了工作专班,对村规民约进行审查把关,确保村规民约政治正确,合法合规。按上级的要求,2020年6月我市352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工作。
2.规范修订程序。按省厅文件的要求,严格按程序进行操作,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修订村规民约,形成“我制订、我承诺、我遵守”的自觉行动。
3.坚持价值倡导和问题导向。各村因地制宜,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工作任务来修订村规民约。将村庄规划、垃圾分类、洁美家园、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了村规民约。
4.开展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试点。积分制管理需要一定的财力进行支撑,全市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全面开展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有难度也不切合实际。初步选定应办八一村,十里观音村作为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试点,对积分制管理进行探索。
5.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执行村规民约中主体作用。村务监督委员会要监督村规民约的执行,对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通过评先表模等形式进行典型示范,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通过谈话提醒、教育劝导、通报批评等方式促进村规民约发挥道德教化、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等方面的作用。
二、农村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一)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1、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覆盖情况。
我市留守老人总数为9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留守老人有241人,享受农村低保的留守老人有101人。对留守老人提供的关爱服务活动有上门探视、电话询问、帮助看病和购物、精神慰藉、救助帮扶和临终关怀等,享受提供关爱服务留守老人有6259人次,关爱覆盖率达到100%。2020年,我市骆店镇农村“三留守”服务中心项目已启动,现主体项目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进行配套功能房建设。项目建设后,将为留守老人可免费提供娱乐活动、观看电影、理发、洗浴、休息等,并可提供一些低偿养老服务,比如养老护理、医药保健与养生、日间照料和餐饮等。
2、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正常运转情况。
我市已建成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有154家,其中2020年通过“医养结合,两室联建”改造升级服务试点30家已正常运转。30家试点按照“三室一场一厨”和“八有”的要求全部完成提档升级,有专人负责,场所固定开放时间,实体运营,方便了村级老人的文化活动、娱乐、休息、读书和简单理疗等。我们下一步将根据文件精神和要求,每年提档升级一批并实体化运营,稳扎稳打,不浪费项目资金,并对正常运营的农村互助照料中心进行考核,把考核情况作为拨付运营经费的依据。
(二)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1、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
我市共17个镇办和1个工业园区,每一个镇办的民政办都配备了1名儿童督导员,每一个村、社区都配备了1名儿童主任。2020年8月,由局带领18名儿童督导员参加了随州市举办的儿童督导员暨政策宣讲进村(居)培训会。参会后,各乡镇儿童督导员对各村、社区的儿童主任进行了培训,传达了培训内容和精神,为提高儿童福利工作能力打下了基础。
2、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情况。
各乡镇儿童督导员和村、社区的儿童主任每3个月对农村留守儿童、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进行政策宣传、定期家访、生活帮扶等关心关爱工作,并由村、社区做好关爱服务记录存档。2020年,对全市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梳理检查。通过梳理后,按照“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文件要求对7名符合条件的在校孤儿大学生发放助学金共计7万元,对全市500余名满足临时救助条件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给予临时救助。
3、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档案详实完备。
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共计8371人,其相关数据信息已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档案由各乡镇保管。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信息已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每月新增人员都会及时进行信息录入和审批,档案由市局和乡镇各保管一份,做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落实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与低保对象同步调整生活补助金。截止2020年12月,全市共计63名孤儿(4月起生活费调标,散居孤儿每人每月1260元、集中抚养孤儿每人每月2016元)发放1-12月份生活补助款共计95万元(不含低保补助)。截止到2020年12月,全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共计137人,1-12月份发放生活补助金共计近207万元(不含低保补助),并及时将脱离监护的孤弃儿童纳入机构集中养育。
下一步,广水市民政局将继续按照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部署,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民政职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广水市民政局
2021年3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