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民政局关于对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10-10
  • 信息来源:广水市民政局
  • 【字体:

熊玲等诸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水平的建议”已 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具有 较强的针对性和参考意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加快推进城 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为农村社区老人打造集健康护理、文体娱乐、生活照料等多元化服务为一体的日间照料中心,不断 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目前,全市共有社区57  个,已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1个,覆盖率为71.9%共有行政村 345个,已建农村互助照料中心167个,覆盖率为48.4%。

一、持续推进设施建设

一是明确建设标准。市民政局制定并下发广水市社区日间照 料中心和农村互助照料中心建设标准、日间照料中心活动记录台 账和幸福食堂就餐记录台账,并要求所有社区日间照料中 心均按“四室一厨”标准建设,即日间休息室、文化娱乐室、书 画阅览室、健身康复室和厨房,配齐相应设施设备,满足老年人

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简单康复和助餐提供等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二是推进设施建设。近两年,我市共投入资金815万元,新建或 改造提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3处。目前,我市已有41 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67处农村互助照料中心,在此基础上, 市民政局将继续筹集资金,合理规划布局,进一步提高日间照料 中心覆盖率,确保2025年全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农村 互助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到60%以上。同时,我市组织开展新建住 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清理移交行动,督促新建住宅小区配建 养老服务设施按期移交使用,破解我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场地短缺问题。目前已确定2018年以来规委会上要求配建养老服务设 施新建住宅小区共10家,其中应办东景学府小区已与应办签订 养老服务用房无偿移交协议,正在办理移交手续。三是拓展服务 种类。充分利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场所,通过毗邻社区卫生室建设的方式提供医养结合服务,通过扩展食堂功能建设幸 福食堂的方式对外提供老年助餐服务,进一步增加服务种类、扩 大辐射范围,满足更多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目 前,我市建成12家幸福食堂,后续将依托已建社区日间 照料中心、养老机构、有资质的餐饮企业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 对外提供老年助餐服务,重点服务于失能、失智、高龄、独居四类老年人,兼顾满足其他老年人就餐需求。

二、不断壮大人员力量

一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人员专业水平。为提升我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人员服务水平,今年我市将全市社区日 间照料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的管理及养老服务人员 纳入养老护理技能培训范围,帮助掌握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 各项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置措施,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服务水 平。今年养老护理技能培训于8月份开展,共培训224人。二是 探索公建民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将社区日间照料 中心委托第三方机构运营,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引 入专业服务团队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通过多种方式换取运营方提 供为老服务,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我市广水街 道九皇社区和工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由广水市福祥养老服务有 限公司运营,陈巷镇吴氏祠幸福院由私人承包运营,目前均运营良好。

三、广泛开展宣传推广

一是充分利用线上渠道开展宣传。利用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 开和向媒体投稿等方式,对日间照料中心各项功能、开展的服务 和具备的优势等进行线上宣传,增加群众的了解和认可。二是开展多样化活动吸引老年人参与。组织开展唱歌、跳舞、下象棋等 文体娱乐活动,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开展义诊、理发、 剪指甲、电器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吸引更多老年人加入。三是开展老年助餐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安 全、优质、便利、实惠的餐饮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 优惠的放心餐,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提高老年人对日间照料中心和助餐服务知晓率和认可度。四是以日间照料中心为平台,结 合重阳节等特殊节日,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营造关心关爱 老年人的浓厚氛围。

四、落实落细监管措施

为切实发挥已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市民政局结 合日常实地检查督办情况和各地民政办反馈情况,全面了解分析 我市已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运营情况,先后下发2次 工作通报、1次工作通知,针对各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存 在的覆盖率过低、管理不规范、运营不持续、阵地流失严重等问 题,督促各镇街道建立台账、自查自改,市民政局将不定期 组织抽查。同时,市民政局计划于9月份起,对全市日间照料中 心开展实地考核评估,并根据考评结果,按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1万元、农村互助照料中心0.6万元的标准,为部分运营管理较 好的日间照料中心发放运营补贴;对考核不合格的,督促限期改 正。对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和管理中问题突出拒不整改的地方,将 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责任。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您对我们 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以便今后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