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孝昌县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方案 ——探索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体制机制建设
  • 发布时间:2025-05-14
  • 信息来源:广水市人社局
  • 【字体: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探索新时代新征程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路径与新模式,依据人社部及省人社厅关于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工作的相关部署,广水市以提升区域劳动关系治理能力为目标,持续探索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体制机制建设。经深入研究,决定在广水市与孝昌县两地联合开展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工作。结合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务

(一)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体系

“预防为主、多元化解、精准监管”为目标,推动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保障监察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劳动争议调解员“四员一体”,打造“1+4+N”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体制机制建设。以劳动关系基层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重要抓手,构建“事前预防、事中调解、事后监管仲裁”的全链条治理体系

“1+4+N”机制中,“1”指一个核心统筹,由人社部门牵头,负责整体规划与资源调配,保障工作协同推进。“4”指四类关键岗位协同,劳动关系协调员主动深入企业,提供用工指导、规范劳动合同签订,从源头上预防劳动纠纷;劳动争议调解员在纠纷发生时,第一时间介入调解,以柔性方式化解矛盾;劳动保障监察员则对企业进行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依法依规进行仲裁裁决,确保争议得到公正解决。“N”指多方力量参与,包括总工会、工商联、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企业工会代表、法律专家等多部门力量,共同参与劳动关系治理,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用工环境,从基层层面筑牢劳动关系稳定根基。

(二)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能力培训

构建“广水市—孝昌县劳动关系协调员数据库”,整合两地政策法规、专家信息、典型案例等,实现数据互通、资料共用。联合总工会、工商联等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和企业现状,共同开展劳动法律法规、政策解读、调解技巧、案例分析等专题培训,持续提升队伍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岗位制度

强化岗位责任制度,人社部门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负责人企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参与企业劳动标准和规章制度制订、指导劳动合同管理,督促规范企业依法用工。积极参与企业集体协商,劳动关系矛盾纠纷排查和协商调解,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按职责开展工作,积极做好本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反映本企业劳动关系运行情况,及时报告重大劳动关系矛盾纠纷。

(四)建立跨区域协同联动机制

建立广水市与孝昌县“劳动关系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两地人社部门牵头,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围绕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体制机制建设、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化解、工伤认定等重点议题,建立“议题共商、动态共报、案例共享、难题共解”工作机制。

推动两地相关岗位人员定期沟通,加强信息共享、工作协同和业务指导,形成工作合力。明确各部门职责清单,细化信息互通、案件移送、联合行动等协作流程,推动形成“一盘棋”式区域治理格局。

(五)强化劳动关系协调员履职保障

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员履职期间合法权益。对因履行职责占用工作时间或经单位批准脱产参加培训、考试、等级认定的,所在单位视为正常劳动,不扣减工资福利,并优先保障培训费、差旅费报销。

二、服务功能

(一)深化仲裁联动协作,提升争议化解效能

两地人社部门共同签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合作协议书,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联合开展劳动关系领域专项调研、疑难案例研讨、毗邻案件研判、仲裁员双向交流等活动,联合举办能力提升培训班,共建区域劳动关系专家库,推动协作联动机制切实发挥作用,有效提升劳动争议化解效率和质量。

(二)强化劳动监察协同,筑牢权益保障防线

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核心,严格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搭建两地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用人单位信息、违法案件数据、诚信等级评价、欠薪“黑名单”等信息实时共享,提升执法效能和办案协同度。针对跨区域重大复杂劳动保障违法案件,两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成立联合办案专班,共同开展调查、审理和处罚工作,确保案件得到公正、高效处理,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优化工伤认定协同,服务流程提速增效

成立由两地工伤认定部门骨干力量组成的协同工作专班,制定相互委托工伤调查实施方案。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共同攻克疑难问题,统一工伤认定工作标准,确保工伤认定工作在两地协同高效开展。

(四)基层服务站点融合,延伸区域服务触角

秉持区域协同发展理念,聚焦劳动关系领域,将广水市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的劳动纠纷调解、法律宣传、用工指导等职能融入两1+4+N”劳动关系队伍体制建设工作体系人社部门进一步明确在统筹协调服务站职能延伸和管理中的牵头作用劳动关系协调员在服务站工作基础上,深化对企业和劳动者的日常服务;劳动保障监察员依托服务站掌握的信息,精准开展监察工作;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和调解员利用服务站的前期调解成果和数据,提高仲裁和调解效率。明确各岗位在服务站日常工作中的任务分配

(五)统一合同文本,规范用工管理

广水市与孝昌县两地人社部门联合制定并推广统一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示范文本,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用工实际,明确合同必备条款、权利义务约定及风险防范要点,确保文本既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又贴合两地企业用工需求。通过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深入企业指导文本使用,推动企业规范签订流程,从源头减少因合同条款不规范引发的劳动纠纷,实现两地用工契约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六)共享用工服务,提升治理能力

将《广水市企业用工服务手册》作为两地协同服务企业的重要载体,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公共服务站点同步共享手册内容,涵盖用工登记、社保缴纳、合同管理、纠纷处理等全流程指引。两地企业可随时查询获取,劳动关系协调员在入企服务时同步开展手册解读培训,帮助企业精准掌握用工规范,提升合规管理能力,实现优质服务资源的跨区域高效利用。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5年5月)广水市和孝昌县强化协同联动,将跨区域共建试点工作纳入本地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两地各部门在试点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分工,确保每项任务都有对应的责任主体为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5年6-2025年10月)结合两地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扎实推进各项试点任务。建立健全高效的协调机制,设立专项工作联络专班,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动态工作台账,实时跟踪任务进展情况,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总结经验、优化举措,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5年11月)两地全面梳理试点工作,总结工作成效、提炼经验做法、剖析存在问题,形成完整的总结报告。基于总结和评估结果,针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整改,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协同机制及相关政策制度。  

四、工作保障

成立广水—孝昌县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工作专班,统筹推进试点工作,协调两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广泛宣传、及时挖掘并推广试点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企业和职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活动,切实提高企业依法用工意识和职工维权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广水市孝昌县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工作专班名单

  

  

  

  

  

  

广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 年5月14日


附件

广水孝昌县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

发展改革创新工作专班名单

  

组  长:梁晗鹍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易  卫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方艳军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成  员:孙  鹏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

程莉荔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贵斌  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郑家清  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肖菲娅  市人社局劳动关系股负责人

龙  飞  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党支部书记

李宏均  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

曾  栋  市人社局工伤保险股负责人

蔡丽萍  市人社局政务服务股负责人

  

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程莉荔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日常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