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夏收作物生产情况分析
  • 发布时间:2022-06-07
  • 信息来源:广水市统计局
  • 【字体:

据统计,全市夏收作物种植面积40万亩,其中小麦11.2万亩增0.4万亩,油菜18万亩增1.05万亩,马铃薯1.2万亩、蔬菜2.8万亩均持平。

一、总体生产情况
  1、夏收作物苗情和墒情
  2021年秋播小麦面积11.2万亩,比上年增加0.4万亩,增3.7%。受播种质量和不利天气影响,小麦年前长势稍弱于去年,小麦个体和群体均弱于常年同期,叶龄偏低,个体偏弱,群体偏小,次生根偏少。目前,已处起身拔节期,春节前后的雨雪使土壤墒情较好,弱苗长势好转。总苗数平均约 42.15万/亩,较去年减少0.71万/亩,单株带蘖1.51个,较去年多0.11个。一类苗面积4.19万亩,占37.4%;二类苗面积5.93万亩,占53%;三类苗面积1.08万亩,占9.6%。与去年相比,一类苗低3.3个百分点,二类苗高1.1个百分点,三类苗高2.2个百分点。
  今年油菜面积18万亩,比上年增加1.05万亩,增6.2%。油菜整体长势好于去年,目前已进入蕾薹期,草害、缺肥现象较严重。一类苗面积3.9万亩,占21.7%,单株绿叶数11-12片;二类苗面积9.7万亩,占53.9%,单株绿叶数9-10片;三类苗面积4.7万亩,占24.4%,单株绿叶数8片以下。与去年相比一类苗增加2.5个百分点,二类苗增加4.5个百分点,三类苗下降7个百分点。我市今年油菜种植面积增幅较大,特别是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种植比重增加,而规模化种植耕整、播种、管理均比较粗放,播种时墒情好出苗正常,苗后遭遇10月-11月下旬持续干旱和低温天气,造成油菜苗根系悬空、接触不到土壤缺墒死亡,损苗严重。散户和传统种植大户,因技术管理到位,油菜长势很好,少数田块有早花现象。
  2、春季田管已全面启动
  受去年粮价下跌、农资价格上涨,特别是新冠疫情和整体经济放缓的影响,农民种植投入和种植热情下降,给春季田管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但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尤其对种植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结对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已组织清理小麦油菜沟厢15万多亩,追施小麦拔节肥面积11万亩、油菜腊肥11.5万亩、油菜苔肥16万亩,进行小麦、油菜人工、化学除草面积10.5万亩。
  3、病虫害发生情况
  全市小麦常见病虫害为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麦圆蜘蛛和蚜虫,目前白粉病和纹枯病处初阶段,条锈病还未见病,全市积极广泛开展小麦药剂拌种,面积达11.2万亩,占比91.1%。据2月15日调查,小麦进入拔节期,田间麦圆蜘蛛和蚜虫零星发生,百株虫量均在50头以下,没达到防治标准;小麦条锈病、纹枯病未见病;年前未除草的麦田目前草害较重。油菜蚜虫零星,发生菌核病未见病。马铃薯还没有出苗,预计3月中上旬出苗破膜。大蒜处于苗期,田间紫斑病、叶枯病零星见病。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去年农产品价格,除玉米外,整体呈下滑趋势,农业种植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植积极性受到打击和春季田间管理热情不高。针对当前在田作物苗情,要因苗施策、分类指导,抓好在田作物田间管理,落实好春季田管的各项技术措施。一是清理沟渠,防止渍害;二是加强病虫监测,及时进行小麦纹枯病、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三是抓好追施油菜蕾薹肥和后期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四是抢晴尽早进行化学除草。
  2、草害较重。去年小麦、油菜播种出苗后,遇持续干旱,苗情弱,化学除草不到位,田间草害严重。农业部门要加大农户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强化指导责任,服务好农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