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要求,全面掌握中央财政医保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执行情况,我市对2024年医疗保障与服务能力提升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达到的效果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和总结,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 2024年中央财政下达我市医保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补助资金50万元。无历年结转结余。无省内资金。
(二)2024年医保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补助资金已支出48.38万元,有1.62万元还应支未支。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主要任务由局机关主抓,医保服务中心负责配合落实。完善内控管理和风险防控。医疗保障与服务能力提升资金用于人才培训、办公开支、信息维护、信息报送等,并做到专款专用专账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及保障水平。
(三)2024年医保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补助资金结转结余1.62万元,是由于报账的相关资料还未准备齐全。
二、支出情况分析
(一)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开展村(社区)级医保服务、有网点提供帮办、代办服务的村(社区)覆盖率≥60% ,我市共计402个村、社区,开设医保便民服务点487个,覆盖率达到100%。
短缺药品异常高价和异常配送核查处置情况:处置率达100%。
每年开展药品挂网价格联动次数≥1:根据省医保局和联采办挂网信息调整文件及时组织医疗机构同步调整约60次。
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监测并上报国家医保局≥4:及时上报随州医保局≥4次。
2.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重复参保治理情况:重复参保率(重复参保人数/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0%)低于上年,我市重复参保率低于上年。
医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率:年度指标值≥90%,系统正常运行。
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情况:已经按要求开展调价评估并进行调价,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与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向一致性工作。
集中带量采购落实情况:已完成国家组织集中采购中选产品约定采购量。
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建立实施情况:在限定时限内反馈案源处理情况。
国谈药等相关药品落地及统计监测情况:国谈药品落地数据报送及时率达到100%。
医保目录管理规范性情况:年内未出现违反目录管理政策情况。
3.时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医保信息系统重大安全事件响应时间:年度指标值≤60分钟,医保信息设在省医保局,安全系统达标。
医保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响应时间:年度指标值≤30分钟,医保信息中心设在省医保局,安全系统达标。
4.社会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提升公立医疗机构平台采购药品耗材比例,药品网采率≥85%,高值医用耗材网采率≥75%:已完成。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DIP支付方式改革年初启动运行,全市21家公立医疗机构和24家民营医疗机构纳入改革范围。
基金预警和风险防控能力全年完成值:有所提高。
医保经办服务能力全年完成值:有所提升。
异地就医人员纳入本地同质化管理情况:有所提高。
医保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
招采子系统落地应用情况:能实现交易、采购等核心功能应用。
5.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参保人员对医保服务的满意度年度指标值≥85%,全年完成值≥85%。
整体绩效评价99分。
(二)项目未完成原因分析
2024年医保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补助资金还有1.62万元未支付,是由于报账的相关资料还未准备齐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覆盖与参与程度
职工参与统筹面较小,社会化程度不高。这导致医保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用,部分群体无法充分享受到医保带来的保障。
2.医保价格与药品价格管理
医保用药价格偏高,这不仅增加了参保职工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导致医保资金的浪费。同时,医院药品价格和市场药品价格存在混乱现象,难以保障参保职工的合法利益,也影响了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制度衔接与配套改革
相关制度改革衔接配套程度不够。医保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等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诸多不便和漏洞。这既影响了医保制度的实施效果,也制约了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1.扩大制度覆盖与提高参与程度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参保政策等方式,鼓励更多职工参与医保统筹,提高医保制度的社会化程度。
2.加强医保价格与药品价格管理
加强对医保用药价格的监管,制定合理的价格标准,确保医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同时,加强对医院药品价格和市场药品价格的监管,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
3.完善制度衔接与配套改革
加强医保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等的衔接和协调,确保各项制度之间的互补性和协同性。同时,积极推进配套改革,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供应体制改革等,为医保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四、经验做法和意见建议
(一)经验做法
1.完善经办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可及性。我局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健全市、镇(办)、村(社区)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在全市18个镇(办),402个行政村全覆盖建立医保窗口,打造了21个定点医院便民服务点,85个村(社区)卫生室(站),统一了服务点(室)标牌、5项上墙制度、桌牌、工作人员挂牌、资料架、便民箱等,实现全市有机构、镇镇有窗口、村村有人员。
2.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不断提高医保服务水平,坚持“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原则,全力打造“一网通办”“掌上办理”服务,让群众借助支付宝、微信小程序、“鄂汇办”APP、公众号、医保服务热线等渠道查询和办理医保业务,实现办事环节精简和流程再造,方便群众“数据跑路”。
3.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我局通过开展医保政策宣讲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农户家中详细解读医保政策、利用楚税通APP现场帮助村民完成城乡居民医保的缴纳等方式,确保医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同时,加强医保政策的宣传引导工作,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保率
(二)意见建议
1.提升医保信息化水平
加强医保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医保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可以方便参保人员查询和使用医保信息,同时也能提高医保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加强医保政策宣传和培训
通过加强医保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参保人员对医保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医保待遇,同时也能减少因对政策不了解而产生的纠纷和误解。
3.完善医保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的医保监管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员的监管,防止医保资金的滥用和浪费,确保医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