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0 日在广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上
广水市财政局局长 李全国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作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政府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盘活用好财政存量资金;积极实施新《预算法》,推行全口径政府预算,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科技、农业、医疗、就业、文化等民生投入;依法公开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二、2015年政府预算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综合考虑了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广水经济增速的因素。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广水市财政收入经过多年的高位增长后,目前的增速也呈下降态势。二是考虑了政策性支出逐年增多的因素。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各种增支政策,财政刚性支出逐年增长,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三是考虑了财政收支平衡的因素。为了确保“工资、运转、偿债”对财政资金的需求,市政府通过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建立一般公共预算跨年度平衡机制等措施,以保证年度财政收支综合平衡。
按照广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市政府《关于广水市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和2015年财政工作初步设想的报告》,结合广水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现提请审议的广水市2015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101,262万元,同比增长16%。分部门情况是:国税16,532万元,同比增长10%;地税58,357万元,同比增长16.8%;财政26,373万元,同比增长18.1%。
2015年本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241,764万元,比上年本级公共财政决算支出增加26,000万元,增长12.05%。其中:加大民生支出21,723万元,占新增支出的83.6%;到期债务还本付息增加支出2,391万元,占新增支出的9.2%;支持改革发展增加支出830万元,占新增支出的3.2%;政府决策决定和部门单位改革需求增加支出1,051万元,占新增支出的4.0%。
分项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814万元,比上年本级公共财政决算支出增长11.18%(下同);公共安全支出14,962万元,增长11.14%;教育支出62,377万元,增长12.64%;科学技术支出3,455万元, 增长10.2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467万元, 增长11.2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419万元,增长13.3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4,924万元, 增长13.67%;节能环保支出952万元,增长11.74%;城乡社区支出3,745万元, 增长10.31%;农林水支出24,779万元,增长11.22%;交通运输支出4,092万元,增长10.8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201万元,增长11.10%;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48万元,增长10.04%;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3,489万元,增长11.15%;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211万元,增长10.31%;其他支出4,329万元。
全年公共财政收支预计平衡情况:财力性收入263,915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26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49,65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000万元。公共财政支出263,915万元。其中:本级支出241,76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046万元,政府债券转贷支出4,105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按照财政部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11项政府性基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涉及广水市的有7项,具体包括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地方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基金和教育资金、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今年,市政府将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应统筹使用的资金列入一般公共预算,加强收支统管。
按照调整后的政府性基金项目,201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68,848万元。主要项目是:散装水泥专项资金6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150万元,政府住房基金1,8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8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4,19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8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48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为68,848万元。主要项目是: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8,590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10万元,其他支出48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广水市国有企业改制较早,存量国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差。2015年,全市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国有企业共8家。实际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为2万元,其中利润收入2万元。安排支出2万元,主要用于商业服务业支出。当年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3,173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3,425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54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1,304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461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95万元,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19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收入32,948万元。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9,796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7,55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39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9,507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322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85万元,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851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2,340万元。
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37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98,139万元。
(五)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的通知》(财预[2014]351号)等文件规定,市政府对2013年6月份省审计厅审计认定的存量债务、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政府性增量债务、2014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等债务进行了清理甄别。
1、2013年审计认定债务情况
2013年,省审计厅认定我市截止2013年6月底的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23,937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85,959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46,546万元,政府负有救助责任的债务67,491万元,粮食、供销政策性挂账23,941万元。
2、2014年债务变动情况
截止2014年底,我市政府性债务余额为334,766万元,与审计认定的债务比较,增加了110,829万元。其中:新增债务172,445万元,偿还债务61,616万元。
3、政府性债务甄别情况
2015年,市财政局对我市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一类债务进行了清理甄别。甄别结果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为189,99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83,912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06,078万元。通过对政府性债务进行清理甄别,为统一将一般债务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专项债务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2015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
2015年,全市财税工作形势更为严峻,地方公共财政面临收入增速下降和刚性支出政策密集出台的双重压力,财政收支平衡异常困难。
(一)组织财政收入面临的困难
一是烟厂税收增速下降。2012年至2014年,广水烟厂增值税增速分别为33%、3.38%、8%,烟厂税收增速下降,导致烟厂税收收入减少;2015年,按广水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6%的增速测算,烟厂税收增速8%的差额部分,要通过其他税收来填补,更加重了地方组织收入的难度。另外,从今年开始,烟厂税收由武汉市国税局划转改为省国税局划转,协商调度烟厂税收的方式不再可行,并且广水市去年提前划转的烟厂税收要在今年消化,给今年组织财政收入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二是工业税收持续下滑。剔除烟厂因素,全市主要企业税收三年持续下降,2012年至2014年,同比下降分别为3.3%、 19.2%、23.2%,下降的幅度呈逐年扩大趋势,今年工业企业税收尚无新的增长点,形势更为严峻。
三是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导致收入减少。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从2014年11月1日起,个体工商户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到3万元/月,预计全年减少收入600万元;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年应纳所得税额从10万元以内提高到20万元以内,并按20%的税率征缴,预计全年减少收入220万元;国家对交通运输业、现化服务业、广播、电视、邮政业、生活性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实行“营改增”政策全覆盖,“营改增”后大部分企业税负降低,将直接减少地方税收收入。
四是执行政策规定导致收入空间变小。按照国发【2014】62号文件规定,过去通过即征即返、总部经济等形式组织财政收入的做法已明令禁止,这部分收入基数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来弥补。
(二)保障财政刚性支出面临的压力
一是落实公务员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的支出压力。继续执行调整公务员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每年地方公共财政需增加支出1.62亿元,省级财政通过增加工资性转移支付、地方财政通过压缩公用经费等措施,筹集资金总量仅为5,800万元,资金缺口1.04亿元。
二是落实国家工资制度改革政策的支出压力。从2014年10月1日起,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调整政策正式执行,并在县以下实行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度,市级财政将新增支出9,000万元。
三是部分支出安排与实际支出需求差距较大。农村土地确权、地理国情普查、地名普查、农村土地“两权”登记经费等,预计共需资金3300万元,但预算安排资金只有600万元,与实际支出差距很大。实验二小建设、交通建设资金地方配套等,只能通过调度资金的方式进行解决,以后再逐步消化。
四、保障预算执行的工作措施
面对严峻的财税工作形势和艰巨的工作任务,2015年,全市财税部门将努力担当、强化措施,打好攻坚克难的“硬仗”。
(一)努力完成财政收入的“硬指标”
一是抓财源培植。统筹使用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加强银企对接和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今年新增规模企业25家,新增税收过100万的企业5家。同时加大对存量企业、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想方设法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抓项目投资。统筹规划新能源建设项目,加快武胜关、中华山、花山风电及关庙、太平、李店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完成投资40亿元,新增装机40万千瓦,努力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三是抓税费征管。在转变工作方式、注重支出监管的同时,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对小产权房、城镇房屋租赁、个人所得税等税收进行清理;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税,建立涉税部门间信息共享、对接和反馈机制,实现税收信息交流制度化、规范化;加大非税收入征收力度,认真落实建设收费“一表制”制度、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房租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目标顺利实现。
(二)努力达到财税改革目标的“硬要求”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严格执行新《预算法》,推动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增强政府预算的统筹力和执行力。依法编制、审批、公开、执行部门预算,加强镇级政府预算编制的培训指导,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逐步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的预算单位和财政性资金,并强化评价结果运用。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按照“明确主体、分清责任、简化程序、提高效益,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的原则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逐步实现以预算单位支付为主、财政部门动态监控的管理模式。三是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贯彻落实新《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健全政府集中采购监管机构与执行机构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完善政府采购审批程序、权限和采购方式,扩大集中采购规模,推进采购信息公开。四是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推进重点税源“集中”管理、一般税源“行业”管理、小型税源“属地”管理、特定事项“集约”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全面提升税收征管水平。
(三)严格执行财税法规的“硬规定”
一是开展税收优惠政策清理。认真清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深入分析国务院62号文件对广水市招商环境、组织收入等带来的影响,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二是严格财政资金对外借款。严禁新增财政对外借款,因特殊情况需财政对外借款的,在履行严格的报批手续后,必须建立健全借款回收保证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防范财政风险。三是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严格按照《广水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实行限额控制和分类管理,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类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的财税改革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全市财税部门将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振奋精神,奋勇拼搏,努力完成全年各项财税工作任务,为广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