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 发布时间:2022-01-06
  • 信息来源:广水市发改局
  • 【字体:

广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十二五时期是广水市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型市场化进程,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现提出广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成功应对了雨雪冰冻等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市经济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是改革开放以来广水发展最好最快、社会民生改善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

1、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初步预计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6.5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000元。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取得长足的发展,第二、三产业比重较2005年提高4个和2.5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企业达家,比十五末期增加家,2010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44.8亿元,是十五末期的3.13,形成了风机制造、医药化工、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农业增加值达29.8亿元,年均增长10.58%,食用菌、大蒜、牲猪、小龙虾养殖等特种养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3家。服务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3.62亿元,年均增长18.5%;交通、邮电、通信等传统服务业不断巩固,超市、物流连锁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后劲明显提高,一般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2745亿元,年均增长15.2 %

2、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教育体系日趋完备。普九债务全部化解,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被纳入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被评为全省教育先进市。公共文化服务健康发展,建成了一批有影响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被评为全国中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成功战胜了禽流感疫情,公共卫生体系和综合减灾应急处理机制逐步健全,被评为全省卫生城市。

3、城乡基础实现新提升。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通过评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省率先获批,二次土地调查基本完成。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建设骨架拉开,新增面积7.5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1倍,应山城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相继竣工投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改扩建各类公路里程2500多公里,是十五时期的2.2倍,城乡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加强。许家冲、黑洞湾、霞家河水库除险加固、黑花灌区节水改造、高产农田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和沼气能源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实施,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4、生态建设有了新进展。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达180吨;新建垃圾处理场一座,日处理能力达3万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分别完成十一五下达任务的100%十一五期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全市完成退耕还林8万亩,荒山造林1.2万亩,植树造林19万亩,封山育林2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 %,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

5、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启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投融资体制、政府机构改革及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不断推进。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全面掀起对接大武汉活动,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成员。

6、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3%以内的最低水平。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分别达到13790元、5680元,五年年均增长15.6 %13.6 %。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7.6亿元,年均增长18.7%,是十五”末期2.36倍。服务性消费比重大幅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向更富裕的小康迈进。

十一五规划的完成,实现了广水发展的新跨越,为建设县域经济强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

(二)十一五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时期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工业经济面临着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双重压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发展不快,产品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落后于经济增长。服务业档次不高,亟需突破。二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农业农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仍很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压缩了农民增收空间,农村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水平依然较低。三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工业过于依赖冶炼、造纸、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行业做大做强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转变离建立效能政府的目标还存在差距。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尚未形成,承包土地经营权分割细碎、生产效率不高的格局变化不大。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要素价格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财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改革的任务还很重。五是民生保障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以及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事业发展与城乡人民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和谐广水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科研投入不足,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外向度不高,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不大等问题,都是制约广水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亟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三)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广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加速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期、城乡统筹发展的互动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期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期。未来五年广水将面临诸多发展机遇。

1、宏观经济层面的机遇。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开始进入复苏和逐步上升阶段,新一轮经济扩张、科技创新、产业和资本转移将进一步扩大我市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在扩内需政策的刺激下,将率先走出经济危机阴影,伴随着经济结构全方位调整,我国经济将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2、政策环境层面的机遇。一是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带来的机遇。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将激活国内市场总需求,广水作为以内生型经济为主体的中部城市,有望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二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将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我市争取国家重点产业布局及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区域发展。三是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带来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正在逐步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加快两圈一带发展。广水作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和鄂西生态文化圈成员双重身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四是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带来的机遇。中央提出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升传统产业。同时,为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中央今后10年每年将增加300亿美元的减排投资,这为我市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了机遇。五是国际国内产业资本加速转移带来的机遇。后危机时期,全球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的时代,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国际国内将会出现新一轮的产业和资本转移,我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产业基础完备,有利于承接国际、国内资本转移。

3、广水自身层面的机遇。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5倍,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优质农产品比重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招商引资总量较大,势头良好,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广水加速经济规模扩张,优化产业结构,蓄积了力量。可以说,十二五广水将步入新一轮快速发展上升周期。

二、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十二五时期广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广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突出工业强市、农业稳市、三产活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地位,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质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奋力建设县域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和山水旅游城市。

(二)十二五时期广水发展的指导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内生与外生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关系,兼顾全面与重点、需要和可能。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改革试验优势,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坚持集成发展。进一步推进产业集成,发展产业集群和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板块;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资源要素集成;加强战略和政策集成。

——坚持绿色发展。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坚持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贯彻于经济发展的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十二五广水发展目标

综合分析未来五年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初步考虑,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和随州市平均水平。

1、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地方生产总值GDP达到 273 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38 亿元、142.5亿元和92.5 亿元,年均增长5%18%16.2%;财政总收入超 17 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736亿元,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4亿元,年均增长18%,五年累计投资达9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2770 万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外贸出口达到 8850 万美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6亿元,年均增长15%

2、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提升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5.9%和32.14%,比十一五末提高6.3个和1.8个百分点;农业多种经营比重由 : 调整到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 %左右;2015R&D经费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的2.5%以上;城镇化进程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1%以上。

3、社会发展目标:以农村为重点的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各类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到2015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15岁以上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10.9年,职业教育结构合理,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到2015年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8%以上。

4、人民生活目标: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7.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力争超过人均40平方米;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74.5岁提高到76岁。

5、公共服务目标:2015年,全市总人口达到 96.5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4000人,五年累计增加城镇就业万2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每年不低于  万人,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不低于万人。建立基本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建立比较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城市安全运行体系。基本完成城中村整治,形成一批和谐社区与和谐村镇。城乡居民法治化水平和市民素质明显提高。

6、资源与环境建设目标: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目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万元GDP综合能耗力争五年下降15%以上,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综合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市主要湖泊水质力争达到国家Ⅰ类标准水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

三、策应两圈一带战略,推进广水跨越发展

十二五时期,省政府提出以长江经济带动为主轴,两圈联动,覆盖全省的总体战略布局,广水作为一个内生型的县级市,只有积极融入全省战略布局,抓住政策机遇,谋求最大利益,才能赢得率先发展。

(一)发展战略重点

1、建设风机制造基地。发挥风机制造业的品牌和市场优势,加快资源整合,培植骨干企业,提升竞争优势,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将广水市建成全国知名的风机城

2、建设医药化工基地。推进医药行业的联合重组,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化工行业的技改扩能,鼓励企业组建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产业竞争力,将广水打造成中南地区重要的医药化工基地。

3、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以食用菌和优质蒜、稻、优质蔬菜、优良畜禽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初步建成鄂北地区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

4、建设山水旅游城市。挖掘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加强重点文物古迹的修复、保护和开发,加快中华山、大贵寺、徐家河等景点建设,注重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把广水建设成华中地区重要的综合性旅游区。

(二)落实两圈一带战略

1、以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为重点,策应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

按照产业集聚、项目集中、开发集约的思路,切实增强园区承载功能,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为建设县域经济强市,培育增长极。到十二五”末期,三大园区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实现增加值80亿元。

1)打造三个百亿元工业园区。第一,打造十大工业园区。以清水桥工业小区、杜家湾工业小区、城南工业小区为载体,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严格执行控详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打通园区道路,拉开园区骨架,完善配套设施,探索园区市场化建设模式,加快产业园、创业园建设,重点发展风机制造、医药化工、服装加工等产业,引导企业扎堆落户,集群发展,确保5年内园区落户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突破20个,实现产值100亿元。第二,打造开发区工业园区。立足广水办事处和武胜关镇工业基础,放大产业优势,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规划造纸工业园、温州工业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造纸包装、食品加工、风机制造等产业,引导一批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创汇企业落户园区,做强广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抓好新火车站广场,中百仓储、广驼线建设,致力打造现代物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到十二五”末期,力争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第三,打造杨寨冶金工业园区。高标准编制园区控制性详规,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着力解决供水、供电、路网、物流等突出问题,加快配套建设,增强承载功能。围绕发展重化工业,高税产业,重点支持华鑫冶金、鼎盛冶炼、金汇公司等企业技改扩能,加快引进福清冶金机械制造、长乐轴承制造、长治冶金机械加工、广东保健食品加工等项目,推动项目集中落户,打造冶金铸造产业集群,力争5年内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实现产值100亿元。

2)打造两个百亿元工业产业。围绕风机制造、医药化工两大百亿产业,修订风机制造、医药化工产业规划,完善扶持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引进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加快湖北省风机厂、双剑风机、天桥风机等企业技改扩能,抓好通用风机、海纳电气、东方机电等项目建设,促进风机制造产业快速扩张,提档升级,积极争创国家风机名城。鼓励鄂北制药、广仁药业、双雄催化、双剑催化、三江固德等企业技改扩能,促进强人药业、富华中药饮片、凯龙化工、华达化工、中澳纳米、杜克化工等项目全面投产,打造中南地区重要的医药化工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两大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00亿元。

3)培育一个百亿元特色农业产业。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加快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项目向园区集聚,重点围绕建设100万头生猪、1亿棒(袋)食用菌、10万亩小龙虾、10万亩油茶四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培养壮大新光集团、大自然、新华扬、妙知味等产业龙头,打造一批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5年内建成50亿元农产品加工园,创建全省百亿元农产品加工销售大市,初步建成中南地区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

2、以全面对接融入,开展先行先试为重点,策应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武汉城市圈将成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增长引擎,广水作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在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发展广水的思路,积极变观察员运动员,在对接发展上取得突破,在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

1)全面对接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

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对接。积极争取武汉城际铁路延伸至广水,加快实施麻竹高速广水段建设,改造提升107、316国道,争取平伏线、京珠高速连接线、孝感北站连接线实施一级公路改造,构建与武汉紧密衔接的高速化、网络化、智能化、综合交通协输网络,形成与武汉市1小时经济圈;利用武汉信息港地位,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区域产业布局对接。积极承接武汉的产业资本转移,依托广水卷烟、风机、冶炼、化工、医药等优势产业,与武烟集团、武港集团、武鼓集团、三江集团、同济现代等大企业、大集团交流合作,对接重大项目延伸配套,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致力把广水打造成大武汉的工业协作配套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休闲度假目的地,推进产业发展和布局一体化。加强区域市场对接。积极引进武汉的大型商贸、物流、餐饮企业,提升广水现代服务业态水平,支持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开拓武汉的大市场,加快与武汉的金融、产权、科技、人才市场的对接,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加强区域城乡建设对接。完善城乡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加强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接。实施府河、徐家河、广水河、应山河等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

2)推进改革试验先行区建设。

探索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把广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低碳经济示范区,探索创新促进两型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多元化投融资和园区行政管理五项体制机制,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太阳能发电、高级数控机床、污水处理厂、休闲度假村、生态家园等项目建设。

3、以挖掘文化底蕴,发展生态旅游为重点,策应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大主线,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民族民俗文化为核心、以旅游开发为引擎、以资源整合为重点,发挥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益,积极探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到十二五”末期,全市接待游客达到150万人次,创旅游收入超10亿元。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采取严格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战略位置,对中华山、大贵寺国家级森林公园要禁止开发,依法保护好国家野生动植物资源,对林地推进林权改革,建立以实际受益者补偿为主、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生态项目为辅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强徐家河、黑洞湾水资源保护,为广水持续发展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大力开发农业、林业等生态资源。支持旅游景区周边组织好村庄整治规划,充分利用农田、果园、草场等资源,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促进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发。鼓励引导广水挂面、吉阳大蒜、云雾茶、山野菜、白灵菇等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发展开发特色农产品旅游商品,融入旅游文化,增加旅游创收创汇。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抓好影视剧、长篇小说、歌曲等精品生产,推进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充分挖掘楚剧等地方戏曲文艺的市场价值,鼓励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加强实施文物保护和发掘工作。重视优秀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挖掘,着力推进应山谈判旧址、忠烈亭、寿山太白楼等文化设施建设;做好吴店王子山、城郊榨屋山、杨寨四顾台等古遗址以及吴店黑洞湾、应办彭家湾等古墓葬保护工程;维修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中共中央中原局成立旧址和余店古戏楼、千户冲古民居、龙爬寨、杨涟墓等建筑;挖掘开发鄂北名关武胜关、平靖关古代军事战场古迹;对应山滑肉、应山花鼓戏、应山挂面等民间传统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保护、传承。重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实施市图书馆新馆、配套建设东岳体育广场附属工程等重要文化工程,迁建博物馆、印台书画院、重建四贤祠、规划建设展览馆等重大市直文化工程。继续实施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点工程,积极建设数字图书馆等网络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深入开展送戏、送书、送体育三下乡进社区等活动,大力发展繁荣乡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广场文化等。继续擦亮中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两张名片,注入城市新的文化元素,努力打造鄂北文化名市。  突破性发展旅游业。按照振兴大贵寺,开发徐家河,建设中华山的思路,抓好广水市旅游规划的修编工作。继续加强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重点加大对古建筑旅游资源、古代民居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中华山、大贵寺生态游、徐家河度假游、黑龙潭观光游等特色旅游品牌。探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镇,鼓励和支持创办旅游文化娱乐企业、旅游文化演出企业,推进一批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加强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建设。重点抓好大贵寺、中华山旅游开发、黑龙潭景区开发、徐家河水泊梁山、龙凤岛、五指岛、桃花岛建设,着力解决旅游环库公路、景区道路、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星级厕所、旅游安全设施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力争到2015年全市建成4A级景区1-2个,3A级景区2个,省级旅游名镇1个和旅游名村1-2个,星级农家乐100家以上。加快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改造提升景区及中心城区的旅游接待功能升级,到2015年,旅行社发展到10家以上,4级星级以上酒店2-3家,3星级酒店3家以上。加快建设旅游配套的医疗、治安、旅游导引标识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各具特色的专题公共博物馆、城市公园等,并实行免费开放。加快旅游信息服务发展。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综合信息系统,及时发布生态、文化及旅游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加强旅游资源整合,鼓励省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开发企业在广水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持,支持其并购旅游景点景区,努力把广水建设成山水旅游城市。

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特色现代农业,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一)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坚持工业强市的理念,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风机制造、医药化工、造纸包装、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先导产业,打造百亿元大企业,促进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推进产业链向下游和终端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综合效益。十二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到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1、加强技术改造,提升支柱产业。

风机铸造产业。按照集约化、扩规模、上档次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开发能力,重点发展鼓风机集成制造、新型铸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等技术,大力开发大型高速高效鼓风机、三元流鼓风机、节能风机等产品,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形成各具特色的生产企业。到2015年整个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

医药化工产业。以鄂北制药、广仁药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医药企业的战略重组及兼并整合,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医药工业的整体装备水平,以引进高技术为载体,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型化学合成药、新医药设计与筛选、制剂开发、新型植物医药有效成份提取、中药先进单位制造、濒危稀缺药材的优质种源繁育等技术;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大力开发周身疼痛丸、解脱种胶囊、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蚁参护肝口服液、新型绿色添加剂等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依托三江固德、中澳纳米、双雄催化等企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材料、高性能功能陶瓷材料、纳米材料、高纯材料、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大力开发D-乳酸、聚乳酸、低温变换催化剂、高纯度乙腈、纳米级二氧化钼、高分子量聚乳酸、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MT)、高强度聚氨酯等高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到2015年整个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依托春风、华康无纺布、华华纺织等企业,推动纺织行业上水平,产品上档次。以利成制衣、海洋服饰等企业为龙头,加强服装企业生产供销合作。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扩大生产规模,优化加工能力,主动承接国内、国际一手订单,形成市场开拓、生产加工、产品出口一条龙的服装产业新格局。到2015年整个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

造纸包装产业。以广彩印刷、雅都纸兴、中山造纸等企业为中心,坚持扩能与改造并举,努力引进新企业,培育新龙头,增加新品种,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努力建成中南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到2015年整个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

食品加工产业。依托大自然、广丰菌业、仁健食品、鄂北精米等企业,重点发展粮食、食用菌、蔬菜、肉类、小龙虾等农产品深加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重点发展畜禽高效养殖及疫病防控、水产高产高效养殖、虾衍生物深加工、大蒜油水相富聚提取、中药材种植、油茶高产种植及精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白灵菇多糖提取等技术。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发大蒜油、大蒜油软胶囊、白灵菇真菌多糖胶囊、巴西菇胶囊、甲壳质、虾青素、生物有机肥、苍术等产品,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到2015年整个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新型建材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继续支持鸿盛建材、永阳防水、广华生物等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专业化程度,扩大市场份额。到2015年整个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

2、注重政策引导,发展战略性先导产业。

坚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整结构的长期方向,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出台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优惠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开放引进和自主创新并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依托我市四高产品企业,发挥人才、技术、装备优势,积极开发节能风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产品,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

3、做强支柱企业,培育产业骨干。

推进亿元企业工程,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省风机厂、雅都纸业等企业增资扩张,引导企业加入全省十大重点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扶持中意机电、双雄催化、三江固德、茂鑫胶带、金汇冶炼等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实施金融兴工战略,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启动企业上市工程做好双剑风机等企业上市筹备工作。到2015年,新增10亿元企业 5 家,亿元企业 50家。

4、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实力。

引导企业与高技术科研院所成立产学研联盟,借智借力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国家技改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产业骨干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组建技术研发中心,加快风机检测实验中心、中澳纳米实验室建设,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知名品牌,到2015年,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力争创省级以上名牌  个。

(二)现代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以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和产业集聚,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努力构建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与先进制造业基地相匹配、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到2015年达到92.5亿元,年均增长16.2%

1、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金融保险业。完善金融体系。创新合作发展机制,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大力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风险投资等业务。鼓励金融创新。鼓励多种形式的风险创业投资,畅通非上市股份制企业产权流通渠道,鼓励担保公司扩大业务领域,丰富担保品种。加强银企合作,实现金融集聚发展,规划建设广水金融集聚区,实施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广水设立分支机构,带动金融业规模的良性扩张和效益的提升。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大力发展证券市场,加强对企业上市的统筹、规划,进一步挖掘上市资源,增加上市公司储备数量。加快保险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在社会管理、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等方面的功能。

2)科技服务业。着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快科技创业平台、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扶持和培育各类技术评估、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管理咨询、技术认证、专利代理、产权交易、贷款担保、风险投资等科技服务机构和组织,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互联网增值服务、电信增值服务和移动通信增值服务,推动发展以数字设计、文化创意、多媒体制作、电子出版物、数据库为重点的信息内容服务产业。以数字广水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社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等支撑平台,促进信息服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4)中介服务业。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做强自身与对外合作相结合,优先支持商务服务核心区域、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形成功能完备、服务多样、能够基本满足本市社会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商务服务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中介组织。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发展的需求,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拓展和规范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发展项目策划、财务顾问、并购重组、上市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校准、检测、验货等经济鉴证类服务。支持发展市场调查、工程咨询、管理咨询、资信服务等咨询服务。依托风机、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业,打造精品专业会展品牌,积极发展会展业。

2、全面提升消费性服务业

5)房地产业。完善政策调控机制,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引导房地产业合理布局,保持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合理确定房产开发规模,推进房地产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产权管理信息平台和房地产信息系统。进一步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高管理水平。

6)社区服务业。构建高品质、分等级、全覆盖的便民公共服务网络,抓好面向居民的物业服务、医疗保健等便民利民服务,健全社会福利和社会扶助服务网络、全面建成覆盖全市、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安全防护体系和和谐社区建设体系。健全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优先发展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幼服务、维修服务、文教体卫和安全防范等,使社区服务业成为吸纳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的新增长点。改善社区的休闲场所、绿地和公共设施;提供并发展与社区休闲相关的文化、教育、体育、生活资讯等资源和服务,加强与社区内各机构的联系,协调并提升社区休闲资源供给。

7)商贸物流业。着眼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引进大型商贸城、批发市场、购物中心、仓储超市、品牌连锁、星级宾馆、商务写字楼入驻广水,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依托鄂北门户的枢纽地位,培育壮大应广两个市域商业中心,加快商业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大中型超市50家,各类商场60家。依托武胜关省级口子镇优势,大力发展边贸市场,在107国道入口处建立以农副产品、钢材、水泥为主的大型鄂北批发市场,依托316国道和汉丹复线在长岭镇设立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依托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地,在建制镇发展工业品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家。着力培育专业特色街,进一步完善建材商业街、东大服装街、航空北路副食品批发街、永阳家电街、广水车站娱乐街、中山服装街、武元路农产品批发街等,促进商业网点整体功能的开发。大力发展与工业相配套的生产性物流业,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支持大自然物流、中百仓储等企业做大做强,规划建设中百仓储物流基地,引进新的大型物流企业,建设物流园,开展物流配送、物流中转、物流快递业务,以应山中心客货运站启用为契机,打造城南运输、物流、贸易中心。到2015年,发展1家营业额过亿元、5家营业额过5000万元的规模型商贸流通企业。

3、着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种植业建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食用菌建基地的思路,重点建设优质粮油、食用菌、畜禽、小龙虾、优质大蒜、林果等六大特色板块。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现代农业,把广水打造成鄂北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到201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 38 亿元。

1)种植业。全面落实各项扶农惠农政策,保护好农民发展农业尤其是种粮的积极性。坚持做好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适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优质稻、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分别保持在40万亩和20万亩以上,大力推广粮食生产大户种粮模式,创造条件扶持种粮大户上规模、上档次。引进推广水稻、小麦、玉米、紫甘薯、马铃薯、油菜、芝麻等优良品种,着力提高单产水平。2015年,全市粮油产量分别达到  45万吨和5万吨。加快发展蔬菜产业,以三白蔬菜绿色食品品牌为导向,加快建设特色蔬菜、精细蔬菜、山野蔬菜等三大蔬菜开发产业带,形成一批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市场相对稳定的优质特色蔬菜基地,2015年,全市蔬菜复种植面积达到  20万亩,大蒜面积 5万亩。

2)畜牧业。继续支持新光集团、众利肉联、孝子店种畜场、三台山养鸡场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抓好雨润集团引进落户工作,突破性发展三元杂交猪、肉鸡、肉鸭、肉鹅等高效养殖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标准化畜禽生产示范区,实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到2015年全市形成生猪出栏100万头、肉牛5万头、肉羊18万只、家禽2000万只的综合生产能力。

3)水产业。在稳定发展鲤鱼、草鱼、鲢鱼、鳙鱼等传统鲜活水产品的同时,建设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以大自然、融兴公司为依托,重点推广螃蟹、泥鳅、鳜鱼、黑鱼、青鱼、黄颡鱼等优良品种,使名特优鱼类放养比例达到80%以上。围绕建设小龙虾养殖加工基地,强化技术扶持,加快农企对接,培育一批示范养殖基地,发展小龙虾养殖10万亩。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品加工、运输和以旅游垂钓、餐饮娱乐为主的都市生态休闲渔业。到2015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6万吨。

4)林特业。以建立良好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为目标,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为中心,突出生态林业、商品林业两条主线,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到2015年,商品林面积达到20万亩,食用菌栽培达到7000万棒(袋),油茶、油桐面积各5万亩,桔梗、黄荆子、金银花等药材基地45万亩。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初步建成山川秀美的绿色广水。

五、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基础上,千方百计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1、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农村交通工程。坚持统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协调发展,健全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体制,积极实施农村渡改桥工程,大力发展农村客货运输,注重农村交通设施的安全改造,实现农村路站运渡一体化协调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农村公路中50%以上的县道达到二级以上,50%以上的乡道达到三级以上标准,50%以上的自然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全面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养护管理常规化、交通设施安全化、运输服务均等化。

2)农村饮水安全。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农村供水水源工程规划,切实做好花山、飞沙河、高峰寺水库等水源地保护,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采取管网延伸、改扩建水厂、新建水厂、新建提水引水工程以及打水井、水窖等措施,加快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建设进度,大力提高农村集中供水覆盖面,加强农村供水水源工程建设和管理,确保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力争到十二五”末,解决全市28.22 万人饮水安全。

3)农村沼气工程。选择有条件的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服务网点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 处,新建乡村沼气服务网点处。使每个网点具备为300-500个沼气农户服务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4)村庄环境整治。组织和引导有条件的行政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四清五建六改(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杂物;建沼气池、建庭院、建室、建场、建网;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环境、改习惯)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工作,以实现道路硬化、饮水净化、村庄亮化、家园绿化、环境美化等为目标,有效建立和不断完善农村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到2015年中心湾改厕、改圈、改厨达到80%以上。

2、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1)重点河流治理。抓好城市防洪工程以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重点治理广水河、应山河、余店河、淮河、泗河支流等水系,有效防护耕地面积19.2亩。为农业生产和环境改善提供坚实的保障。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继续加大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投入力度,完成147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编修和完善区域内重点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水库控制水位和度汛调度方案,加强安全监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

3)排涝灌溉泵站建设。做好灌区及其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更新改造排灌泵站,着重抓好黑花肥大型灌区及高峰寺、霞家河、高泵站三个中型灌区和徐店泵站、河西泵站、九里泵站、刘家沟等小型灌区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农业抗灾水平,增加灌溉面积1.05万亩。到2015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0.5万亩,90%以上农田能灌能排。

4)高产农产建设。以塘堰建设及末系、支斗毛渠改造为重点,新建改造塘堰2000口,新增土地整理面积20万亩。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落实中央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到2010年农机综合作业率达85%以上。

3、加快新农村实验区建设

坚持以北三镇新农村实验区为重点,按照突出抓郝店,重点抓沿线,梯度抓延伸的思路,坚持集镇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相结合,统筹推进试验区建设。郝店、蔡河、吴店都要沿牛程线新建15个50户以上集并点,其他乡镇,特别是沿107、316、平伏线、十长线的乡镇,借鉴郝店严家湾村、吴店东河村、武胜关青山村经验,通过村企共建、部门援建、农民自建等多种途径,集中力量建设2-3个集并点,力争到十二五”末,建设10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

4、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加工农业。以生猪、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为依托,引进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抓好三江固德、广华生物等龙头企业,扶持大自然食品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农字号产业龙头。力争5年内新增产值过亿元龙头企业10家以上。大力发展板块农业。捆绑农业项目资金,支持农业板块建设。重点围绕建设全省畜牧大市,加快发展畜牧产业板块,扶持新光集团、天地康缘、俊华养殖等项目建设,力争5年内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00万头。围绕建设食用菌出口基地,推进规模化种植,力争5年内食用菌发展到5000万棒(袋)。围绕建设小龙虾养殖加工基地,强化技术扶持,加快农企对接,培育一批示范养殖基地,发展小龙虾养殖10万亩。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积极发展安全、生态、无公害农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转化提升农产品,开发农业品牌;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广标准化生产。力争5年内三品认证20个以上,争创湖北名牌5个以上。

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采取综合措施,广辟增收渠道,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支持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提高非农收入比重。继续实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

(二)统筹推进城乡发展

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形成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流通、劳动就业、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统筹发展机制。一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小城镇发展,坚持走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城镇经营模式,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切实抓好对重点镇、中心镇、中心村、中心湾的规划建设,大力推进百镇千村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新村示范,村湾合并,打破规划上存在的二元分割现象。二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以道路建设、电网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绿色通道建设为重点,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民居住环境,全面完成农村公路、通信、广播电视三个村村通工程。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大力发展乡镇超市和村组便民店。以植树造林、湾子植树为重点,实施生态家园建设,提高村镇绿化率。三是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发展一体化。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落实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完善三级医疗体系,实行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力度,切实加强农村卫生防疫。加大农村文化投入,完善乡镇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实施农村福星工程,完善以乡镇福利院为主体的农村五保集中供养体系。改善农村福利设施条件,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和集中供养率。实施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实施农村孤儿救助工程,妥善解决好孤儿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六、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一)构建城市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原则,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科学规划建设城市体系,实现空间集约和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0%。

1、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促进空间均衡布局。根据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现有开发密度,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原则,依托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重点划分农业区、移民区和重点开发区域三大类。

1)农业区。西北部丘陵山区受资源和自然环境约束,不适宜大规模地进行产业开发、集聚经济和人口,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应本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特色产业。

2)宜人区。对北部天然林保护区、东北部退耕还林及大中型水库等区域,实行保护优先,优先开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引导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人口自愿、平稳、有序地向条件较好的中心城镇转移。

3)重点开发区。中部和南部地区交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有利于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围绕三纵一横路网骨架,加大开发建设力度,着力构建一线三区工业走廊,形成市域经济和人口密集区。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

2、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区。加快应、广城区相向发展和全面对接,把新区作为重点来开发,加快城区外延扩张,逐步形成双城并举,新区居中、向相发展、一体双翼的发展格局。

1)以战略眼光推进城市建设。坚持以城市新区建设为龙头,高标准制定建设规划,做好商业商务区、公共服务区、中央绿化区、行政办公区布局;突出都市特色,形成新区建筑风格,新显现代都市气象,突出文化底蕴,推进城市建设与文化融合,注重开发人文景观,增强城市文化之素,突出生态理念,依山傍水,保持自然格调,形成园林特色,力争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

2)以市场办法推进集镇开发。抢抓国家加快集镇建设机遇,推进中心集镇大建设、大配套。按照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新区集中,人口向集镇集中,加强长岭省级中心镇和武胜关、陈巷、马坪、余店、郝店、杨寨6个市级重点镇建设,支持乡镇通过市级运作,集中造片开发,加快中心集镇发展,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向城镇集中。

3)以精细理念推进城市管理。坚持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落实广泛、四色管理,整治占道经营,建筑垃圾、户外广告、鞭炮燃放突出问题,规范早餐、夜市、农贸、建材等专业市场。配套建设公共停车场、发展城镇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路、规范出程辖区,巩固禁麻成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城市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文明卫生意识。

(二)建设综合交通枢纽

大力实施以水路、公路、铁路为主体的交通通道建设,努力形成功能完善、衔接紧密、布局合理、通畅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围绕提升国有干线公路及县乡等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麻竹高速建设,规划建设京珠高速连接线,实施国道广水新火车站站前改线、107国道、平伏线、宋长线、牛程线改造及安广线等县级公路改建;围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重点实施中华山景区公路、徐家河景区公路、三潭金顶景区公路、徐家河景区公路及环库公路建设;围绕水上安全运输,重点抓好徐家河航运整治和渡口、码头建设,围绕村际循环道路及村场公路建设,新建、改建乡村2000公里,围绕推进城乡路、运渡一体化建设,重点合理布局应山二级客运站。武胜关、长岭广办二级货运站等项目,提高集疏运能力。到2015年,县道基本客观等级化,50%的县道达到二级以上标准,50%的乡镇达到三级标准,50%的自然村油路或水泥路,全面实现公路网络化。

(三)加强市镇基础设施重点建设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发展进程。坚持走经营城市之路,切实抓好国家开发银行与我市信源投资公司的金融合作,突出抓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生态性设施建设。道路骨架体系重点抓好新区主干道工程、应十路拓宽配套、开发区鄂北大道和广水桐柏大道配套、广水车站街、人民街(孙家巷路)拆迁改造、应山城区道路改造扩建及人行道整治、广水城区道路配套等项目建设;供排水体系重点抓好城市防洪、广水城区供水设施改造、应山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及应广城区排水设施建设;城市生态体系重点抓好双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二期工程、广水竹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广水污水处理厂、城市绿化工程、应山城区污水处理厂及城区污水排放系统建设;城市综合功能体系重点抓好廉租房、购物中心、农改超、酒店、城市管道液化气、城区地下管道弱电网等项目建设。

(四)推进信息网络和电网建设

加快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物联网。加快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形成各地区、各种信息的网络互连互通的骨干传输网。

建设结构合理、运行安全可靠、高效低耗、供电能力强的一流电网,大力发展核电、风电等新能源。优化和完善电网布局,重点实施中压配电网新建改造、高压配电网变电站改造、店镇11万伏变电站、杨寨镇工业用电增容、太平电网增容等项目建设。继续完善和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电力市场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下公开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确保电网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七、改善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

(一)努力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

坚持把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立覆盖各类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制度,完善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录用备案制度和就业登记制度,规范发展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和劳务输出机构以及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市、连接社区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以创业促进就业,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建立创业指导、培训、辅导的创业服务机构,降低创业门槛。落实政府就业责任制,完善加大就业援助,加强失业调控,建立多渠道岗位开发与就业引导机制。深化劳动人事和户籍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影响劳动者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结合实施金保工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困难群众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不断扩大就业总量。加大大学生就业帮扶力度,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加强就业指导、建立见习基地、实施就业援助等措施,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确保全市每年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2、进一步加强就业培训。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整合社会培训资源,统筹利用劳动、教育、农业等有关部门的培训资金和资源,围绕市场需求,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实现就业与培训的紧密对接。充分发挥各类职业学校在培训高技能人才中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实施市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加快建立以农村技能培训为主,多功能、多种类培训的综合实训基地。加强创业培训,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力争十二五期间,完成组织就业前培训4000人,再就业培训2万人,创业培训2000人,培训新技师1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万人。

3、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建立健全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在内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并确保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禁止拖欠、克扣工资等侵害员工利益行为,切实保障并逐步提高低收入劳动者工资水平。采取有力措施,逐步改变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局面,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明显提高。十二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5%。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全市保障水平。

1、扩大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起管理体制统一、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基础工作规范化、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我市城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将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失地农民、村干部和农民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筹资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着力解决好未参保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互济能力。加快工伤保险制度建设,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使工伤保险覆盖到我市各类用人单位,逐步将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积极拓展城镇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参保面,逐步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以被征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为重点对象,积极探索建立个人账户为主、保障水平适度、缴费方式灵活、可流动转移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低保标准与地方财政收入、当地居民人均纯收入挂钩,实现联动增长。到2015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到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和    万人。

2、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完善城乡低保和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最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全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不低于60%。加快农村福利院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步伐,确保每个乡镇至少1所符合标准的农村福利院。做好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大力发展以老年人、孤儿、残疾人为重点的适度普惠型福利事业,实现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新建50个以上城市居家养老中心(站),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逐步建立困难老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津贴制度。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水平,到2015年,建立起适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满足城乡困难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医疗救助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慈善和公益事业,努力构建政府支持、运作规范、社会参与、慈善组织实施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力争到2015年,市、县(市、区)全部建立慈善机构,各乡镇(街道)、社区基本建立慈善工作服务点,形成市、乡镇(街道)二级慈善组织网络。

3、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大住房保障投入,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加快廉租房、经济适应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步伐,力争实现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全覆盖。建立统一的保障性房产市场,建立绿色通道,为房地产市场主体合作开发保障性住房提供快速便捷服务。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和筹集力度,多渠道筹集房源,确保土地等资源的优先配置。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解决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配套建设公共租赁房,着力解决新参加工作人员、引进人才、无购房能力或暂无购房意愿群体的住房问题。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分配、使用和退出的监管,确保分配结果公平公正。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适度增加住房供地规模,进一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三)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

建设覆盖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优先发展和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步实现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居民健康水平与卫生服务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1、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投入,改善市、镇街道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装备配置水平,进一步提高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对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构建职能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快速高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积极预防各种职业性疾病,探索预防职业中毒、职业危害与减少伤害的有效措施;巩固血防达标成果,疫区不发生疫情反弹;艾滋病的增长态势得到有效控制。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按照属地管理、一体指挥原则,逐步实现市级医疗急救指挥体系与各乡镇医疗急救指挥体系联网,构成城乡一体、快速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全市应急救治的水平和效率。进一步强化政府卫生监管职能,以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改善条件、强化队伍为手段,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为重点,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提高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综合执法能力;积极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加强职业性危害、食源性危害的预防和监督,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安全、职业危害防治、食品安全、医疗废弃物处置等社会公共卫生的监管。进一步拓宽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的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参与模式。

2、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持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机构为补充,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建设以市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着力建立起一个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质量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在旧城改造和新建小区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配套建设。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社区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争取十二五期间全部达到部颁标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参保范围,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

3、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统筹兼顾、完善制度的原则,积极推进全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公共卫生职责,实现直接向间接、部门向行业管理的转变,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公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改革,保证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用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住院医师培训、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补贴等,确保公立医院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3000万元以上的专科医院、一亿元以上的综合医院。

(四)促进人口健康发展

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加强综合服务管理。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为重点,加快建设适应城市发展特点的人口管理模式,加强和改善人口管理,千方百计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人口规模与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形成健康有序的人口增长格局,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认真落实和完善各项奖励扶助政策,探索建立和实施有利于计生家庭的户籍、土地、教育、就业、福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科学调控人口规模,进一步优化人口布局,增强新区和小城镇人口承载能力,严格控制中心区域建成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和建设规模,积极引导人口向新城区转移,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区、中心镇和中心村集中。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和改善婚、孕检工作,突出抓好出生缺陷干预,依法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非法人工终止妊娠等违法犯罪行为,着力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不断完善计生技术服务体系。

2、积极完善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养老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服务实体,积极创办老年综合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设施配套、功能较全的老年活动中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全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经济适用、功能配套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加强妇幼卫生保健,依法保护妇女、青少年和儿童的各项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益,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康复、就学、就业困难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残疾人平等参加社会生活。

(五)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构建统一、协调、高效的公共安全维护体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广大市民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1、增强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机制。建立和完善市、乡镇、街道三级应急救灾指挥系统,形成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防空、消防、防震体系,加快重要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提高储备和应急能力。到2015年,全市城区基层社区全部达到全国减灾示范社区标准。

2、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继续加强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控网建设,全面推进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强化对食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加强对药品生产和使用的监管,建立全市统一的农产品监测中心,加强生猪屠宰管理。

3、继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市、乡镇、街道三级安全监管体系,建立独立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机制和执法队伍,严格安全执法。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逐步形成覆盖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建筑和特种设备等有关行业领域的市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全市统一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相关设施。强化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培训、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制度,重点抓好矿山、化工(化学危险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对化工、医药、冶金、建材、纺织等职业危害较为严重的行业的监督检测,加强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4、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以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强社区及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项目和派出所等基层公共安全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整合各种治安防控力量和资源,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进一步巩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成果,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六)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建设相协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民主法制水平。

1、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继续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和树立社会诚信,切实提升市民素质。

2、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市。坚持和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和村(居)务公开等制度。重视和发挥社会自治组织在协社会利益和调处社会纠纷方面的功能。培育、引导社会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实行民间组织管理法制化。全面启动法治广水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全面完成六五普法规划。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和质询制度,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服务机构,促进律师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由行政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实现法律服务规模化、专业化;积极做好公证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3、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创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的文明城市为重点,切实提高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全面推进文明社区、村镇、行业、校园等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丰富和展示城市文明新形象,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八、积极构建两型社会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政策,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等多种手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

1、节约能源。着力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注重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冶炼、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督检查,推动企业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加快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大力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燃煤工业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治理、电机系统节能改造、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工程等八大重点节能工作,推进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农业和农村节能、民用和商用节能以及交通节能,实现政府节能常态化。到2015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5%。

2、节约用水。坚持开源、节流、涵养三位一体,突出水资源综合利用,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着力抓好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和城市生活节水三个环节,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大力实施高耗水行业和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推广节水技术、节水设备和节水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量下降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5%。

3、节约原材料。加强对冶炼、建材、加工、造纸等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标准和原材料消耗核算制度。降低工艺过程消耗,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鼓励使用再生材料,促进木材节约代用,减少一次性筷子、塑料袋、餐盒等物品的生产使用。抑制产品过度包装,鼓励包装物的回收和重复利用,积极推广散装水泥。

4、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按照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坚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村庄用地整理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发展农村集中型住宅、城市节地型住宅,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资源综合利用。以粉煤灰等资源化为重点,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到2015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5%以上。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塑料、废旧汽车、废旧家电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建设废钢、废杂铜、废铝交易市场和废旧汽车、废旧家电拆解利用企业,形成集回收、加工、交易一条龙的产业体系,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淘汰落后生产方式,提高矿石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

6、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产业循环式组合,推动园区循环式发展,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构建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推行循环型生产模式、节约型产业结构,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的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循环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渣、灰、气、液、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产业化进程。全面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和设备,抓紧核电、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循环经济园区,重点建设以节能环保为特色的广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钢渣、粉煤灰循环利用为特色的杨寨工业园区,力争建设循环型社会,促进全社会形成循环型社会相一致的价值观念体系,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1、水环境保护。加强对食品饮料、化工医药、纺织印染等行业产业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等污染物的在线监控,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实施广水污水处理厂、新区污水处理厂等建设项目,完善城市污水截流管网建设,解决好污水截流、处理和排放问题,增加脱氮除磷功能,提高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处理水平。积极开展以工业固体废物堆场、垃圾填埋场、各类矿山选场等为重点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完善地下水污染监测评价体系和防治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水系网络构筑修复工程,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污染水域治理,实施应山河、广水河、府河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    万吨。

2、大气环境保护。建立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次性颗粒物等污染物的监控。推进二氧化硫减排,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脱硫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消减电子、冶炼、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015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  万吨;推进二氧化碳减排,在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建立促进资源节约、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探索区域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大力开展低碳能源技术研究,开展能源高效利用技术,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培育发展低碳产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争创省级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十二五时期,全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20%;推进氮氧化物减排,抓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强化对一次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改善城市能源结构,推进重点行业工业锅炉改造,安装高效除尘设施。大力推进农村能源清洁化,控制农业面源颗粒物排放。

3、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环境现场评估制度。实施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加大对重化工业地区含油、含重金属、含有毒有机物的工业污泥处置力度。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灌区土壤污染监测工作,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科学灌溉。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面实行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评价制度,推进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的污染防治,对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利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防范环境风险,逐步建立完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加快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市、乡镇简易垃圾处理或堆放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2015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5、农村环境保护。严把环境准入关口,防止污染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及污染物治理,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围绕农村四两工程(两减两清两治两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逐步改变农村能源结构,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

九、深化体制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

(一)扎实推进体制改革

改革是增强发展活力的内在因素,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和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1)完善所有制结构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对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制、股份制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妥善解决改组改制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采取承包、租赁、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重组;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领域,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和领域,全部对私营、个体经济开放。进一步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着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2)深化农业综合改革。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扩大小额农贷规模,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开展新农村建设政策性金融试点,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创新农村城镇化制度。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积极稳妥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努力消除劳动力流动的体制障碍。

3)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全面建立就业援助制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建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负担的有效机制。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快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造步伐,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模式,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

4)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金融结构体系和投融资平台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入驻广水,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农业担保机构等多种形式的担保平台建设,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和企业债券发行,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总融资中的比重。

5)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经营性用地的市场化配置改革,继续深化城镇经营性用地实行公开招拍挂改革,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重点,创新土地管理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土地供应、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探索工矿废弃地和建设用地补偿平衡机制,构建新型城市化节约集约用地新格局。

6)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和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鼓励发展民办科研机构,加快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构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机制,积极支持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发展。

7)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审批平台建设,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进3GTD电子政务应用试点,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

(二)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

1、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1)大力推进产业招商。围绕提升六大传统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引进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下游产品,促进支柱产业的做大做强。围绕壮大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医药等接续产业,积极引进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企业、加快形成新的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业。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和优势服务外包企业。围绕提升经济外向度,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的加工贸易企业,推动我市加工贸易产业加快发展。

2)着力引进重大项目和外资项目。创新招商引资理念,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方法,着力在引进大项目、外资项目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加强对世界500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跟踪研究,着力引进节能环保型、科技型的跨国公司。在进一步扩大引进港台、日韩外资的同时,大力引进欧美的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产业链长、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大企业,改善利用外资的来源结构。加大与国内500强企业的合作,着力引进中央大型企业、中国名牌企业在广水投资布局。

2、努力扩大外贸出口

1)大力培育出口主体。积极培育出口龙头企业。引导出口大户、出口潜力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技术开发,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形成拥有核心技术的主导出口商品,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以自有品牌产品出口为主的基地企业。发展壮大出口队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出口型企业,鼓励国有企业自营出口,引导民营企业开展出口,推动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出口,支持外贸公司代理出口等多种途径,形成各类企业竞相出口的格局,不断壮大出口队伍规模,培植出口后劲。在十二五期间,培育3家年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20家年出口过100万美元的企业,形成全市外贸出口有力支撑。

2)促进外贸转型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推动轻纺、服装等传统优势商品的升级换代,提高高新技术、高附加值、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比重;实施品牌兴贸战略,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培育名牌出口商品。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深度开发日本、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扩大对欧美市场出口,开拓俄罗斯、非洲、中东等新兴国家和地区市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延伸,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从代加工向自创品牌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做大做强贸易出口;抓住国家鼓励发展服务贸易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旅游、国际服务外包、信息等服务贸易;鼓励企业在市外或国外建立资源开发、产品制造、市场销售基地,走出去带动贸易。

3、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抢抓国际国内产业向中部转移机遇、国内发展格局调整和中部板块效应凸现的机遇,围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新建若干个转移承接园区,探索与沿海地区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转移,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打造鄂北地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与人才强市战略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教育优先,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壮大人才队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智力、人才支撑。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按照建设科技进步示范市、知识产权示范市的目标和要求,着力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1、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战略新产品、自有核心技术和突破资源环保瓶颈关键技术开发。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各企业依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用财政、税收、考核评价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2、实施主导产业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通过实施一批科技专项,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先进管理技术和科学生产组织模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攻克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提升核心的融合。继续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提高我市制造业信息化整体水平。

3、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拓宽科技创新投资融资渠道。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资金的支持,提高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高科技人才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改善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成长型中小科技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鼓励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中小板市场上市。

4、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扶持科技信息及科技咨询培训基础服务平台、战略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平台、农技信息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5、做好专利申报与科学普及工作。普及科学知识,是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加强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方针,进一步巩固加强基础教育,发挥职业教育比较优势,基本形成各类教育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全市整体教育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1)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均衡化水平。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合理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资源分配,加强农村初中建设和中小学危房改造,不断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力争到2015年初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合格率达到95%以上。健全对农村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救助、资助政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优化老师结构,打造广水名师队伍。促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在控制高中规模的情况下,继续做好高中学校改扩建工作。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构筑以创新教育为标志,保证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代教学体系,不断强化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教学绩效评价,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救助机制。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为重点,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到2015年,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接近1万人左右,在校在3000人规模学校达到两所,推动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培训,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中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建设工作,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在全市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教育实训基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先发展优势特色专业,重点打造一批与广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高、同时又有一定基础的品牌专业。加大职业学校办学机制改革创新力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落实和完成社会力量参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相关政策,支持引导社会投资教育和投资办教育,促进公办教育与民主教育共同发展。

3)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高度重视人的终身发展和学习需求,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鼓励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学习。重视加强载体建设,以更新知识和提高素质为重点,努力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

(三)加强人才培养开发

坚持人才优先,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大力培养和造就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为我市实施三大战略提供有力的人事人才支撑。

1、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人才规模、结构、素质的全面提升,努力培养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结合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的人才需求,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各类社会经济组织中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大幅增长;着力提高第一产业人才密度,积极调整第二产业人才的大幅增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加大党政机关干部培养力度,确保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占党政机关人才总数的90%以上。支持全市重点骨干企业建立继续教育基地;依托市内外大专院校,建立全市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实践基地;鼓励、支持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选派专业人才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修。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示范县的作用,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市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统一、动态管理机制。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开辟武汉城市圈人才自由流动通道。

2、创新人才开发和管理体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坚持科学、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起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继续实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新进人员除政策性安置外,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公务员的执政能力,建立确责、履责、问责的责任体系,提高行政效能。搭建人事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市场资源,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市场、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市场进行有机对接和整合,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打破人才和劳动力的地区和部门分割,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本投入和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建博士后服务平台,力争到2015年全市企业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基地)达3家;盘活人才资源存量,落实人才发展的配套政策,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

十一、政策完善与保障措施

(一)规划实施机制

本规划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主要体现政府战略意图、市场主体行为方向和政府工作重点。专项规划是规划纲要在一些重要领域、行业和区域的延伸和具体化,在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与规划纲要相衔接,形成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依据本纲要,研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年度落实本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要纳入各地、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

本规划纲要经全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接受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1、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合理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市级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倾斜。加强政府对投资项目的引导。逐年增加财政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大对工业、农业产业化和商贸市场建设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政府在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或直接投资建设一批重点工程。

2、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结合广水实际适时制定广水市支持鼓励和限制产业实施目录。按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加强对全市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技术创新、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等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提高政策调节经济运行效果。

3、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为了实现本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实施一批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建设重点项目   项,总投资  亿元。其中,工业结构调整及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项、总投资约    亿元,服务业及市场建设项目    项、总投资约    亿元,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   项、总投资约   亿元,市政设施建设项目   项、总投资约   亿元,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项、总投资约    亿元。

(三)评估修订机制

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经中期评估需要修订本规划时,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附:规划思路中涉及的有些数据需等年底统计数据出来后进一步完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