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智慧养老, 让老人更舒心、让家人更放心
  • 发布时间:2023-03-27
  • 信息来源:广水市民政局
  • 【字体:

进入新时代,我国养老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养儿防老”转化为社会化养老“9073”模式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社区养老,3%的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仍然是养老的主要模式,但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家庭小型化、少子化、空巢化。未富先老、子女负担重、孤独、安全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生活品质。老年人居家安全隐患多,日常生活变得越加困难,如何解决家庭养老在照料护理、时间和金钱等方面不足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养老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老年人。目前作为养老的主阵地——居家养老,需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介入。家庭养老床位则是这方面居家养老的一种创新探索。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探索“互联网+家庭养老”,建立居家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方案》(鄂民政函〔2022〕121号)文件精神,广水市民政局迅速拟发《广水市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方案》,积极筹措资金,采用政府补贴+服务自费的形式,引入优质社会资源,通过与武汉炎黄家政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北九州德康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家服务机构合作,精准采集老人健康信息,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为老人提供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包括居家适老化智能化改造、智慧健康安全服务和生活照料等服务。截至目前,广水市民政局已为100名75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和提供居家服务。

智能化设备,让数据有温度

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对服务对象的居家环境进行必要的智能化改造,便于进行居家安全管理。通过生命雷达监测设备及红外感应监测设备,对老年人的居家生命体征及行动轨迹进行实时监测,便于在数据异常时及时介入服务干扰。

适老化设备,让行动更方便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安装居家床边护栏、一字型安全扶手、洗澡椅等适老化设备,方便老年人日常行动。

个性化服务,让老人有照料

服务机构成立项目小组,组建签约团队、设备实施组、服务小组,组织内部人员培训,各个项目环节由各分工小组协作完成,在2022年12月完成了100位老人的家庭床位建设。

家住在广水市应山街道办事处北关社区阳光小区86岁的蔡桂英奶奶,是一名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独居老人。服务人员第一次上门为蔡奶奶提供服务时,她因感染新冠肺炎刚从医院回来,家里的保姆因害怕而辞工。服务机构了解情况后,根据蔡奶奶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了适合蔡奶奶的照护服务计划。春节之前,服务机构为蔡奶奶提供了医护服务,并且为老人择选了一名优秀的照料护理人员,提供日常三餐制作,卫生打扫,陪同外出等生活服务。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护下,蔡奶奶的身体恢复得不错,时常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到楼下小广场晒晒太阳和其他老人聊聊天,生活照护和健康管理自此有了保障,解决了子女的后顾之忧。

广水市民政局将持续做实做细家庭养老床位工作,立足于老年人的真正需求,配置专业的养老服务团队,个性化定制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专业的养老照护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