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2022年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发布时间:2023-03-10
  • 信息来源:广水市统计局
  • 【字体:

2022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农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共实现农业总产值351.29亿元,同比增长4.4%。

一、农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实施“粮”策,织好粮食安全“保障网”。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4.79万亩,同比增长0.03%,粮食产量达到145.82万吨,同比下降0.8%,其中,夏粮面积90.00万亩,同比增长0.02%,总产量22.33万吨,同比增长2.5%,;秋粮面积224.80万亩,同比增长0.03%,总产量123.49万吨,同比下降1.4%。全年共建设高标准农田20.1万亩,“随州香稻”种植面积扩大到70.3万亩,千亩以上“随州香稻”种植基地75个,粮食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态势。

(二)做优“特”品,扩大重点农品“生产链”。全年油料产量10.94万吨,同比增长4.1%,其中油菜籽产量达到5.84万吨,同比增长8.1%。猪牛羊禽保障充足。生猪出栏211.32万头,同比增长4.5%,家禽出笼7749.81万只,同比增长2.5%。果蔬产品规模扩大。蔬菜产量163.49万吨,同比增长2.7%,全年香菇种植产量稳定在10.38万吨,同比增长5.1%。园林水果产量达到18.45万吨,同比增长3.0%,特色桃类达到12.6万吨,同比增长1.8%。   

(三)龙头带动,争当强链延链“领头雁”。全市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6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全市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6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53家。湖北现代、品源入选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省农发集团与裕国菇业、金银丰食品开展增资改股,深度合作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现代农业新上阿魏酸、谷维素等项目,新增产值近5亿元,连续三年成为全市过亿元重大增长点。全市围绕食用菌、粮油、畜禽、果蔬、茶药五大特色产业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600亿元,同比增长10%。全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78.1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茶叶、中药材出口居全省前列。

(四)品牌赋能,擦亮乡村振兴“新名片”。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2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新增5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现有“二品一标”130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有机产品4个,绿色食品122个。持续叫响农业特色品牌,提升“两香一油”等区域公用品牌含金量,从“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变。打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建设“组合拳”,“随州油茶”“随县葡萄”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随州香菇”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随县获批筹建湖北省食用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打造省级创新型香菇产业集群。

(五)创新机制,鼓起农民增收“钱袋子”。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年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79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房“三地一房”改革,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办好乡村合作公司。积极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运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大力开发冬闲田,全面整治撂荒地,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兴办243家乡村合作公司高效运营,带动4万余户农民致富,户均经营收入增加近900余元。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97元,同比增长7.8%,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的1.8个百分点。

(六)多元驱动,迸发产业融合“加速度”。依托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随县)、随州香菇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随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推动企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供应链。曾都区香稻产业园进入省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储备名单。大洪山旅游度假区被认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广水明月湾度假村成功创建3A级景区,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村和广水市十里街道观音村荣获“湖北旅游名村”称号,全市共打造“湖北省休闲农业重点园区”15个。

二、发展中的短板

(一)青壮劳动力外流,用工成本上升。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劳动力长期短缺。农村外出劳动力中85%的人员为50岁以下的青壮劳动力,达到42.8万人。当前农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以妇女、老人居多,年轻人常年在外务工,导致到农忙时合作社能聘请到的工人普遍年龄在55-65岁。二是用工成本逐年上升。种植合作社聘请农户工资从2013年的每天60-80元涨到现在100-120元,农忙特殊季节甚至高达150元。

(二)水利设施老化,抗风险能力差。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普遍存在老化失修,输保水能力下降,堰塘渠系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堰塘蓄水量下降,渠系配套不全,水损大,加之机电设备老化,取水难,抽水路线长,成本高,矛盾多,有时农作物不能及时灌溉。徐家河水库优先保障生活用水,禁止中下游地区开闸灌溉,且农业灌溉供电设施未建设完备,以临时用电为主,如遇极端干旱天气,部分农田灌溉用水供应不上。

(三)农企规模不大,整体实力不强。全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虽逐年增多,但依然存在数量少,整体实力不强的问题。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4家,占全省的4.9%;全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53家,占全省的4.3%。

三、新发展仍需借力“新引擎”

(一)补齐“硬设施”短板,保障乡村振兴。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抗旱防洪能力,尤其是要加强渠系固化防渗、浅层地下水开发和配套工程建设,优化灌渠的输水功能,减少输水渠道漏水、渗水。实施农业高效用水行动,推进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二)凝聚“新农人”智慧,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多渠道招揽人才村干部和村后备力量,加强“新农人”培训,凝聚能人智慧。同时办好乡村“人民公司”,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寻找出适合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路子。

(三)加强“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乡村振兴。整合资源,依托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链主”企业,拓展产业链,带动基地建设、仓储设施、科研创新、服务机构、电商平台等全链协同。鼓励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现代农业轨道。

(四)点燃“数字经济”引擎,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整合农产品资源,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电商发展机制,通过强化电商培训、打造农特产品品牌、研发网货产品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拓宽农产品进城的流通渠道。持续扶农助农、全程专业指导培训,积极开展线下活动、线上直播,为农产品拓销路、为农民增收入,推动数字技术与农村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