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各有关部门: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的通知》(发改体改规〔2025〕466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部署
市直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对比2025年版清单与2022年版清单,逐项梳理调整管理措施,确保清单外领域“非禁即入”全面落地。聚焦放宽准入限制、规范准入条件、强化协同监管等重点,破除各类显性隐性壁垒,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二、重点任务
(一)动态调整管理措施
1、全面清理已删除的措施。对2025年版清单已删除的11项全国性措施(如公章刻制业许可制改备案制、新建中外合资轿车生产企业、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等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业务改革为基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检测认证制度)、取消的16条地方性措施(如推动各地放开交通物流、货运代理、车辆租赁服务、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等管理措施,取消有关地方设立的船舶设计修造、酒类生产经营、权益类大宗商品交易等管理措施),各部门要立即放开准入限制,实施全国统一的准入方式,打通区域间市场壁垒,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保留或增设门槛。
2、精简放开措施准入环节。对部分放开的全国性措施(如取消电视剧制作单位设立、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筹建、药品和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医疗机构使用放射性药品(一、二类)、试办新型电信业务、林木种子进口、增值税发票印制等管理措施),要精简准入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推行“一网通办”“告知承诺制”“高效办成一件事”,释放政策红利。
3、规范新增管理措施准入条件。对新业态新领域和重点领域新增的管理措施(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核发、电子烟生产销售审批、明确非金融机构不得违法使用“期货公司”字样、重要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范围从10大类调整为14大类27种等新纳入清单的措施),要依法明确准入条件,明确审批要件和监管标准,不得增设额外门槛。
(二)严格执行“全国一张清单”。各有关部门要坚决维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持续放宽和畅通民营企业准入,推动民营企业平等参与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市场准入效能,消除所有制歧视。切实加强市场准入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许可准入事项,包括有关资格的要求和程序、技术标准和许可要求等,由市场主体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依法依规作出是否予以准入的决定,或由市场主体依照政府规定的准入条件和准入方式合规进入,有关部门要通过政务服务网、门户网站、窗口指南等渠道公开准入条件、技术标准及办理流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指导;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按照备案管理的事项,不得以备案名义变相设立许可。
(三)加强市场准入全链条监管。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进入行为,依法依规对经营主体实施准入后监管,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构建“准入+监管”闭环管理机制,杜绝监管盲区和真空。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运用信用承诺、风险预警等手段兜牢安全底线,推动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觉、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学习。市直各有关部门要结合2025年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答记者问内容,加强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及其说明的宣传学习。及时在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平台上公布相关最新准入管理措施清单及办事指南,公布政策咨询电话和地址,做好宣传解读工作,提高市场主体知晓率,为民营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的竞争环境,让广大民营企业能够有机会“准入”、有意愿“想入”、有规则“融入”到更广阔的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空间中来。
(二)报送调整情况。市直各有关部门需迅速完成管理措施动态调整工作,与当前全国、全省正在开展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相结合,全面清理废止或修改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规定不相符的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政策措施、管理规定等,并于2025年6月12前将落实情况报送市发改局,问题线索核实整改情况(附件1、2)每月22日前报送。(邮箱:gszdxmb2023@163.com)。市发改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督查,确保“非禁即入”落地见效,持续优化我市市场准入环境。
(三)畅通投诉渠道。各有关部门要公布本地本部门违反市场准入规定、设置准入隐性壁垒的投诉举报电话,公开征集本地本部门市场准入方面的意见建议及问题,建立问题投诉、核实、处理、反馈闭环机制,及时发现和破除违背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制度创新和长效机制建设,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附件:1.涉市场准入制度文件清理工作台账(模板)
2.市场准入壁垒问题线索核实整改情况表(模板)
广水市发展和改革局 广水市科技经信局(商务局)
广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