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水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发布时间:2021-02-05
  • 信息来源:广水市人民政府
  • 【字体: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广水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严峻复杂、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规模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93.5%、90.1%、81.2%、81.5%、81%。

(一)聚焦“产业优”,全力推动经济发展“高素质”。一是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全市粮食、蔬菜、水果、水面种养殖面积分别达到78.93万亩、25万亩、7万亩、11.25万亩;全市猪、牛、羊、禽分别出栏58万头、2.5万头、16.6万只、1284万只,同比增长19.8%、13.6%、0.61%、18.8%;全市优质稻、猕猴桃、品质茶、胭脂红、食用菌、小龙虾种养殖分别达到45.2万亩、1万亩、3.8万亩、2.57万亩、5500万袋、4823吨。预计全市完成农产品加工值170亿元,完成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1000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48万亩。二是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5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2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9.56%,全年工业税收2.6亿元。昌源纺织等项目加快推进,永昇建材等一批企业投入生产,华鑫冶金第3次成功重组,三峰透平入选全国第2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细化工园顺利获批,循环经济产业园稳步推进,地铁装备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全省首个新能源风光一体发电项目投入运营。实施企业成长项目提质工程,其中锂电池产业园入驻企业1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亿元。工业基地、东三镇两大工业集聚区建成面积28平方公里,落户2000万以上项目200多个。三是第三产业积极作为。借助淘宝抖音平台,培育直播网红经济等新业态,全市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7家,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7亿元,同比增长36%,培育电商企业4家;组织轻工、中百等100多家商超、餐饮,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积极争创荆楚文旅名村,观音“观光花海荆楚文旅名村”、兴河“李白诗歌小镇”、余店古城畈“花田故事田园综合体”、楼坊村“黄土关农文旅小镇”等加快建设,三潭通过国家4A景区景观质量评审,郝店迷彩飞客小镇获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桃源度假村获评3A级旅游景区,观音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二)聚焦“项目强”,全力夯实城乡发展“大底盘”。一是重大项目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积极抢抓国际国内“双循环”机遇,对市级重点项目建立挂图作战、分级负责、定期通报制度。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68个,新入库5000万元以上项目147个,37个市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6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1%。全年共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2次,开工项目46个,总投资52.99亿元。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按照“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要求,全市加大了重点项目建设督导力度。“四馆三中心”建设、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快速推进,广办中心客运站完成建设即将投入使用,346国道十里至南门转盘段完成改造,公园路、中华山旅游大道建成通车,107国道广水段改造和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广水段完成建设。鄂北水资源配置广水市配套工程、“引徐济安”引水工程加快建设,飞沙河水厂、广水二水厂增容工程启动实施,随信高速广水段即将启动建设。三是政策资金落实落地持续发力。积极对接中央扶持湖北一揽子政策机遇,以“争”的意识,“抢”的劲头,“跑”的速度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最大红利。全年从发改渠道成功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2亿元。全年共争取政府专项债券1.25亿元、政府一般债券2.93亿元和抗疫特别国债2.2亿元。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深度谋划项目373个,投资总规模达4062亿元。

(三)聚焦“生态美”,全力保持生态环境“高颜值”。一是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建立广水市VOCS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库,督促三峰透平等4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任务,取缔关停“散乱污”企业3家,制止焚烧秸秆行为20起,对2起违法焚烧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市环委会督促相关镇办对6名镇村包片干部进行追责问责,全市空气质量“两降一升”,较去年同期有根本性改善。二是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实行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强化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做好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采用PPP模式投资3亿元启动马都司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10亿多元升级城区污水处理厂、建成13个镇级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投资8000万元完成城区配套管网建设,对城区实施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获批资金1178万元,实施全市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三是着力打好净土保卫战。积极推进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督促已封场的14处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从根本上消除垃圾填埋场生态风险隐患。督促华鑫等12家企业完成堆场整治,督促51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2家一般固废产生单位完成物联网系统申报,目前共安全转移处置危险废物226吨。开展畜禽养殖专项检查,督促整改环境问题18个,对7家畜禽养殖户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督促全市15个风电场投资1.7亿元,绿化植被207公顷,种植灌木39.2万株,边坡防护3.4万立方米。

(四)聚焦“机制活”,全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旬早会”制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省领先。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30条”“十必须十不准”等要求,当好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立“市级干部+镇办部门+防疫人员”为一体的复工指导组,制定“六位一体”帮扶措施,先后为29家企业提供过桥还贷资金3.2亿元,为企业减免税费3.7亿元。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实现“一窗受理、全程代办”。充分运用疫情防控“大数据”建设成果,加强信息化运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时限,促进审批提速,目前可网办事项达1301项,网办率达94%;推行政府服务大厅外包服务,增强了办事群众获得感。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000多家,注册资本50多亿元。三是持续强化“市校合作”。成功与武汉理工、湖北师范等一批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赣南医学院开展战略合作,毅兴智能与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推动广彩印刷、永阳防水等11家企业与武汉理工、华中农业等12家院校达成合作项目33个。完善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实行每名市级领导联系2名专家人才,积极对接湖北博士服务团、院士专家企业行等活动,全年先后争取到8名博士教授等人才来推广服务,目前累计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4个。

(五)聚焦“百姓忧”,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心头事”。

一是积极推进就医就业。改扩建市一医院、二医院、中医院、妇幼院等4家发热门诊,投资4亿元启动市一医院综合大楼改造、市二医院传染病区建设等9个项目,完成17个镇办卫生院发热门诊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市二医院、疾控中心等4个核酸检测室建设,开工建设1家健康中心、3家传染病大楼、15家发热门诊、2家P2实验室等25个项目,新增医疗用房2.6万平方米,改扩建用房3.4万平方米,日核酸快检达1.8万人,战时隔离病床达3600张,极大提升了全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大稳岗就业力度,全面落实“稳就业25条”,承办全省2020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现场组织200多家企业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5万多个;围绕疫情期间群众务工难、出行难等问题,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累计组织87批次8000多人外出务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制定失业保险待遇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工作机制,全年发放物价上涨补贴3711万元,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做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疫情期间对低保、特困、孤儿、留守老人儿童按照标准给予生活物资救助,全年共对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发放临时补贴2000多万元。二是积极巩固脱贫成果。新选派308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进驻非贫困村攻坚拔寨全覆盖。2020年剩余贫困人口2730名已经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初期的9.1%降至目前的0.28%。全年“雨露计划”1540人次发放补贴资金231万元,369个村卫生室均建有80平方米以上的“一房三室”。统筹落实专项帮扶措施,为有发展意愿和产业项目但缺乏资金的监测对象提供80多万元小额扶贫贷款,顺利消除311户不稳定户、625户边缘户的返贫风险。易地搬迁不动产证办理经验全国推广。三是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编制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项目58个,投入资金1401万元;完成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校舍项目32个,资金5981万元;投资4528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校舍面积25176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面积66400平方米。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市政府投资1.3亿元建成广水市永阳学校,招商引资1.5亿元建成致远学校,两校已招收学生2600余人,新增学位5000余个,创造了广水教育建设的“永阳质量”和“致远速度”。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广水作为后发地区,面临转型升级和追赶跨越的“双重任务”,发展动力转换和要素瓶颈破解的“双重课题”。目前全市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经济运行总体质量还不够高,产业结构层次还比较低,城区和镇办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城乡发展不平衡,土地、资金、人才、环境等发展瓶颈越来越突出,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态势愈加明显。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加主动适应新常态,更加积极应对新挑战,奋力开创广水跨越发展新局面。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起步之年,是建党100周年,是本届政府收官之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十分重要、十分特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主动融入全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全力对接“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目标定位,致力建设风机名城、现代农谷、文旅胜地,奋力为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和随州“汉襄肱骨、神韵随州”作出广水贡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全面完成考核目标。

(一)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提质升级增效步伐。一是实施产业壮大工程。保持战略定力,善于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稳住经济基本盘,把握发展主动权。重点围绕建设地铁装备产业基地,带动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等8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致力培育一批随州排头、全省领先的“产业旗舰”。二是实施园区满园工程。加快园区基础配套,做大做强空调配件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锂电池产业园、精细化工园,形成多园并举发展格局。三是实施服务优化工程。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动援企惠企政策落实,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把广水培育成要素聚集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

(二)坚持协调发展,加快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一是践行“城乡融合、产城一体”理念。围绕中等规模城市定位,加快建设城市新区,推进马都司生态新城“四馆三中心”、中央公园建设,推进老城与新区融合发展,致力打造十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的现代魅力新城。二是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深入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推进中华山、大贵寺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启动徐家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争取武胜关生态旅游试验区纳入省级规划,致力打造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三是践行“宜居宜业、宜游宜养”思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泉水、观音、梅庙等示范效应,以点带面、串点成线,探索丘陵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着力争创一批全国全省生态宜居村、特色旅游村。

(三)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美丽广水建设。一是着力打造鄂北绿色发展先行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以中华山、大贵寺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依托,加快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打造淮河源和大别山绿色生态屏障。二是着力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成效。实施“碧水、蓝天、净土”工程,加快推进马都司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及城乡地下管网排查维修改造工程,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三是着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守住生态、永久基本农田、城市边界“三条红线”,严格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建立“源头严控”的生态体制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争取循环经济产业园纳入省级循环发展示范试点。

(四)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实施互利共赢战略。一是积极抢抓重大项目。坚持把有效投资作为“定海神针”,聚焦长江大保护、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等战略,围绕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专项支持政策、省疫后重振“十大工程”等机遇,高标准落实“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主动对接国家、省直相关部门立项争资。二是积极融入重大布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围绕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在大局全局中找准定位点、在全域发展中瞄准切入点、在主动融入中抓住对接点,加快形成“融群进圈、桥连楚豫、多点发展”新格局。三是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转移活跃区,瞄准“京津冀、大武汉”等产业溢出地,加大国内外知名企业招商引进力度,推动优势企业战略性重组。

(五)坚持共享发展,加快建设幸福健康生活。一是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响鼓重锤、尽锐出战,持续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补齐短板、巩固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实施好“十个一”工程,即:坚持一届政府至少新建一条一级公路、一所公立学校、一家公立医院、一家福利院、一个农贸市场、一个休闲广场、一个运动游园、一个污水处理厂、一个党员服务中心、一个示范小区,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小康指数。三是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深入推动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加快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拓展“双报到、双报告”机制,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沉,不断巩固提升“广水之治”。

各位代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前景美好,使命光荣。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继续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勇气,继续以同心同德的精神和力量,奋力开创广水高品质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